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兵于农,开垦荒地广积粮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2 属于:郑成功
  •   郑成功虽然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但是他面对的是一个破败和落后的台湾。当时为了抗清大计,为了求得生存,郑成功在和众将商议后决定,效仿古 代的寓兵于农的战略思想,在台湾积极开展开垦荒地的运动。在这种战略思想的引导下,郑成功很快就改变了台湾的面貌,不仅解决了军队的粮食问题,还使得当地 的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不仅如此,郑成功还将先进的技术和教育等都引进了台湾。然而,在这个喜人的形势下,他却不幸病逝了。然而他的光辉业绩永远为世人牢 记。

      郑成功收复了台湾不仅让原来的汉民和少数民族的人恢复了自由,改变了被压迫的命运,同时也使这里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然而,当人们都还沉浸在喜悦当中的时候,郑成功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他收复了台湾,有了一块的新的根据地用来抗击清廷;忧的是这里刚刚经历过战乱,生产 力受到极大破坏,并且这里的人民由于长期受到迫害,生产力非常落后,很多人甚至是食不果腹。再加上自己的军队也需要供给。虽然荷兰殖民者留下了一些军用和 民用物资,但是都不能解决长远的问题。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郑成功为了让庞大的军队自力更生,于是就下令军队开发荒地僻野,并且还要能在特别时期维持最高 战力,以便随时能够出征,因此,分遣诸将至各地屯垦。

      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改普罗文舍堡为承天府(今台南市),下设天兴 (今嘉义)、万年(今凤山)两县,并任命官吏,清查田园人口,规定赋税。为了纪念他的家乡,使将士们不忘大陆,郑成功将赤嵌城改名为安平镇。于澎湖设安抚 司。从此,台湾有了行政机构。此外,郑成功还在普罗文舍堡外原来的商业区设立四坊,管理商业,安定市场。之后,郑成功迅速地展开经济建设,掀起了开发台湾 的高潮,迅速而有力地推动了台湾的前进,做出了前人所未及的业绩。

      经历了这次的攻台之战后,郑成功认为要解决郑军长期存在的粮食问 题,促进台湾的繁荣,就必须从农业生产抓起。荷兰人投降后的第三天,郑成功带着何斌及官兵千余人,准备了10天口粮,到各地进行调查研究。他从新港以至半 线等处出发,直到高山族同胞聚居的地点,进行了深入的访问。他要研究台湾的农业状况及自然状况,并安抚台湾的人民。各地人民对郑成功的到来非常高兴,表示 拥护郑成功。过去高山族的农业生产是落后的。郑成功使散居在台湾西南平原的各社高山族同胞,学习和运用汉族的先进农业技术,使农业生产向前发展得很快。以 前高山族同胞不知道使用犁耙、耕,也不会使用镰刀收割。稻禾成熟时,他们一穗一穗地拔。郑成功接受杨英建议,每社派去汉族农民一人,发给铁犁耙锄各一 副,熟牛(耕过田的牛)一头,让汉族农民教给高山族同胞使用工具的技术。高山族同胞亲眼看到先进耕作技术的好处,都高兴地效仿,从而提高了生产力。

       郑成功到蚊港附近的高山族各村社巡视,顺便踏勘了土地。从蚊港回来的第二天,郑成功就把提镇、参将以上的官员召到中军帐议事。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从根本 上解决粮食问题的"寓兵于农"的发展战略。其实,早在围困赤嵌城时,郑成功就曾分出一部分军队进行农业生产,以解决军需粮食。此时,郑成功更是注重农业的 生产。他认为加强汉族、高山族的团结,寓兵于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是当时开发台湾、建设台湾的中心环节。

      说到这个"寓兵于农"养兵 战略,其实,并不是郑成功首创的。早在秦始皇以前的时候,很多的诸侯国就是兵民不分。人们在有战争时当士兵去征战,无战争时在家耕田。秦始皇时,废除井田 制,兵民开始分开。民,专门从事生产;兵,专管打仗。后来汉、唐、宋、元朝,屡年征战,军需要求很大,粮食问题没法解决。因此,善为将者,不得不组织军队 自己生产。如诸葛亮在斜谷,在淮南,姜维在汉中,杜预在襄阳,都是处于两军对峙的时候,因为运转军需粮秣很困难,以致士兵饿肚子,所以都组织了军队 屯田生产,这就是"寓兵于民"。元朝的分地立法,明太祖朱元璋设卫安军,都是处于天下太平时,军队里以十之六七的人力从事农业生产,而剩下的人力从事作 战、警戒、战备执勤。

      议事时,有一位户部官员站起来说:"我们存粮有限,当及早计议。"

      郑成功接着说:"凡是治 国治家,都要以粮为先。如果家里没有吃的,虽然亲如父子夫妻,也不能和睦相处;如果国家没有存粮,虽然有能干的文臣武将,也不能治理好国家。昨天我亲自踏 勘了这里的土地,真是肥田沃土呀!我以为应当实行‘寓兵于农’的古法。这样,军粮不致匮乏,兵多粮足,然后才可以静观时变,再作进取。"

      将军黄安听了,站起来说:"开疆辟土,建立万世不拔的基业,我等当唯命是从。但是寓兵于农是什么法则,还要请延平王明示。"

       郑成功于是说明寓兵于农之法其实古已有之,并说明施行办法,他说:"今台湾乃开创之地,虽僻处海滨,安敢忘战?暂尔散兵,留勇卫、侍卫二旅,以守安平 镇、承天二处,其余诸镇,按镇分地,按地开垦,日以什一者瞭望,相连接应,轮流迭更,是无闲丁,亦无逸民。插竹为社,斩茅为屋,围生牛教之以犁,使野无旷 土,而军有余粮。寓兵于农,实万世良法,自当凛遵而行。"

      在台湾当时的情况下,郑成功提出"寓兵于民"的战略,无疑是有长远战略眼光的。诸将领也知道这个战略对台湾、对军队的重要性,于是都纷纷响应。

      在召令下达之后,各镇闻风而动,分赴南北各路,建立起屯田据点。后来,又有征台大军1万多人到达台湾,郑成功仍然命令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屯田种地。

       他以营镇的主将为屯垦的首领,统领士兵前往各指定的地区开垦,其中以当时的盐水港地方最为密集,凤山地方次之,台南地方则大都属已开垦地区,数量反而较 少。在这种以军队为主的屯田制度下,形成了所谓的"营盘田",因为是在屯田地设置营镇,所以在形成聚落后,就会以该营镇为地名,为该地区留下带有"营"、 "镇"、""、"协"、"冲"(昌)等字尾的地名,如台南县的新营、柳营、下营、左镇,以及高雄市的前镇、后劲、左营、右昌(冲),高雄县的燕巢即为援 剿镇,都是军事屯垦所留下来的名称。军兵屯田的地方都是一些没有人烟的荒丘野岭,长着一人多高的荆棘和野草,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难得看到行人,常有豺 狼野鹿出没。将士们每到了一个地方,都要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盖起茅屋,开垦荒地。那时随郑成功大军到台湾的名士卢若腾写了一首《东海屯卒歌》,讲述屯田 官兵的艰辛劳动。这首歌写道:海东野牛未驯习,三人驱之二人牵。驱之不前牵不直,偾辕破犁跳如织。使我一锄翻一土,一尺两尺已乏力。哪知草根数尺深,终 日挥锄不得息。将士们并肩奋战,清除荆棘,铲除野草,历尽艰辛,开了许多荒地,建了许多屯田据点。这些据点,有许多后来成了人烟稠密的村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