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末路郑成功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2 属于:郑成功

  •   郑成功之父郑芝支持唐王朱聿键福建登极成为隆武帝,但却处处制约这位皇帝的行为。等到隆武帝身死,浙江的鲁监国势力也被清军摧毁,而新登基的永历皇帝又远在广西,郑氏家族实际上取代了明朝宗室成为东南沿海的实际领导者。1646年福州被清军攻破郑芝龙降清,郑成功与郑氏余部迁往厦门,之后郑成功在叔父的支持下成为了郑氏家族的家主,接手了福建的抗清军力及整个郑氏家族的海外贸易。明朝由于海禁政策而衍生了很多介于海盗与商人之间的私人贸易船队,郑氏家族是其中的佼佼者并一度垄断了中日之间的海上贸易。庞大的贸易往来使得郑成功的厦门大本营可以维持正常的运转。这一时期清军由于缺乏海战经验不愿意集中兵力对沿海地区进行围剿,这个喘息之机让郑成功得以精心练兵。他的母亲之前被清军奸污而自杀更激起了他对清军的恨意,为此他对整个郑氏家族实行军事化管理,治家治军都非常严苛,这也使得他能够在短时间内统合散落在东南地区的抗清势力并形成可观的战斗力。之后的几年他与清军多次交手大多胜利,清廷对他行招降之策不仅未能使之动心,更被他用计策骗走了大量银两及粮食。于是清廷决定全力围剿郑成功,却屡屡出师不利。
      1658年,郑成功人生的巅峰期来临,他统帅十万大军准备北伐,一举收复明朝的南都南京,甚至整个长江以南地区。北伐初期很顺利,可郑成功的致命弱点到了南京之战时暴露了出来。他不愿意进行伤亡较大的攻城战而总是以为能够通过军威慑服那些为清朝守城的明军降将,原因是这些私军是郑氏家族的中坚力量,他不能不考虑整个家族的利益。于是在南京城下他选择了等待而非进攻,同时他对江南地区采取了如同福建一般的军事化管理而非江南士绅们所期望的安抚政策,他只是把江南地区当做一个可以随时补充粮食和军力的后勤基地,而不是一个需要长期经营反清根据地,他的心仍被困于厦门。等待让他错失战机,等贵州的清军回援之时他已无法掌控局势,于是南京城下他吃了败仗而只能狼狈撤军。之后他再也未能崛起,其实是这次败仗使得他心灰意冷。他的主力海军部队并未受损,如果郑成功能够坚持留守浙江或者攻下崇明岛,他可能仍有胜机。但他选择了败逃,逃到厦门,接着逃到台湾
      当时的台湾非常贫穷落后,不是一个可以用来“反攻大陆”的基地,郑成功到了台湾之后便发现了这一点,虽然他战胜了盘踞台湾的荷兰人,但瘟疫和粮荒水荒仍使他折损了很多部将。这个时候的郑成功只是一个垂暮的英雄,根本无法和之前的英武少年相提并论。1662年,他以三十八岁壮年死于台湾,晚景无论如何都是凄凉的。
      (摘自《文苑经典选读》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