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渠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7-26 属于: 简明人文地理学辞典

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用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在郑国渠南开凿,故名,也称白公渠。长达二百里,灌田四千五百余顷(约合今28万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唐时自北向南,分为太白、中白、南白,三渠总称三白渠。宋元以后,渠工渐废。其上游历有修改;而下游则仍其旧。清末渠身缺漏,溉田仅二百顷。1930年以后改为泾惠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