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焦山》赏析 作者:唐伯虎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1 属于:唐伯虎
  •   游焦山

      焦山:在江苏镇江市区东北长江中。因汉末著名学者焦光隐居山中而得名。又因满山树木葱茏,宛如江中浮玉,所以又名"浮玉山"。山上苍松翠竹,风景秀丽。白墙青瓦之屋舍掩映于苍松翠柏茂林修竹之中,故有"焦山山裹寺"之说。

      乱流寻梵硋,洒酒泻襟期。西北分天堑,东南缺地维。

      高台平落鹜,清磬起潜螭。千年基王业,来游有所思。

      乱流寻梵剎,洒酒泻襟期——这两句是说:乘着船横渡长江,去寻找焦山上的寺庙。在长江中我洒酒于江,以此倾泻胸中的抱负。乱流:横渡江河。梵剎:寺院。洒酒:把酒浇洒在地上,表示祭奠。泻襟期:抒发胸中的抱负。泻,发泄、抒发。襟期,情怀、抱负。

      西北分天堑,东南缺地维——这两句是说:焦山东西走向,阻隔了长江,隔断了东南方向维系大地的绳子。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这里指长江。地维:维系大地的绳子。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天有九柱支持,地有四维系缀,故亦指地的四角。

      高台平落鹜,清磬起潜螭——这两句是说:高台耸立挺拔,与落霞中飞舞的禽鸟野鸭相齐平。清脆的钟磬声唤起了水下的潜。鹜(wù):野鸭。磬(qìnɡ):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螭(chī):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

      千年基王业,来游有所思——这两句是说:这里是可以建立千年帝王之业的形胜之地,来到这里,使人不由得发思古之幽情。

      这首五言律是一首记游的作品。首联写途中景象,诗人横渡长江,面对茫茫江景,临江祭酒。颔联写焦山的地理位置,它正好位于长江的中央。全诗只有颈联是正面写焦山景色的。作者只选取了"高台"和"清磬"两个有代表性的意象,写出了焦山庄严肃穆的特点。颔联和颈联对仗工稳。尾联以己推人,地理形胜使来游之人生起无限的怀想与惆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