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下嫁之谜:多尔衮最终没夺顺治的皇位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5 属于:多尔衮

  •   相传孝庄皇太极异母之弟多尔衮青梅竹,终身暗许。青梅竹马是最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感情戏,在电视剧和民间野史里,孝庄和多尔衮也有这么一段情窦初开 的关系:两人在同一府邸中长大,颇为投缘,又因孝庄出嫁,这段情愫才不得不暂且搁在一边。在孝庄已为人妻、人母之后,多尔衮仍然对孝庄情深依旧。所以,在 皇太极身亡之后,多尔衮才挺身而出,将福临扶上皇位。而孝庄为了巩固顺治的皇位,安抚多尔衮的称帝之心,也宁愿委身下嫁于他。

      据野史 记载,清朝入关之初,摄政王多尔衮总揽朝纲,"出入宫禁,时与嫂侄居处,如家人父子。"而孝庄太后时当盛年,寡居无欢,认为多尔衮功高天下,又将帝位让给 了她的儿子,忠心辅政,除非自己以身报答,不足以酬其功,于是委身相事,借以笼络多尔衮。不久,多尔衮的妻子亡故,于是朝中范文程等大臣乘机鼓动皇太后与 摄政王合宫,正式结婚,双方自然都很乐意。定下婚期后,就以顺治小皇帝的名义颁诏天下,宣称"太后盛年寡居,春花秋月,悄然不怡。朕贵为天子,以天下养, 乃独能养口体,而不能养志,使圣母以丧偶之故,日在愁烦抑郁之中,其何以教天下之孝?皇叔摄政王现方鳏居,其身份容貌,皆为中国第一人,太后颇愿纡尊下 嫁。朕仰体慈怀,敬谨遵行。应典礼,着所司预办。"就这样,皇太后纡尊降贵,公然下嫁给了小叔子,摄政王多尔衮成了幼帝顺治的继父,其名号称为"皇父摄政 王"。诏书中说得倒也直白,年轻的皇太后终于难守空闺,自愿下嫁给刚刚丧妻的多尔衮。甚至有些小说中称,早在皇太极在世时,庄妃已与多尔衮两情相悦,暗度 陈仓了,此时结婚,终使两人夙愿得偿。据说,礼部为操办这次婚礼,还专门搞了一套特殊的婚礼仪规,洋洋六大册,称为《国母大婚典礼》,极为隆重,中外文武 百官都上表称贺,蔚为盛事。就连远在浙东海岛上的南明抗清名将张煌言也风闻此事,特意写了一首

      上寿觞为合卺樽,

      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宫昨进新仪注,

      大礼躬逢太后婚。

      这就是说,太后的寿酒变成了婚宴的喜酒。

       太后下嫁之说,最早引起史家关注的正是这位明遗民张煌言的十首《建夷宫词》之中一首,也就是上文引用到的。张煌言此词写于顺治七年(1650年),以当 时人记当时事,似有所据,慈宁宫是孝庄皇太后的寝宫,词中说慈宁宫中张灯结彩,喜气盈盈地举行婚礼,就是指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事。主张太后下嫁说的还有 其他一些论据:其一,多尔衮尊称为"皇父摄政王";其二,据蒋良骐《东华录》记载,诏告多尔衮的罪状中,不仅有自称"皇父摄政王",还有"又亲到皇宫内 院",似乃暗指多尔衮迫使太后与之成婚;其三,孝庄遗嘱康熙不要将其与皇太极合葬,是否因下嫁多尔衮而有难言之隐。

      史学界中,对于孝庄与多尔衮成亲之说主要有三种解释。

       私通之说:孝庄与多尔衮在入关之前就相识,且二人年纪相若。后孝庄被皇太极娶入宫中,但是五宫贵妃中的最末席,皇太极最宠幸的是她的姐姐海兰珠。于是, 孝庄与多尔衮私下就有了暧昧的关系。报恩之说:皇太极死后,皇位的争夺非常激烈,多尔衮当时权倾朝野,但最终他没有夺取皇位,而是选择了当摄政王,辅佐孝 庄的儿子福临(即顺治帝)为帝,孝庄为了报恩,下嫁多尔衮。保皇之说:多尔衮在清朝入关时立下大功,声威极盛,孝庄的儿子顺治帝幼年继位,根基不稳,多尔 衮有夺取皇位之心,为了拉拢多尔衮,保住顺治的皇位,孝庄下嫁多尔衮。

      民国初年出版的《清朝野史大观》卷一,也有三条专记太后下嫁一 事。民国八年署名"古稀老人"编写的《多尔衮轶事》则更记得如同耳闻目睹,说"当时朝廷情势,危于累卵","太后时尚年少,美冠后宫,性尤机警……故宁牺 牲一身,以成大业"。而多尔衮本来就好色成性,此时更以陈奏机密为由,出入宫禁。至今仍有人认为所谓"太后下嫁"确有其事,并提出种种理由。

      第一,庄妃下嫁为保全儿子的皇位。

      第二,兄死弟可娶其嫂是满洲习俗

      第三,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

      第四,蒋良骐所辑《东华录》里记载多尔衮"亲到皇宫内院"云云。

      第五,孝庄死后埋在清东陵的昭西陵。

      第六,有人说见过《太后下嫁诏》。

      第七,唯一比较直接的证据是明末张煌言的一首七言绝句《建夷宫词》:"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理由看似充分,但是还没有一条铁证。所以,已有人对以上理由进行了逐一批驳:

      (1)顺治继位是多种政治势力复杂斗争和相互妥协的结果。

      (2)满洲确实有这样的习俗,但有这样的习俗并不能证明多尔衮就一定娶了他的嫂子。

      (3)"皇父摄政王"是尊称,如同光绪慈禧为"皇阿玛"一样。如果说,称多尔衮"皇父摄政王"就说明太后下嫁的话,那么叫慈禧"皇阿玛",恐怕要得出慈禧变性的结论来了。

      (4)反驳者认为极有可能是指孝庄与多尔衮相恋的事实。相恋的事可能有,也可能无,但相恋不同于下嫁。

      (5)孝庄和康熙都做了解释:太皇太后不愿意惊动太宗的亡灵,而愿意同儿孙在一起。

      (6)历史不能凭某人一说,这根本没有任何证据。

       (7)反驳者对这首诗进行了一个分析。它的标题叫《建夷宫词》,"建"是建州,"夷"就是夷狄,明显地带有民族偏见。这个时候,张煌言在江南,南明势力 和清朝是对立的,所以出在敌人之口,记在异国之文,不能成为历史的证据。而且诗词也不能直接作为历史的证据,因为诗可以夸张,可以比附。孟森先生早就指 出:"远道之传闻,邻敌之口语,未敢据此孤证为论定也!"可以说,至今还没有见到一条相关的史证。特别是当时作为清朝属国朝鲜的《李朝实录》没有"太后下 嫁"颁诏告谕的记载,而像这样的大事,如果有,照例是应当诏谕属国的。

      所以,种种理由都不能铁定。

      另外太后下嫁 摄政王一事,有的小说家试图从爱情角度解释这桩婚姻。但也有的人认为,这恐怕有点理想主义。多尔衮生活放纵,拘豪格,霸占其妻,又擅娶朝鲜国王族女,一女 不足其欲又娶一女,这是官书明载的事情。太后下嫁,迫于时势,有什么爱情可言,恐怕是大值推敲的。何况实际上,尽管孝庄退让一而再,再而三,最后屈身下 嫁,多尔衮对皇位的觊觎丝毫没消退。有一次他还对人说:"若以我为君,以今上居储位,我何以有此病症!"福临即位后,诸臣多次提出给皇帝延师典学,多尔衮 都置之不理,有意让福临荒于教育,做一个傻皇帝,致使福临14岁亲政时,不识汉字,诸臣奏章,茫然不解。多尔衮对孝庄儿子如此,所谓"爱情"云云是很难令 人信服的。

      而且,史学界对"太后下嫁"一事的驳斥也是此起彼伏。

      事实上,根据正史记载,孝庄乃蒙古族,在草原上 长大,12岁时由兄长护送到盛京,嫁给皇太极。而多尔衮约从十五六岁开始,就为满清的江山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虽然满清立国之初,汉化程度尚浅,但一 个为深宫后妃,一个乃帐前骁将,相遇相知的可能性有多大,可想而知。老一辈清史大家孟森先生也早就撰有《太后下嫁考实》,针对太后下嫁说的各种根据,一一 予以驳难。孟森认为张煌言是故明之臣,对清朝怀有敌意,所作诗句难免有诽谤之词。再者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寓有中国古代国君称老臣为"仲父" "尚父"之意,周武王也称姜太公为尚父,不足为据,至于所谓到"皇宫内院",疑多尔衮另有乱宫之举,不见得专指孝庄太后;再者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乃因 昭陵已葬有孝端皇后,且皇后不与夫君合葬,这在古代并不乏实例。不过,胡适先生读过孟森的《太后下嫁考实》后,曾致书诘难,认为孟文"未能完成释皇父之称 的理由","终嫌皇父之称似不能视为仲父、尚父一例"。此后,仍不断有学者对"太后下嫁"之说,发表各种看法,却也没有摆出更确凿的实证。然而,在我们了 解了多尔衮一生的遭遇以后,特别是他身后遭到清算的这件事,对有关"太后下嫁"的疑团或许会有一点启发。

      多尔衮并不长寿。在顺治七年 (1650年)十一月,因出塞外打猎而突然发病,于十二月初九日(1650年12月31日)病死在喀喇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滦平,年仅39岁。当灵柩回京 时,顺治亲率诸王大臣出城恭迎并颁布哀悼诏书,命令以皇帝的规格来安葬他。第二年,顺治又追封多尔衮为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升祔太庙。

       但是仅过了不到一个月,就开始有人告发他生前曾想谋篡帝位。多尔衮原手下的亲近重臣苏克萨哈等首先告发多尔衮悖逆等事情。原来在多尔衮死时,将他生前准 备的皇袍、大东珠朝珠、黑貂褂都秘密地放在他的棺材里,一同下葬了。而这三样东西是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的。多尔衮用了,是大逆不道,应予严惩。他们又进一 步揭发,说多尔衮生前曾拟议擅自调动两白旗兵于永平府,有谋反迹象。但因事耽搁,未及出台。话一出口,诸王大臣就纷纷响应,群起攻击。结果,经多方揭发, 其罪状愈显。后经四亲王综合,列出十大罪状,上报福临。于是,刚刚亲政的顺治皇帝宣布多尔衮"谋篡大位"等种种罪状,严厉追治多尔衮的罪行,下令将多尔衮 削去爵位,撤出宗庙,开除宗室名分,将多尔衮母子及妻所得封典悉行追夺,没收家产,将多尔衮掘墓鞭尸。卫匡国《鞑靼战纪》载:"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 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在他死后,命运给了他应有的惩罚。"多尔衮的党羽也受到清洗。多尔衮一下从巅峰跌 入谷底。历史有时是很会开玩笑的。想当皇帝的多尔衮突然死去,历史没有改写,继续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行。孝庄的韬光养晦之策取得了胜利。因此,有人认为:

      首先,如果太后确实下嫁给多尔衮的话,在多尔衮死后尸骨未寒的情况下,没有人敢出来陷害他。

       其次,如果多尔衮确实娶孝庄为妻的话,那么他就成了顺治皇帝的继父。顺治这么搞倒搞臭多尔衮,那他就承认自己曾经认贼作父了。人们在当时朝鲜的《李朝实 录》中,也没有找到"太后下嫁"的任何记载。如果太后再婚是公开的,清朝政府也会给朝鲜颁布诏书。即使这件事是秘密的,每年都会有几批朝鲜使节到北京进 贡,他们肯定也会听说这件事。几十年来,不少历史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考证和研究,多数人都认为"太后下嫁"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关于"太后下嫁"这个传说,还有一个根据就是多尔衮的称号,叫"皇父摄政王"。有人说如果太后没下嫁,怎么会称为"皇父摄政王"呢。其实多尔衮的称号是 一步步抬高的。在清朝入关以后,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他被册封为"叔父摄政王",到了顺治二年的时候有个御史上奏说:"叔父是皇帝的叔父,不能大 家都叫叔父。"所以最后经礼部议定,就给他的封号抬高为"皇叔父摄政王"。到了顺治五年(1648年),经过部院大臣的集体讨论,进一步把他的称号抬高为 "皇父摄政王"。从此以后,在清朝的公文里头,多尔衮称号都称为"皇父摄政王"。

      至此,"太后下嫁"之说仍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但是,当时的真实情况却可以想见。

       作为爱新觉罗家族的一员,孝庄无疑是明白内乱会造成什么危害的,要使双方的对立缓和,只有异中求同,以使双方的要求都得到部分满足——既要满足两黄旗大 臣立皇子的要求,又要使多尔衮的权力欲望不致落空,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扶立幼主,当时年纪幼小的皇子有四五个,谁来占据天子宝座?孝庄施展手腕笼络 多尔衮,使多尔衮采纳了她的方案,把她儿子福临抱上了御座。

      但多尔衮对于皇位,实际上是非常向往的。由于他在诸王大会上首倡立福临, 格局一成,便难以出尔反尔,推翻前议了。虽然他高踞摄政王之位,掌握大清军政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毕竟没有畅其心愿,还是一种缺憾。因此,在激烈 动荡的戎马生涯之余,他的精神世界便陷入一种懊悔、愁苦、自怨自责的痛苦之中。随着他功业的累进,他的权力欲愈益炽烈,到后来,这种像火一样烤炙着他的心 的欲望,竟使他做出可笑的举动:偷用御用器皿、私造皇帝袍、对镜自赏,等等。当年妨碍他获得皇位的豪格,在顺治元年(1644年)就被罗织罪名,废为庶 人,囚禁至死,豪格的福晋被他收入王府,纳为新人。与他同居辅政王之位的济尔哈朗,尽管一开始就很知趣地退避三舍,拱手将权力交出,但终因附依过豪格的前 怨夙恨,于顺治四年(1647年)被罢职,第二年又降为郡王。多尔衮命史官按帝王之制为他撰写起居注,并营建规模超逾帝王的府第。大军调度、罚赏黜陟,一 出己意,关内关外,只知有睿王一人。实际上,多尔衮掌握了一切权力。孝庄在多尔衮的步步进逼下,采取了隐忍、退让、委曲求全的态度。她的方法是,不断给多 尔衮戴高帽、加封号,不使多尔衮废帝自立。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加封为叔父摄政王,旋又加封皇叔父摄政王。顺治四年,停止多尔衮御前跪拜。最后, 大约在顺治四年(1647年)年底,福临称多尔衮为皇父,诸臣上疏称皇父摄政王。遇元旦或庆贺大礼,多尔衮与皇帝一起,接受文武百官跪拜。

       在七年的短时间内,多尔衮一再升迁,当然不是小皇帝福临的主意,而是皇太后的主张。面对势焰熏天、专横跋扈的小叔子,身单力孤的皇太后又有什么办法呢? 她一定是非常恐惧的。她陷入了沉思之中。她只能自己拿主意,没有人可以救她。她深知,只能自己救自己。这个美丽聪慧的奇女子,并没有坠入慌乱无助的深渊, 而是找到了一条挽救自己的小径。那就是韬光养晦,以柔克刚。用这个太极功夫,也许还能够拯救她们孤儿寡母。因此,才有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对辅政王的这 样的加封。从叔父、皇叔父到皇父,离废掉皇帝自己当皇帝,也就是一步之差了。也许,皇太后想,你当了皇父,就不能再当皇帝了。不管怎样,只要福临不被废 掉,就有翻身这一天。要争取时间,耐心等待。目前,除皇帝外,你要什么,就给什么。一切以后再说。同时,作为美丽的女性,她也极有可能施用特殊的手段,以 达到自己的特殊目的。

      由于孝庄太后的调停,顺治的皇位保住了,多尔衮没有取而代之,清朝大权逐渐转移到顺治手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