《桃花庵下桃花仙——唐伯虎》第四节 吾今与汝要知止,凡事中间要谨始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1 属于:唐伯虎
  •   任何事物都会物极必反,那么唐伯倒霉到了极点就该转运了。自正德七年(1512年)年底,苏州的繁荣再次出现,唐伯虎的生意也逐渐好了起来,生活也逐渐步入小康。心情自然快乐起来,正德八年(1513年)十二月初九,他便赶往南昌铁柱观去送别好友陶太痴,留下了非常著名的《客中送陶太痴赴任》及《送陶太痴教谕临川序》。

      陶太痴先生老且贫,仕又不达,故人知己多显贵者,存念之,为之推举,得转官一阶,自南昌司训往教谕临川,既领檄,买船载书,使厨奴负鼎爼,仆牵,挟被与服,洒然而行茗。无家之人往僦室以居者,唐生与之号知己,饯之章江之上,酌酒相顾,喟然为之叹息曰:嗟乎!士为贫而仕,而仕又不能免于贫,斯乌在其仕也。仕赖故人知己之推举而后达,推举而不达,斯乌在其故人知己也。士不仕,仕又无知己为之荐达,则其贫而老也。固宜茗先生岂肎此耶?岂所谓故人者知先生有未尽耶?知之未尽,则弃绝之而已矣……

      年纪清尊上,江湖白发前。一官何自系,千里又南迁。

      久客亲乡曲,穷冬具别筳。浮云没归雁,执手意茫然。

      看得出来,唐伯虎此时的心情还算不错。这时宁王出现,唐伯虎再次看到了走上仕途的希望。

      正德九年(1514年),宁王朱宸濠派人携带重金来苏州聘请人才。最想要礼聘的就是文徵明和唐伯虎。文徵明婉言谢绝,唐伯虎则欣然前往。刚一到南昌,宁王便隆重接见,此时的唐伯虎春风得意,自认为从此在功名之路上会一帆风顺。

      然而,半年后,唐伯虎却发现宁王所做之事,大多有违自己的信念。特别是当他得知,宁王在民间大肆搜罗,要进献给正德皇帝的美女中竟有朋友张灵的所爱之人时,他对宁王再也没任何好感了。

      原来,当唐伯虎刚要离家去南昌时,好朋友张灵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此时的张灵骨瘦如柴,犹若大病初愈一般。唐伯虎连忙上前询问他有什么事。原来,张灵是托唐伯虎到南昌的时候,去找找有没有一个叫做崔莹的女人。

      唐伯虎看着眼前曾经生性风流、狂勒不羁的才子,不禁一阵动容。他知道张灵已经遇到了心仪的女人。你看他那憔悴的脸和呆滞的眼神,分明就是为情所困。唐伯虎重重地点了点头:"兄弟虽然虎丘一游,你们只见了一面,但已一见钟情了。我看的出来,我定会尽心寻找!已不辱你的嘱托"。

      而如今,唐伯虎愤恨不已。张灵和崔莹两情相悦,本可以成为一对爱侣,却被拆散了,而罪魁祸首就是宁王朱宸濠。

      恰逢此时,文徵明的劝说信来到,唐伯虎看罢,立刻决定离开朱宸濠。

      经过这次变故,唐伯虎终于理解"大隐隐于市"的真谛:按世俗规则去办一切阳光的事物,万世不求进取只求能够顺应天道。为此,唐伯虎写了《渔樵问答歌》劝慰自己并兼及世人:

      渔翁舟泊东海边,樵夫家住西山里。

      两人活计山水中,东西路隔万千里。

      忽然一日来相逢,满头短发皆蓬松。

      盘桓坐到日灼午,互相话说情何浓。

      一云深山有大木,中有猛虎吃人肉。

      不如平原采短薪,无虑无忧更无辱。

      一云江水有巨鳞,滔天波浪惊刹人。

      不如芦花水清浅,波涛不作无怨心。

      吾今与汝要知止,凡事中间要谨始。

      生意宜从稳处求,莫入高山与深水。

      唐伯虎此时功名之心才彻底消除,也正因如此,使他的文学艺术水平更精进了一步。为了逃离宁王的魔爪,唐伯虎用尽了自己能想到的所有招术。

      宁王朱宸濠

      宁王朱宸濠(1479-1521年)是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

      宁王朱宸濠造反不是没有原因的。朝政衰腐,自家人就会有想法,这在明朝早有先例。建文帝文弱,皇叔燕王朱棣就夺了侄子的帝位。而明武宗朱厚照,这家伙太差,身边都是一些佞臣内宦,如以太监刘瑾为首的"八虎","八虎"败亡后就是江彬乱政。如果朱宸濠造反成功了,历史就会给他一个新的评价,可惜他失败了。

      另外朱宸濠的祖上曾跟着朱棣造反。在艰难、危急时刻,朱棣曾经许诺给朱宸濠的直系祖上大大的好处,但一登上皇位就变卦了,还时时打压朱宸濠祖,最终让朱宸濠的祖上含恨而亡。这也是宁王朱宸濠要造反的原因。

      看到朝政混乱,认为有机可趁而造反的不仅仅是朱宸濠。正德五年(1510年)宁夏安化王朱寘鐇就率兵发动过叛乱,虽然前后只有19天就被镇压,但却给朱宸濠带来了信心,使他错误地认为时机快到了,更加积极准备造反。

      朱宸濠的造反原因大家都理解,却没有人对他造反的结果看好,因为他的造反技术十分低级。这个人被人定位为"四肢粗大,头脑简单"。之所以这样说,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家造反都是暗中来,他却煞有介事,大张旗鼓。

      更令人不解的是,宁王竟然公然招募强盗加入,并向他们许以高官。例如凌十一、闵廿四、吴十三等。这些人都是强盗出身,平日里打家劫舍、抢夺民间财物,干尽了坏事。

      起初,唐伯虎并不知道宁王的野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地嗅出了阴谋的味道。唐伯虎发现宁王朱宸濠实在过分,他"尽夺诸附王府民庐,责民间子钱,强夺田宅子女"。他为了让自己的皇帝侄儿无心政务,就搜罗美女送给他的侄儿明武宗朱厚照享用,不仅欺凌百姓,还准备造反。李白的前车之鉴陡然间在唐伯虎头脑中闪现。难道要让自己卷入这个阴谋中吗?

      美女崔莹

      明武宗是一位不务正业、为非作歹、重用奸臣、不理朝政,每天就知道玩的皇帝,他的恶劣的事迹可以用罄竹难书来形容。明武宗朱厚照,我称他是"二杆子皇帝",在北京土语中,"二杆子"是天不怕地不怕,混不吝的一种说法,又有二百五的意思。具体来说就是这个人疯癫、鲁莽、粗野、轻狂、蠢笨、弱智和盲目自大。在这家伙眼里就存在一个字——玩!他不管世间存有"规矩"二字,他笃信的是"我是皇帝我就是规矩、就是一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