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自画三顾草庐》赏析 作者:唐伯虎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1 属于:唐伯虎
  •   题自画三顾草庐

      三顾草庐:《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后诸葛亮上后主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草庐三顾屈英雄,慷慨南阳起卧龙。

      鼎足未安星又陨,阵图留与浪涛舂。

      草庐三顾屈英雄,慷慨南阳起卧龙——这两句是说:当年刘备屈尊前往南阳,三次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治理天下。诸葛亮为其诚意所感动,终于满怀激昂之气走出南阳卧龙岗。英雄:刘备等人。慷慨:昂扬而充满正气。卧龙:诸葛亮,号卧龙。汉末隐居隆中(属南阳郡)。

      鼎足未安星又陨,阵图留与浪涛舂——这两句是说:三国鼎足的局面尚未安定,诸葛亮就死去了,他部署的八阵图空自承受滔滔海浪的冲刷。鼎足:指三国时期魏、蜀、吴鼎立的局面。鼎,古代的礼器,有三足。星又陨:指诸葛亮的死亡。阵图:即八阵图。作战时的队形及兵力部署。舂:通"冲",撞击。前一句化用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后一句化用杜甫《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作品前两句写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事,后两句写诸葛亮在经历南征北战后未能完成心中大业,撒手人寰,只留下他的军事贡献接受岁月的洗礼。歌重在叙事,而叙事背后隐藏的是诗人对诸葛亮无比景仰和追慕的情怀,以及对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遗憾和悲悯。作品化用杜甫诗句自然妥帖,不留痕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