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唐伯虎:半正经篇可怜唐伯虎,在夹缝中艰苦求索着的艺术老顽童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1 属于:唐伯虎

  •   苏州的晚明化风尚在成化、弘治、正德就出现了。尽管,这种晚明化的风尚尚处于几个地方,但却是新时代的开始。本来,唐伯身处的那个大时代就需要有人出来引导,引导并非是阻碍历史车轮的发展,而是将新旧时代的优缺点进行调和。否则,新时代某些方面会因为更符合人的动物本性,必然将旧时代好的方面横冲直撞地废掉。

      那么,引导的标准是什么?要符合当时当世的真实生产力,要能保住旧社会中的好因素,让新旧时代实现真正的融合。可惜,最应该引导的人没有站出来,毕竟江山是老朱家的,他们自己都不爱护,谁会真的爱护呢?武宗、世宗、神宗,或只顾着放任个人主义,或只顾着闷在后宫指点江山。他们并没有成为时代的引导者。没有引导者出现,个人主义与享乐主义融合在一起的奢靡之风便遍布全国发达地区,进而弥漫于即使贫穷但思想已更新了的普通百姓间。当普通百姓也热衷于奢侈的时候,社会已经进入了癫狂状态。

      在古代社会,皇帝不出来引导,那就需要权臣,可惜,唐伯虎时代没有那样有魄力的权臣。最后,只好由一位皇帝的秘书来承担引导时代的责任了。这个人物的知名度不高,不信,咱们做一个小测试:谁知道丘濬这个人?

      当我写下“丘濬”这两个字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写得对不对,因为,历史上他的名字有四种写法:丘(邱)濬(浚)。

      丘濬曾担任过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掌管天下人口赋税、钱粮、土地,类似于今天主管经济的副总理;武英殿大学士则为皇帝起草诏令,批答奏章,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的实权,号称辅臣。总而言之,丘濬的权力很大。更为重要的是,他的经济理论功底非常了得。我称他是“明代第一经济学家”,“明代经济学家中能与今日经济大家比肩的伟大人物”。

      但丘濬属于超越时代的伟大的经济学家,他的经济思想中的某些部分即使在今天都会引起巨大争议。因此,他的超越时代的经济思想反而对明朝产生了副作用。在当时,对于新时代产生抗拒思想,并付诸行动的大人物是弘治皇帝。

      其实,明朝的社会转型从成化、弘治时期便开始了,唐伯虎作为旧时代瓦解的推手,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新时代。弘治皇帝眼见着天下日益脱离传统秩序,心中焦急万分。以今日的眼光看,这种脱离有先进的一面,例如个性解放,人们不会因为出身而形成固有不变的等级等。然而,这里面同样有着负面因素,例如全社会的奢靡,人人向钱看,传统社会的一些优点,也像泼脏水时,连洗澡的孩子一样被泼出去了。

      为此,弘治皇帝加大了法制力度,在吏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法制进行了大规模的制定。《问刑条例》于弘治十三年(1500)颁布,共有279条。该条例是案例集合,与《大明律》一起构筑了一道防范体系。同时,弘治也加大了传统秩序的教育。对于这一点,当今有些学者称其为“历史的倒退”。然而,如果没有这种“倒退”,恐怕万历年间不可遏制的“衰落因素”早就出现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