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罕帖木儿

属于::元朝

察罕帖木儿(Chaqan-temür,1328年—1362年),字廷瑞,乃蛮氏人,元末将领。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即元之别失八里)。祖父是乃蛮台、父亲是阿鲁温,都居住在颖州,所以变为颖州沈丘(今安徽临泉,非今河南沈丘)人,汉姓李氏。察罕帖木儿自幼攻读儒书,曾应进士举,名闻乡里。

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反元起义之后,至正十二年(1352年),察罕帖木儿组织地方武装,与李思齐破罗山红巾军,升汝宁府(今河南汝南)达鲁花赤。在河北、河南地区屡败红巾军,以功累官河北行枢密院事。至正十七年(1357年),援陕西,败红巾军于凤翔,收复关中。次年,率军入援大都,并分兵屯晋南、太行诸隘。进官陕西行省右丞,兼陕西行台侍御史、同知河南行枢密院事。至正十九年(1359年),攻占大宋红巾军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回师与孛罗帖木儿争夺晋、冀。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六月,乘山东红巾军内讧,分兵五路,水陆并进,招降田丰、王士诚,陷济南等地。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六月,围益都时被田丰、王士诚刺死。 其后他的养子扩廓帖木儿承继了他的地位和兵

察罕帖木儿

人物生平

投笔从戎

察罕帖木儿是乃蛮人,生于致和元年(1328年)。他自幼好学,后来参加科举考试的进士科(未及第),在当时颇有盛名。察罕帖木儿身长七尺,眉毛修长超过双目,左边的脸颊有三根毫毛,每当生气的时候便会竖立起来,有匡复时局的大志向。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北方红巾军发动反元起义,迅速占领了颍州(今安徽阜阳)、亳州(今属安徽)、罗山(今属河南)、汝宁(今属河南)等地。不出数月,江淮地区诸郡皆被红巾军占领。元廷派军镇压,大多大败而归。至正十二年(1352年),察罕帖木儿率先组织地主武装,纠集当地数百人,号称“义兵”,并与罗山县典吏李思齐组织的地主义兵武装相结合,用计袭破了罗山的红巾军。当时元廷的官军破敌无方,忽然出现了地主武装收复城池,因而朝廷对察罕帖木儿组织地方武装的做法大加赞赏,授察罕帖木儿中顺大夫、汝宁府达鲁花赤之职,并授李思齐为汝宁府知府。自此,元廷颇重视利用地主武装,于河南、淮南等地设立义兵万户府、毛胡芦(乡人自相团结之意)义兵万户府等,免除了当地农民的差役,使他们他们不去响应反贼。

察罕帖木儿义兵在朝廷支持下发展很快,很快就招募了一万余人,自成一军,屯驻在沈丘,与刘福通部的红巾军屡战告捷,并迫使北方红巾军一度处于低潮。

鏖兵中原

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红巾军刘福通等人自砀山夹河迎接了韩林儿,将他立为皇帝,号称小明王,建都亳州,国号宋,改元“凤”,红巾军起义再次进入高潮,汴梁(今河南开封)以南的邓、许、嵩、洛诸府州皆为红巾军所占有。察罕帖木儿驻戍牢(今河南荥阳西北),以遏制红巾军。十一月,刘福通部红巾军北渡孟津,攻破怀庆(今河南沁阳)。察罕帖木儿率军与红巾军作战,红巾军败退。元廷为表彰其功,升任他为中书刑部侍郎,进阶中议大夫。当时驻扎在荥阳的苗军起兵叛元,察罕帖木儿趁夜袭击他们,将他们尽数俘虏,将他们全都驻留在中牟。过了不久,淮西红巾军30万来攻打中牟营,察罕帖木儿率众奋力抵抗,红巾军不能支撑,丢弃了旗帜和盔甲逃走了,察罕帖木儿追杀了十余里,无数的红巾军惨遭杀戮。

至正十六年(1356年),察罕帖木儿升为中书兵部尚书,进阶嘉议大夫。九月,刘福通派遣李武、崔德等为西路军,攻破了潼关,进而攻克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虢州(今河南灵宝东北),扼制崤、函。元朝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答失八都鲁命察罕帖木儿、李思齐前往那里围剿,察罕帖木儿率军西行,乘夜攻取了崤陵(今河南渑池西),再去攻打陕州,然而城池坚固不可攻破,转而攻打灵宝城(虢州),攻破了那里。李武、崔德渡河逃入山西,接连攻克平陆、安邑,察罕帖木儿穷追不舍。李武、崔德回军攻下了阳津,与元军相峙数月,终因不敌退走。察罕帖木儿以军功加封为中奉大夫、佥河北行枢密院事。

至正十七年(1357年)年初,李武、崔德又占领了商州(今陕西商县),攻武关。二月,夺取了七盘,进据蓝田,前锋直抵灞上,进逼陕西行省首府奉元路(今陕西西安),分兵攻同州(今陕西大荔)、华州(今陕西华县)。陕西省台连连告急。元廷急令察罕帖木儿、李思齐、刘哈剌不花等由陕州、潼关前去援救。红巾军遇到察罕帖木儿再次遭到杀戮,余部溃散,越过了南山,转攻兴元(今陕西汉中)。朝廷对察罕帖木儿大加嘉奖,授资善大夫、陕西行省左丞。闰九月,刘福通增派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由四川北上,克秦州(今甘肃天水)、陇州(今陕西陇县),进据巩昌(今甘肃陇西),攻凤翔(今属陕西)。察罕帖木儿先分兵入守凤翔城,然后诱红巾军围凤翔。红巾军不知是计,发重兵来围城,察罕帖木儿亲自率领铁骑,昼夜急驰200里赴凤翔城外,分左右两翼包抄,城中元军开门而出,形成内外合击。红巾军大溃,自相践蹂,被杀者数以万计,伏尸百余里。西路红巾军从此一蹶不振,李喜喜南下川蜀,李武、崔德转入宁夏。 

破贼山西

至正十八年(1358年)二月,山东的红巾军首领毛贵开始挥师北伐,进逼京师。元廷惶恐不安,急征四方兵入卫,命察罕帖木儿屯兵涿州(今属河北)。察罕帖木儿留兵戍清湫(今陕西眉县东南)、义谷(今陕西蓝田西南),屯潼关、塞南山口,以防陕西起义军再起,然后亲自率领精骑急赴河北。

当时关先生、破头潘等所率中路红巾军越过太行山,破上党,攻掠晋宁(今临汾)、冀宁(今太原),陷云中(今大同)、代州(今代县),又派遣军队南下。察罕帖木儿派他的大将关保、虎林赤守上党,关先生等克辽州(今左权),很快被虎林赤击退,关先生等又占领冀宁。

为遏制红巾军南下之势,察罕帖木儿遣兵埋伏于太行山南山的关隘,而亲自率领重兵屯驻在闻喜、绛阳。红巾军果然南下经过南山,遭到了元军的伏击,损失惨重。察罕帖木儿分兵屯泽州(今晋城),塞硫子城(今晋城南),屯驻在上党,塞吾儿谷(今黎城东);屯冀宁,塞井陉口(今平定东),以杜塞太行山通道,致使中路红巾军在山西无法活动,离开山西北上,转攻河北,进军上都。察罕帖木儿进为陕西行省右丞兼陕西行台侍御史,同知河南行枢密院事。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对察罕帖木儿十分倚重,下诏令其守御关陕、晋、冀,抚汉、沔、荆、襄,便宜行阃外事。

夺取汴梁

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刘福通攻破了汴梁,宋政权迁都于此。北方红巾军虽未攻克大都,但东自山东,西至甘肃,北达辽阳,南方江淮、荆楚、巴蜀,所在兵起,势相联结,宋政权势力出现鼎盛局面。察罕帖木儿不得不收缩兵力,于晋、豫交界一带,北塞太行,南守巩、洛,亲亲自率领领中军驻守渑池。当时刘福通的大将周全攻打洛阳,察罕帖木儿从宜阳出动,率精兵自新安全力救援。周全久攻不下退走。元廷进封察罕帖木儿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仍兼同知行枢密院的事务。 [13] 

至正十九年(1359年)初,宋政权各路红巾军出击未达到预期目的,逐渐由盛转衰。当时关先生等中路军攻破了上都,转攻辽阳;山东毛贵为来投奔的淮安赵君用(赵均用)所杀,山东红巾军自相屠杀;西路军李武、崔德一支进宁夏路(今银川)。于是宋政权都城汴梁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五月,察罕帖木儿开始调兵遣将进攻汴梁,亲自率领大军到达了虎牢关,派遣兵马南道出汴南,攻打归、亳、陈、蔡诸州;北道出汴东,征发战船沿着黄河,水陆并下,攻打曹州(今山东菏泽)以南的地方,据守黄陵(今河南兰考东)。又调陕西的兵马,出函谷关,越过虎牢关;山西的兵马越过太行山和黄河,会师于汴梁城下,夺取汴梁的外城。察罕帖木儿亲自驻扎在杏花营(在汴梁城西),指挥各路军环绕着汴梁城修筑营垒,把汴梁围得水泄不通。刘福通起义军屡次出战皆败,外无援军,内无粮草,形势十分危急。八月,城中粮草殆尽,察罕帖木儿与阎思孝、李克彝、虎林赤、关保等大将商议,分门而攻。入夜,元军登城,破关而入,刘福通与数百骑护送宋主韩林儿自东门夺围而遁,元军俘获宋政权的“皇后”及起义军家属数万,宋政权官员五千余人。元军夺取汴梁后,起义军失去河南,察罕帖木儿势力大振,他亲赴大都献捷,受赐御衣、七宝腰带。朝廷以其功劳进封他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兼理河南行枢密院的事务、陕西行台御史中丞。于是,察罕帖木儿以兵分镇关陕、荆襄、河洛、江淮,而重兵屯太行,营垒旌旗相望有数千里之多。他的部队每日修缮车船、兵甲,令军士务农囤积粮食,训练士卒,谋划着大举收复山东。

内部积怨

元军在战场上取得暂时胜利,各军阀之间的矛盾也随之萌生。当时在中原屡与刘福通部红巾军争战的河南行省左丞相答失八都鲁,出身于蒙古珊竹带氏功臣世家,地位在察罕帖木儿之上,但战绩远在察罕帖木儿之下,察罕帖木儿自恃有功,颇为不满。

至正二十年(1360年)二月,答失八都鲁的儿子孛罗帖木儿升任为中书平章政事,又在兴和(今河北张北)一带击败中路红巾军,朝廷命其总领一应蒙古、汉人诸军,便宜行事。战功显赫的察罕帖木儿对年少气盛的孛罗帖木儿内心当然不服。朝廷为避免双方发生摩擦,命孛罗帖木儿守石岭关(今山东忻县南)以北,察罕帖木儿守石岭关以南。九月,孛罗帖木儿遣兵自石岭关围攻察罕帖木儿兵所守之冀宁,旋又退屯交城。十月,朝廷又命孛罗帖木儿守冀宁,孛罗帖木儿派其大将保保、殷兴祖、高脱想要进城,但是冀宁的守将拒不接纳。同时察罕帖木儿派其大将白琐住、陈秉直率领大军前来争斗,却被孛罗帖木儿的部将脱列伯打败。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正月,元顺帝命平章答失帖木儿、参政七十前往劝谕,孛罗帖木儿遂罢兵回到原驻地。但双方结怨已经很深,和解是不可能的。

匡复山东

红巾军各部互相攻伐不已。察罕帖木儿占领汴梁后,得知山东红巾军自相攻杀,决定大举进攻山东。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六月,察罕帖木儿在洛阳召集各路将领,商定发师进攻山东的战略部署:并州军出井陉,辽、沁军出邯郸,泽、潞军出磁州,怀、卫军出白马,与汴、洛军水陆分道并进。而察罕帖木儿亲自率领精锐铁骑,渡过孟津,经怀庆,一面击鼓一面向东行军。 [15]  七月,占领了东昌(今山东聊城)、冠州(今山东冠县)。八月,察罕帖木儿的大军到达盐河,派遣他的养子扩廓帖木儿(王保保)、阎思孝等,结合关保、虎林赤等部,率精兵5万人进攻东平。元军由东河造浮桥渡河,田丰派二万军夺桥,关保、虎林赤且战且渡,元军两败红巾军,占领长清,兵临东平城下。田丰派遣他的大将崔世英等人出战,没有取胜。察罕帖木儿考虑到田丰占据山东已久,军民大多依附于他,于是给他书信说明了顺逆的大道理。当时田丰提兵攻打穆陵关,派人去答复察罕帖木儿:“您如若不相信我归附的诚意,那我暂且不和你相见,我当为你平定山东沿海的各个城池,然后再来见你也不晚啊。”察罕帖木儿听说之后大喜,命田丰为前锋,跟从元军东进,东平的王士诚、棣州(今山东惠民)俞定、东昌杨诚等人全都望风归降。察罕帖木儿根据朝廷的任命进封田丰为山东行省平章。

当时,山东红巾军诸将会聚于济南,决定出兵齐河、禹城以抗击元军。察罕帖木儿分兵三路:北路攻济阳、章丘;中路由察罕帖木儿亲自率领主力攻济南;南路攻泰安益阳。察罕帖木儿中军渡过大清河,与红巾军在分齐大战,元军获胜,进逼济南城。当时北路的元军占据了齐河、禹城,南路元军也传来捷报。益都的红巾军见济南危急,派遣军队前去救援,与察罕帖木儿的大军在好石桥大战,被元军击败。元军乘胜攻围济南,分兵攻取了山东其他由红巾军控制的州郡。元军围攻了济南三月,最后攻克。朝廷进封察罕帖木儿中书平章政事、知河南山东行枢密院事,仍然署理陕西行台中丞。

红巾军失去济南后,仅存益都这一座孤城。益都为宋政权益都行省的治所,原由毛贵任行省平章,毛贵被杀后,众人拥护毛贵的儿子为平章,被称为小毛平章。小毛年幼,无力驾驭部众,并且山东各地的红巾军各自为战。元军攻破山东各地后,各地败退的红巾军全都会集在益都,作最后的拼死抵抗。察罕帖木儿自济南东进围困益都,田丰在益都城西会见了察罕帖木儿。察罕帖木儿命诸军围着益都城扎营,一共数十处,后大举攻城,百道并进。益都的红巾军守军全力拒守。元军又挖掘深沟,修筑起了很长的围栏,引南洋河的水灌入城中。

中计遇害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元军围攻益都数月不下。当时田丰在益都的南门扎营,频频前往察罕帖木儿的大营议事,见察罕帖木儿对待朝廷的大臣非常傲慢无礼,又其施以心术,没有一点忠臣的样子,于是田丰非常生气地说:“我以山东所有的地方来投降你,又为你平定了沿海各地的不肯投降的人,实在是认为你是能中兴大元的人物,如今见你这般样子,实在是和汉朝操纵大权的曹操一样了,你能做曹操,我就不能自立吗?” 

同年六月,田丰与王士诚私谋说:“十五日之内察罕帖木儿一定会出来巡察,我打算椎酿酒,到了那一天,设席邀请他和他随从的各个官员、大小将领,喝酒的时候,你选择一些骁勇之士带着刀,假装成供给他们倒酒的人,两个人夹住他们一人,以击鼓为号,自察罕帖木儿以下的全部杀了。”谋划完成之后,察罕帖木儿在十四天之后的日落之时与随从二人来到了田丰大营。察罕帖木儿出行之前,他的大将以为绝不能去,察罕帖木儿说:“我推心待人,又怎么能谁都防呢!”众将又请求多带力士随从前往,察罕帖木儿也没听从。察罕帖木儿先到了义兵头目王信的营中,再到了田丰的大营。王士诚看见察罕帖木儿轻装简从而来,按照事先商议,带刀入侍。田丰以眼神按时他们退下,他安排的人误以为田丰要他们动手了,转身挥刀砍向察罕帖木儿,砍中了他的肩部。田丰也知道事已至此不可遏制,于是击鼓三通,城中军士都听见了,马上开门接纳田丰的大军,于是他们拥察罕帖木儿入城,城中的人再次推举察罕帖木儿为主以抗拒朝廷,田丰不允许。很快察罕帖木儿就因伤势过重而死。

察罕帖木儿被刺的消息传到大都,朝野为之震动,元顺帝不禁恸哭,中原的妇人小儿都为之流涕。朝廷诏赠推诚定远宣忠亮节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南行省左丞相,追封忠襄王,谥献武。后改赠宣忠兴运弘仁效节功臣,追封颍川王,改谥忠襄,食邑沈丘县。命其养子扩廓帖木儿全部承接其父的兵马,拜银青荣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皇太子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