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庵下桃花仙——唐伯虎》第二节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在这段时期,他也创作了非常著名的《桃花庵歌》,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出世"、"大隐"的明证,自此,他开始忘情于世间,真正且彻底地蔑视起了世间俗物。然而,本人认为,其实这首诗,在本质上仍然是他对于世间功名之路难成的一种无奈的挽歌。他在心底嘲弄着自己、折磨着自己的心灵。正如他在父母妻儿妹妹亡故后去青楼麻醉自己一样。
这一时期另唐伯虎最为悲伤的就是1508年唐长民之死。
白虎断尾子畏难得欢——唐长民夭亡
正德三年(1508年)唐伯虎又遇到了人生的又一大悲哀——侄儿唐长民夭亡。这年的秋九月,唐伯虎带着泪痕,再次迈开了弱弱的双腿,在沈九娘的搀扶下,来到了儿子(长民过继给了伯虎)墓前,抚摸着墓碑,唐伯虎嘟囔着:莫非我真的是白虎星转世吗?
我们经常管唐寅叫做唐伯虎,那个时代的人管他经常叫"唐子畏"或"唐解元",其实,最应该叫的却是"唐白虎"。当我们查看唐伯虎画作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从现存的画作看,除了17岁的作品《贞寿堂图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虚阁晚凉图》(创作于29岁,1499年农历12月底或1500年1月。一部分人认为是伪作,其原因那时刚刚考场弊案过去他恐难有此心情,其二就是他的题字的书体与23岁以后的其他作品完全不同)外,唐伯虎的绝大部分画作,用的都是"唐白虎"、"唐白虎诗画印"、"唐寅私印"、"南京解元"、"逃禅逸吏"等落款,没有看到过用"伯虎"或"唐伯虎"的章和字款。
以"唐白虎"印留世的就有:《震泽烟树图》、《幽人燕左图》、《关山行旅图》、《松间草阁图》、《毅庵图》、《东篱赏菊图》、《江南农事图》、《临流倚树图》、《杂卉烂春图》、《李瑞瑞图》、《王蜀官妓图》、《摹韩熙载夜宴图》、《林李公麟饮中八仙图》、《骑驴思归图》、《悟阳子养生图》、《钱塘景物图》、《函关雪霁图》、《风竹图》、《秦士图》、《云山图》、《西风吹叶图》、《桐山图》、《空山长啸图》、《野亭霭瑞图》、《葑田行犊图》等。
这是为什么呢?按理说,白虎星是煞星,是凶星。然而,唐伯虎却以此为名,可以说这本就透着一股邪气、一种自责的情绪。其实,我们常人也是如此。有的人人生三大悲——少年失怙、中年丧妻、老年丧子都遇到了,人们和他自己就经常自我解嘲:"哎!我真是命硬呀!"唐伯虎也是人,心中也会这样感慨吧。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篇墓志铭:
长民,余弟申之子也,母姚氏。余宗不繁,自曾大父迄先府君,无有支庶,余又不育;暨有此子也,兄弟骈肩倚之。年十二,颖慧而淳笃,在父母侧,未尝仰视跋步,读书夜必逾甲乙,其兴亦未尝至漏尽也。有间必诣余,是外更无他适。余每心计曰:"唐氏累世植德,耳目可指摘而言者五代矣。闾门巷途,称为善士,无有间言;天必佑之,振起其宗。"及余领解都下,顷以口过废摈,而犹冀有此子也;今不幸以死,又将何所赖也?岂余凶穷恶极,败坏世德,而天将翦其宗耶?而余束发行义,壶浆豆羹,兄弟欢怡,口无莠言,行不诡随,仰见白日,下见先人。无忝于衷,昊天不聪,丧吾犹子,诚为善之无征矣。
於乎冤哉!呜呼痛哉!卜以卒之年正德戊辰(1508)九月丙午,去死之日凡三月,葬城西五里晋昌旧阡殇之穴。陵谷迁移,志铭圹首,吮笔命词,涕之无从!铭曰:"昊天不聪,翦我唐宗,冤哉死也,斯童!兄弟二人将何从?维命之穷!
《唐长民圹志》
唐伯虎写的这篇墓志铭,先是介绍侄儿父母,之后说家族人丁不旺。接着夸奖侄儿聪明,认为他在父母的督促下必然会成为家族的希望。而侄儿如今却夭亡,难道是因为过去的我造孽太多,做了许多不符合礼法的事情败坏了世风,老天爷在惩罚我们唐家吗?我们兄弟二人自从成人后品德和行为都能对得起天地和先人,怎么能这么惩罚我们唐家呀!我觉得冤呀!痛呀!长民六月亡故,九月我们将他埋葬在城西五里地外的家坟内。现如今需要迁墓,我为他写墓志铭,边写边泣,痛苦难忍,唯有写下如下话语:
老天爷呀,你不辨是非,翦掉了我唐家的血脉,冤呀!冤呀!你看看呀,这里埋葬的人还是个小孩呀!如今,他撇下我们兄弟二人走了,我们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哎!我们的命简直苦到了极点!
悲痛总会过去,只要足够坚强。正德三年(1508年)唐伯虎是在悲痛中和幸福中度过的。可以想见,若不是有沈九娘在的话,唐伯虎不一定挺得过这一关。从《唐长民圹志》可以看出,这一年唐伯虎的悲痛绝不亚于当年五亲沦丧。然而,唐伯虎毕竟是唐伯虎,他在爱情的扶助下挺过了这一关,迎来了40岁的生日。而在这之前,他接到了一个绝好的礼物。
苦难知好友之文徵明
转眼到了正德四年(1509年)元旦,毫无喜气的桃花庵更多的是悲伤与难过。唐伯虎的朋友们大多远在他乡,张灵也不知去了何处游玩。孤单寂寞中,唯有沈九娘相伴。
"伯虎。"沈九娘将手轻轻地放在肩头。
"今天是元旦,该有些喜庆的样子了!"
"是呀!听说,文贤弟(即文徵明)回来了。你还不去看看他!"沈九娘有意识地提醒着他。她知道二人失和的原因,她不会怪文徵明,因为,绝大部分人都反对他们在一起。她也知道,唐伯虎非常想见老朋友。然而,天生敏感、自傲的他,仍然难以拉下脸来去主动求和。
"哎!不见了,不见了。"唐伯虎的表情有些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