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庵下桃花仙——唐伯虎》第三节 与其身后万世名,不如手中一杯酒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1 属于:唐伯虎
  •   兄弟唐申及好友文徵明与自己都重新和好了,这使得唐伯的心情非常舒畅。由此,他又一次迎来了创作高峰。然而,如同之前的光景一样,只要唐伯虎好运一来,厄运便接踵而至。刚得了秀才第一就五亲俱亡;刚得了解元就差点被人杀掉;刚刚参加完会试,觉得勇夺状元有望的时候便来了个科场弊案……

      正德四年(1509年)九月前,唐伯虎的画作生意兴隆,可以说财源广进。1509年一年他便创作了《桃花庵图》、《春风第一枝图》、《梅花图》、《莺莺小像》、《秋林野舆图》、《唐寅四旬自寿山水》、《槐荫高士图》、《班姬团扇》、《桃渚图》(沈周、文徵明、周臣仇英合作为胜桃渚作寿)、《秋林野兴图轴》、《玩鹤图》(与仇英合作)、《竹炉图》、《文会图》、《荆溪山水图》、《青绿山水册》等。

      然而,一次天灾使得唐伯虎的生活状况急转而下。

      野望悯言图

      九月,吴中大水。苏州城里城外一片哭嚎声,城外的人纷纷涌入城中。有钱人家家大业大房子牢固,再加上城墙高大安全算是有了保障。然而,大水终是入城了,贫穷人家房倒屋塌狼狈至极。顿时,唐伯虎的状况也和大部分人苏州城人一样,开始了拮据的日子。大水期间,忙着抗洪;大水过后,家家户户都有损失,一时间买画的人骤然减少。沈九娘在这一年也身染重病,更是雪上加霜,幸好此时沈九娘的病不是无药可救。随着病情日渐好转,沈九娘又投入到了筹计家用的劳作中。

      目睹着当年繁华无比,而今日却狼籍一片、惨惨戚戚的苏州。唐伯虎黯然泪下,其后他接连接到朋友们的邀请,希望用词歌赋的形式,互相慰藉一下。唐伯虎去是自然去了,但他却有一个计划,他要把眼前的光景用书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后人珍惜自己的家园,切不可有时不知珍惜,去时已晚矣!

      正如,张丑(1577-1643年,原名谦德,字叔益,又字青甫,号米庵,昆山人)在《清河书画舫》(1626年成书)中说:

      当正德己巳,吴中大水,时有宗让者,适居相城,不无牢愁骚屑之感,一时士大夫若王文恪辈,争为歌诗慰藉之。独子畏先生既成有声之画,复构无声之诗,殆是诗中画,画中诗,恐摩诘(王维)复生,子畏无多让也。暇日出示张进士伯起,谓其天真烂发,逸趣宛然。一段萧疏清旷之气,出没于烟波柳岸间,使人应接不暇,藉令营丘(李成)、北苑(董源)、松雪翁(赵孟頫)极意为之,亦自不远,真神笔也。

      天空中淡淡的云儿偷望着世间的悲惨,高山旁东倒西歪的树儿在抚摸着裸露的根。大水仍然在咆哮,漫天遍野地吞噬着世间的生灵。虽然,画面上没有显示一个人的存在,但整幅画卷极为沧桑悲凉。唐伯虎的心情如同画作一样,低沉而又深痛。

      水灾后,唐伯虎的画作被留下的急剧减少,其主要原因想必是因为生计问题,唐伯虎主要精力放在了卖画、卖扇面、给人写墓志铭、写戏曲曲艺的唱词并义演上,朋友之间的应酬减少。因此,留下来的作品较少。原因很简单,朋友间的互赠往往会被珍藏,而卖画则不同了,很少有人去珍藏。

      唐伯虎也是死后享大名,生前卖画被人大规模收藏的可能性不高。而且,画家在当时的地位并不高,老百姓对其认识也不高。正如,今天的我们一样,如果你问身旁的人"请您说出中国现今的几位知名画家"我敢肯定绝大部分人能说出一个人名就很不错了。

      在那段困苦时期,唐伯虎过着清贫的日子,整日里都在喝粥咽水,他的爱妻沈九娘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在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故去了。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情况,唐伯虎仍然没有戒掉自己的嗜好:喝酒。沈九娘死后,唐伯虎的酒反而喝得更勤、更多了。这并非是唐伯虎无情无义,相反,和他当年"五亲俱亡"之后继续流连于青楼楚馆一样,都是一种愁闷无法解脱的表象,他恐怕有一种用酒杀死自己的想法。

      他的生活除了无法解脱的苦闷以外,其实还有一种思想积淀在起作用。这种思想积淀就是:在儒家思想统治下的许多才子,看到了一些高高在上的人的一种"伪善",联系自身的苦难、社会的不公平等产生的一种"消极避世"思想。但因为人性所在,儿子、父亲的责任又必须承担,两种思想相碰撞,只能用酒来麻醉自己。

      因为上述两种苦,唐伯虎才日日饮酒,时时举杯,并唱出了"酒醉还来花下眠"的千古哀音。

      酒醉还来花下眠

      关于酒,现在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句话叫做"与其身后万世名,不如手中一杯酒",这句话出自张翰之口。张翰(字季鹰)是西晋时的文人,此人作诗不拘一格,人称"江东步兵"("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听说兵部有美酒便主动去当步兵校尉。江东步兵,即江东的阮籍)。因为行为做事非常自我,许多人都看不惯他。有人质问他:"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

      "你小子别看现在放纵一时,哼,你难道不顾及一下死后的名声嘛!"

      张翰闻听,哈哈大笑:"使我有身后名(另一版本为:命名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哈哈,就算我死后有名那有啥用,简直不如现在我手中的一杯酒有用。"

      唐伯虎完全继承了张翰的这一思想,他对酒情有独钟。请看他最有名的诗作《桃花庵》。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年少时日日夜宿青楼,时时不离酌酒高歌。五亲沦丧时,断过青楼一阵却未断过酒;科场弊案、第一任妻子离去时,侄儿去世时、包括第三任妻子沈九娘病故时都不曾断过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