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兵败官渡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17-08-27 属于:袁绍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商水县)人。史载,袁家世代为官,自高祖袁安起,四世之中有五人位列三公(司、司徒、司空),至汉末袁氏已经繁衍成树大根深、门生故旧遍布全国各地的名门望族。袁绍的父亲袁逢是地位显赫的东汉司空,因此,世家子袁绍是货真价实的“官四代”加“富四代”。 

史料记载:“%20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与绍交焉”。大意是:袁绍长相俊美且仪态很有威严,他不摆架子,能放低身段礼贤下士,因此有本事的人争相投奔他,连曹操都和他亲近并结为好友。而在小说《三国演义》里,袁绍则是另一副嘴脸,小说中的他道貌岸然,外宽内忌,多谋寡断、不能识人、用人,严重缺乏登高望远的政治家胸襟与眼光,不过是个徒有其表的纨绔子弟罢了。

史书中的袁绍与演义小说中的他缘何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形象呢?

东汉末,宦官专权,天下大乱,烟尘四起,袁绍借助家族势力扶摇直上,并以讨逆之名大肆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后官拜大将军、太尉,俨然已超越父祖位居三公之上。之后领冀州牧,占据了幽、青、并、冀四州并持节总督之,一时间,他兵多地广,势焰熏天,渐起睥睨天下之心。

袁绍早年为东汉西园八校尉之一,后升迁至司隶校尉,讨伐大军阀董卓时因出身显赫被推为十三路(小说《三国演义》中误为十八路)诸侯之盟主,后因战功被敕封为邺候。其弟袁术也贵为左将军,袁氏兄弟是三国前期拥兵最多、占地最广、实力最雄厚的大诸侯。二袁虽是亲兄弟,但各霸一方,关系一贯不睦,有时还互起冲突。

少年得志的袁绍

似乎很有些正义感,对宦官、悍臣轮流把持朝政、皇帝沦为傀儡的吊诡局势十分不满,他暗中结交英雄,积蓄实力,准备做些大事。后袁绍乘势而起,一举诛杀了祸乱朝纲的权阉,由此声誉雀起,一时名动九洲。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袁绍被各路诸侯们推举为讨伐董卓联军的盟主,领导大家与董之西凉军作战,因联军将领各怀鬼胎,号令不齐,这种松散的联盟方式不久即宣告瓦解。之后,奸雄董卓在各路诸侯一阵高过一阵的讨伐声浪中败亡。在随后汉末群雄争霸割据的混战中,袁绍颇有作为,他先挥兵占据冀州,接着又袭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一举歼灭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一时“势倾天下”,达到了自己人生与事业的巅峰。

俗话说:树大招风,志得意满的袁绍也不例外,权倾天下的他也成了别人攻击的对象。

建安五年(200年),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爆发。势单力薄的刘备率先发难,他率部击杀了曹军大将车胄。曹操大怒,发兵击败刘备。袁绍集结七万重兵声援刘备,袁军七万对阵曹魏二万兵马,看似老鹰搏、十拿九稳,谁料却被曹操奇袭了粮仓乌巢,之后被曹军杀得大败亏输,七万雄兵损失殆尽,袁绍从此一蹶不振。

折戟官渡的袁绍仅带数百骑仓惶逃回邺城,一直心怀愤懑,日夜寻思报仇雪耻,无奈大势已去,攻曹之事难有起色。之后,冀州各地陆续发生叛乱,袁绍率军平叛后,突然发病,于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夏死去。%20 

在传统史家小说家与普罗大众眼里,袁绍不过是个目寸光、烂泥糊不上墙的纨绔子弟而已。在“成王败寇”的语境下,袁绍仰仗的不过是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仗着家中豪富,广有人脉,网罗了一大群乌合之众在乱世中虚张声势而已。几乎公认的观点是:袁绍没有真本事,更无远见卓识,手下虽然人数众多,但并不团结,他又无德无才,更无威望,要命的是此公还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因此打哪算哪、而且无力驭下,导致领导班子离心离德、精神涣散,部众好似一盘散沙,这样一支表面貌似强大、实则没有灵魂的军队如豆腐一般不禁打,不被深谋远虑的曹操击溃才怪。%20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史料却对袁绍去世后河北百姓的反应做了如下描述:袁绍生前素有德政,因此他的死讯传开后,冀州百姓如丧考妣,没有不悲恸万分的,坊间里巷充斥着哀伤的情绪,大家眼含热泪,如同失去亲人一般(白话,与原文稍有出入)。假如袁绍真的如传统认知那般不堪,那么他去世后,辖区百姓又为何如此悲伤呢?%20 

有人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人们也常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事实果真如此吗?到底哪种说法更靠谱呢?%20 

其实,建安五年官渡之战爆发前后的情形恐怕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真相或许也与大家的一贯认知相去甚远,但此战最终结果是实力远逊于袁绍的曹操笑到了最后,于是,按国人的传统思维观念,整个社会舆论都倾向于胜利者那边,大家关注与赞美的对象都只有曹操一人,至于袁绍,身为落败者的他,谁还会去关注、点赞、力挺呢?%20 

一代枭雄曹操在官渡之战后初步平定中原,结束了黄河流域两大军事集团旷日持久的争霸战,战乱不断、生灵涂炭的北方大地得以粗安。%20 

失败者袁绍此后只得龟缩在冀州一隅苟且偷生,不久抑郁成疾,一病而亡。%20 

在传统观念看来,袁绍的败亡,只是时间早晚而已,甚至乃顺理成章之事。曹操手下第一智士郭嘉对这一切早已洞若观火,他颇有预见性的提出了袁绍有“十败”之软肋,而曹操有“十胜”之把握。%20 

古人云:“欲观其亡,必由其下”。此话似乎可以这样理解:要想知道一个国家(或首领)是否会败亡,只要看他的手下是些什么人便可管窥全豹、了然于胸了。%20 

在郭嘉、程昱等曹家军师的眼里,看似不可一世的袁绍其实外强中干,其麾下人马虽多,但因袁绍一直没有提出统一而且明确的政治目标,导致诸人各有打算、军心涣散如泥塑木偶一般,因此不堪一击。曹操在“度、谋、武、德”等方面均胜袁一筹,因此,官渡之战虽未正式开打,但在这些登高望远的智者眼里,实力远逊的曹军早已稳操胜券。%20 

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疑问,假如袁绍如果真的如郭嘉、程昱等人所认定的那样不堪,可为何还是有那么多人追随他、拥戴他,其中还不乏智勇双全之辈呢?如果袁绍在官渡之战开打前所做的准备与谋划破绽百出,那么为什么在战争爆发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曹操竟然一直处于下风,甚至一度被袁绍打得丢盔撂甲、损兵折将、狼狈不堪,并险些输掉了这场关键战役呢?%20 

彼时曹、袁间实力对比确实十分悬殊,不论从哪一方面看,曹操均无法与强大的袁绍抗衡。而且这场攸关你死我活的战争是袁绍主动挑起的,袁军大兵压境如饿扑食,曹操除了硬着头皮应战,还有得选吗?而郭嘉、程昱之辈嘴里絮叨的所谓对袁绍性格弱点的分析,以及此役曹操必胜,袁绍必败的神预测,全是事后诸葛。也就是曹操在取得官渡之战胜利后为配合舆论宣传而让参谋们添枝加叶编篡的附会之作罢了。这样说似也符合大战爆发前夜的紧张气氛,试想想,面对气势汹汹、似乎可以投鞭断流的七万袁军,曹操、郭嘉、程昱等人犹如泰山压顶,惶惶不可终日,担心还来不及呢,哪还有那么气定神闲的从容与镇定?哪还有闲心分析来分析去,且一副稳坐钓台的潇洒模样?%20 

既然如此说,缘何后来曹操却能战胜袁绍、最终底定中原呢?原因似乎不在其(袁绍)德行不堪,也不是他事先谋划不周,更不是他对军师们不好,其败因似乎另有玄机。%20 

袁绍出身豪门高第,其四世三公的家庭背景足以让时人仰视,这也是让他引以为傲的政治资本,但从另一个侧面看,这或许也是他的累赘与包袱,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也会让他循规蹈矩,自缚手脚,在权谋诡诈迭出,无所不用其极的汉末军阀混战中,过于遵守游戏规则就等于作茧自缚。自幼接受严格的贵族教育、做事一板一眼、讲究套路的袁绍,不被用兵诡谲、精于权谋、行事只重结果,不管过程、从不按牌理出牌的曹操击败才怪。%20 

袁绍自幼饱读儒家经典,做事讲规矩,讲原则,有底线,不屑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流氓手腕,这样的品格限制了他在乱世中的进取与发展。反观曹操,则没有那么多的束缚与顾忌,“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虽是小说之评论,但对比真人却也差之不多,论起手段来,他比袁绍高明许多,而且机关算尽、花样翻新,手法娴熟,用意深狠,这也是他能够以弱胜强的法宝。%20 

昔日袁绍之势力达于巅峰时,雄踞幽、冀、青、并四大州,其所占地盘幅员广袤、人口众多、税赋收入很是可观。从实力上看,袁绍比曹操更有问鼎天下的基础。史书记载,为了更好的治理这四个州郡,袁绍一改秦汉时的郡县制模式,而是让四个儿子各治一州,好比自己任董事长,四个儿子分别担任分公司经理,很有些现代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思路。四子分治四州,有利于相互制衡并相互竞争,袁绍很有先见之明,但这种相互竞争、互相制衡的管理手法也有明显的漏洞。%20 

让四子分治四州,此法看似公允,但也有致命的缺点:职责不清、号令不明,管理过于松散,遇事狼上不上,对敌斗争时无法集中力量发起致命一击。分封使诸子之间容易闹不团结,埋下互相掣肘、争权夺利的隐患。曹操则不同,他虽然本钱小,但目标明确,令行禁止,反而容易集中力量成大事。%20 

出身高贵的袁绍,为人处世自有一套刻板的行为准则,讲礼仪,重信义,美风姿,重脸面,这些好习惯有时反而成了他的软肋。%20 

关于袁绍的贵族气质,从史料记载可见一斑。据《献帝春秋》记载,当年董卓与袁绍商议废少帝改立陈留王的问题时,袁绍坚决不同意。董卓气急败坏,破口大骂袁绍,露出了赳赳武夫的流氓本性。袁绍受辱,却不急不恼,反而温文尔雅地答道:“天下健者,岂唯董公”?此话说白了就是:天下最逼的人,难道只有你董公一人吗?话轻语气重,两句话就将董卓驳得体无完肤,而且不带一个脏字。董卓骂袁绍为竖子,袁绍冷静还击,却依然称他为董公,腰间虽然挎着把宝剑,但离开时依然横刀作揖行礼、飘然而去。这叫什么?这就是传说中的贵族风度啊!%20 

这种自然流露的教养与风度,却让他在王朝末世激烈的权力斗争中深受其害,并在三国早期军阀混战的激烈角逐中时时处于下风。%20 

比如,他对以自己为主的反曹联盟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张绣与刘表,两个拥兵自重的军阀,与袁绍结为反曹同盟。三方约定,官渡之战由袁军率先出击,战斗打响后,其余两家共同出兵夹击曹军。谁料,曹操并未受到来自张、刘的威胁,而是能够一心一意对付袁绍。原来,张绣与刘表各怀鬼胎,这二人都是投机分子,而且内心极不愿意见到早已是庞然大物的袁绍取胜,假若袁军获胜,中原大地上将会有一个比曹操威势更大、更有压迫感的霸主横空出世,这种显而易见的结果对自己的利益威胁更大。因此,刘表以袁绍不能容人为由按兵不动,来了个坐山观虎斗。张绣更直接,干脆归降了曹操。两路援军皆成泡影,被袁绍寄予厚望的反曹联盟如砌在沙滩上的楼阁,潮水一袭来便自行瓦解了。%20 

其实,袁绍麾下还是有人才的,田丰、许攸、审配、逢纪、沮授、郭图、颜良文丑张郃高览等虽非拔尖之才,但其中数人谋勇兼具,皆非等闲之辈。比如谋士田丰,高瞻远瞩,料敌如神,且对袁绍十分忠诚,无奈袁绍数次拒绝采纳他的正确建议,致使功亏一篑。更为遗憾的是,刘表、张绣不按预定计划出兵襄助,打乱了早就制定好的作战计划,不仅让这些人才无法发挥才干,而且为本就诡谲难测的战场态势增添了许多变数。%20 

官渡之战打响后,袁军一路势如破竹,而曹军则连战连北,节节败退。曹操在官渡被袁绍军队围得如铁桶一般,已经插翅难飞,似乎败局已定。然而,一突发事件搅乱了战局,袁绍手下最有能耐的谋士之一许攸投降了曹操。许攸是什么人?他投降曹操,为何能闹出如此大的动静?%20 

许攸是曹操的同乡,自幼与曹操相交,长成后学得一身出谋划策、参赞军事的好本领,后投靠袁绍并为之效力。官渡之战爆发后,许攸建议袁绍乘曹操大军倾巢而出,后防空虚之际,派一支精悍轻骑奇袭许都,直捣曹操老巢,这或许本是条能事半功倍的奇策,袁绍却认为已有失败先例且过于冒险而不纳。巧的是,恰在此时,许攸家族的一个亲戚因犯法被留守后方的审配下狱,他多方营救不得,心中大为不满,于是愤而投奔曹操。%20 

熟知袁绍情况的许攸来到曹营,早已束手无策的曹操大喜过望,犹如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20 

三国志》中则对许攸降曹一事给出了另外一个说法:“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满足,来奔”。意思是许攸贪财好货,袁绍无法满足他,于是许攸日渐不满,干脆投降了曹操。难道许攸这厮每出一条计策就要向袁绍索取若干辛苦费?抑或是他自恃其能,胁迫袁绍在大战来临之际给他涨薪?否则便撂挑子不干?%20 

对于袁绍来说,许攸虽是重要谋臣,但也不是非他不可、无法替代之人。田丰、沮授均是足智多谋之人,水平都不在许攸之下。因此,许攸认为自己奇货可居,要求袁绍给他涨工资以及索要咨询费的可能性都不存在。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许攸被曹操重金收买!%20 

许攸生性贪婪,且与曹操是沛国谯郡小同乡、发小,两人交情不浅,互相知根知底,因此他被曹操用重金策反的可能性极大。曹操被袁军重兵围困在官渡,就在走投无路、坐等覆灭之时,忽然想起了一人——儿时的玩伴许攸。许攸喜欢聚敛,曹操利用他人性上的弱点,并利用两人特殊的关系,派人携重金偷偷潜至袁营将许攸收买并策其叛逃。%20 

许攸带来了一份厚礼:袁军的布防情况以及事先定好的计划等重要军事机密,曹操转败为胜的时机由此开始。曹操根据许攸带来的情报并听从他的建议,亲自率领一支奇兵偷出重围,突然袭击了袁将淳于琼,并一举烧毁了袁军的乌巢粮仓,袁军粮草被毁,遂不战自乱,一溃千里。%20 

许攸降曹,可谓官渡之战的转折点,事关整个战役的成败与否。  

许攸被曹操甘词厚币成功策反,而不是因为亲戚被抓,更不是因为袁绍吝啬金钱,且不善待他,逼他一怒之下投曹的。事实是他被曹操用重金给拉过去了。用金钱收买对手是曹操屡试不爽的惯用手段,因此这种解释并非空穴来风。一起突发事件扭转了整个战争走势,一个并不举足轻重的人物决定了谁才是中原霸主,历史之手的纵横捭阖、翻云覆雨,其结果常常出人意料。  

史书记载:“(曹操)破淳于琼,绍将高览、张郃降。绍众大溃,绍与谭单骑渡河。余众伪降,尽坑之”。曹操奇袭乌巢得手,大败淳于琼,袁绍部将高览、张郃见大势已去,于是投降了曹操。袁绍、袁谭父子二人侥幸渡河逃脱。留在黄河彼岸的数万袁军凄凄惶惶,进退维谷下,只得假装投降曹操,后被曹操尽数活埋。官渡之战正式落下帷幕。此战导致袁绍七、八万大军灰飞烟灭,甲胄武器、珍贵典籍、金银财宝损失无数,又羞又恼的他无法面对恪尽职守并仗义执言的谋士田丰,于是下令将田诛杀。  

袁绍身为贵族,自有贵族的短板,他过于看重尊严乃至固步自封,极度好面子乃至贻误战机,并从此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中无法自拔,他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再也无力振作。与他相近的例子:楚国贵族之后项羽,战败后宁肯自刎乌江,也不愿率领江东子弟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力能举鼎的他虽然死得慷慨决绝、惊天动地,却毫无意义。袁绍与项羽有类似的性格,兵败官渡后他虽未挥刃自裁,但也因为过于看重颜面,无法面对失败,不久便抑郁而亡。  

袁绍一死,真好比“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油灯尽”,几个儿子争权夺利,互相攻杀,让他事先布置好的分封制瞬间流产,袁氏兄弟被曹操分而化之,各个击破,其各自辖地几乎尽数姓了曹。  

假若袁绍有曹操那样百折不挠的韧,以及永不言败的精神,那么,究竟鹿死谁手,亦未可知。可惜,从小接受贵族教育的袁绍,赢得起输不起的心理作祟,导致无心收拾残局,最终使袁氏集团彻底崩溃。  

翻遍中国历史,惊讶地发现:凡是具有贵族气质的人在问鼎天下的征战中都难以笑到最后。反而是有枭雄气、痞子气的人,更易谋夺天下,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比如勾践刘邦、曹操、朱元璋,都有类似特质。假如袁绍能够看开些,从此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或许,改写历史的人就是他。  

因为,官渡之败后,袁绍虽然损失惨重,但并未完全伤筋动骨,他还是有东山再起并与曹操一决雌雄的资本的。从领地看,冀州、青州之大部虽然被曹军占据,但幽州、并州仍然在自己的手中,因此实力尚存。袁绍手握幽、并二州,依然可以盘踞北方,虎视中原,假若他努力发展生产,训练士卒,招纳并重视人才,经休养生息、羽翼再次丰满后与曹操决一死战,翻盘的可能性很大。即便他不能让天下归于一统,但“三分、四分天下有其一”应该可以做到。然而,历史没有假设,袁绍始终在官渡惨败的阴影里无法自拔,曹操可以屡败屡战,他却始终不能振作起来,最终带着他极为看重的贵族之荣誉、尊严与残存的骄傲遗憾地告别了这个充满尔虞我诈、信奉成王败寇谬理的冷酷世界。  

袁绍的离去宣告自东汉末期极为看重的贵族世家制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等于宣告一个时代已经结束。在之后的漫长岁月中,偌大的神州疆域将由一位太监的继子、一位打着刘汉贵胄的幌子、实则是织席贩履之辈的草根以及靠父、兄的余荫庇护之人瓜分,曹、刘,孙“三分天下”各据其一,不知对于千秋家国来说,这种吊诡的分裂对立、彼此杀伐不断的局面究竟是福还是祸?  

贵族袁绍的落败,似乎可以归咎于时运不济,也可以认定是性格使然。但他绝不是一位凭借家世背景、腹内草莽、无才无德、不善使用人才的庸碌之辈,不然何以解释为何有那么多人追随他,他何以能纵横黄河流域那么多年?不论“以成败论英雄”也好,还是“英雄不问出处”也罢,这一切早已是过眼云烟。真实的袁绍,正如史书中所描绘的“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皆此类也”。可以说,贵族的身份成就了他,最终,这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与性格缺陷也害了他。  

西人云:中国社会一贯缺乏一种文化基因,即对失败者的容忍与包容,以及对权威的质疑。往事如烟,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近两千年过去了,袁绍留给我们的印象依然是那个喜怒不形于色、将尊严与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却不谙权谋诈术、有些脱离社会现实、不太接地气、言必称某公、横刀长揖、最后将胜利果实拱手让出的悲情英雄人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