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霞元君开南泉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17-08-29 属于:碧霞元君泰山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泰(泰安市)新(新泰市)宁(宁阳县)三县交界处的楼德一带,一连三年没有下一场雨,庄稼旱的颗粒无收,喝水也成了问题。村里村外所有的井都干了,多年没有干的汶河也干了。唯有楼德镇南低凹处的乱石滩,还能源源不断地渗出点水来,但满足不了方圆十几里居民的喝水,天不亮,乱石滩上就排成长长的阵,等着舀水。当时,虽然水贵如油,人们却很自觉,不争不抢,当坑里渗够一碗水的时候,就舀在自己的罐子里,接着下一个再舀。就这样,人们忍受着干渴和饥饿的折磨。

玉皇大帝了解人间的疾苦,就如今起自己的三个女儿商量办法。

他对三个女儿说:“楼德一带发生了旱灾,你们三个谁去解除人间的疾苦,我就把著名的泰山让给她。”

大女儿云霞想:“那么遥远的地方,长途跋涉去人间解除灾难,到不如在别处居住,落个清闲自在。想到这里,她对玉皇大帝说:“父王,大女儿无能,愿到别的山上居住。”

二女儿丛霞想:“姐姐不愿去,我去!居住闻名天下的泰山,将来我的名字说不定也象泰山一样闻名天下呢?”想到这里,忙对玉皇大帝说:“父王,孩儿不辞劳苦愿意去救灾民。”

丛霞走了三天三夜,累得腰酸腿疼,口干舌燥,四肢无力,抬头看看没有穷尽的山路,心里就泄了气。心想:“要知道有这么劳累,任居住它山也不干这倒霉的差事。

”最后,还是灰心丧气地回到了天宫。

泰山碧霞元君

三女儿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奶奶)想:“两位姐姐都不愿去,我去!如果能解除人间的疾苦,让人们过安居乐业的日子,自己吃点苦,受点累也值当的。”想到这里,对玉皇大帝说:“父王,我去解除人间的疾苦,解除不了,决不回来见您!”

碧霞元君从天宫出来走了六天六夜,终于来到了楼德镇。她望着面黄肌瘦、奄奄一息的人们,更坚定了她解除灾难的决心。

碧霞元君变成年过花甲、七旬开外的老太婆。她一手柱着竹切拐杖,一手提着一个不大的坛子,排在长长的人流中等着舀水。当轮到她时,好对身边的人说:“咱们挖挖它,它不就泉得多了吗?”人们忙对她说:“老大娘,我们挖了不知多少遍了,它就这么大的水量了。”“老太太”笑咪咪地走到泉边,用拐杖对着泉眼用力一捅,就被她捅了个碗口粗的无底洞,然后,她又慢慢地将坛子里的水到入无底洞里,霎时,一股浑浊的汗污水喷射而,离地面十米多高,慢慢地浑浊的污水变得清了,又急又高的水柱慢慢地喷出离地面半尺多高固定下来,她又将自己的拐杖一节节地折断,撒在泉水旁边,人们被她这种举动和水的喷出来惊呆了,都以惊喜的目光望着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

有人问:“老大娘,你是怎样让泉水喷出来的。”有人问:“老大娘,你把你的拐杖折断了,你还柱么?”有人问:“老大娘,你家住哪里?”

老太太望着大伙说:“我不是你大娘,我是你奶奶,家住泰山。”大伙听说她是泰山奶奶,都一齐跪下来向碧霞元君磕头,当大家抬起头来的时候,“老太太”不见了,地上却留下一条裹脚带,人们拿起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逢此日化草为纸捏土为香,

有灾难面对东岳诉苦为望。

贫元君在所不辞极力相帮,

愿南泉与庶民四季常流淌。

人们靠这池塘的藕和池塘里的水来渡过灾荒,这里的藕天天挖,水天天担,不但藕不减水不少,相反,莲叶更加茂盛,水也更清了。

人们为了纪念碧霞元君的救命之恩,在她给楼德镇南边低凹处命名的南泉盖了个庙,给她塑了泥像,把她的裹脚带供在庙前的大石头上。以后,经过慢慢地风化,裹脚带的模型,连上面的字体都清晰地留在那块大石头上。

这天,正好是四月初八,以后每逢四月初八都烧香拜天,就是拜谢碧霞元君的救命之恩,要求再显灵应验,为民免灾除害,这是后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