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7-26 属于: 世界通史

哈氏发明的珍妮精纺机

这一发明是英国纺织业的革命,继而影响到整个欧洲。

瓦特与蒸汽机

詹姆士·瓦特1736年生于苏格兰,从小就迷恋机械制造,中学毕业后去伦敦学习制造机械的手艺,然后回到家乡的格拉斯哥大学谋了一份仪器修理师的差使。1764年的一天,格拉斯哥大学的一台纽科门蒸汽机模型送到瓦特这里要求修理。瓦特发现该蒸汽机的汽缸和冷凝器没有分开,造成了热能的极大浪费,便租了一间实验室,开始改造纽科门蒸汽机的试验。经过多次实验,瓦特最终完成了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单作用式蒸汽机。瓦特没有就此罢手,而是继续进行实验,用行星齿轮结构把往复运动变成了圆周运动,在1781年获得了双作用式蒸汽机的专利权。他再接再厉,用飞轮解决了转动的稳定性问题。瓦特不间断的努力,将行星齿轮结构改装为曲柄连杆结构,从而使蒸汽机达到了完善的地步。1781年,瓦特提出了5种将往复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的方法,1782年,瓦特获得了“双动作蒸汽机的专利”;1784年,他在新专利中又提出了“平连杆结构”的说法,这使蒸汽机有了更广泛的实用性;1788年,他又发明了离心调速器和节气阀;1790年,他完成了汽缸示功器的发明。至此,瓦特完成了蒸汽机的发明全过程。蒸汽机的发明,使工业革命迅速展开,瓦特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际单位制中以“瓦特”作为功率单位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发明家。

“火箭”号机车复制品 英国

1829年,为了挑选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线最好是机车,人们举行了一次比赛——雷恩希尔选拔赛。“火箭”号主要是由工程师罗伯特斯蒂芬森制造的。同年,英国人制造的“斯托尔布里雄师”号,成为在美国铁轨上运行的第一台机车。

大工厂的车间

随着火车运输的普及,工业化的步伐也加快了,欧洲各地建立起了许多工厂。本图表现的是18世纪20年代英国一个工厂生产车间繁忙的生产场面。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大机器工业阶段的重大飞跃,是世界近代史上继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之后又一次世界性的革命。

17、18世纪,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生产向机器大工业过渡准备了条件。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利润,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促使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完成于19世纪40年代。这一过程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这是因为:首先,棉纺织业是新兴的生产部门,投资少、利润高、资金周转期短。其次,棉纺织业与历史悠久的毛纺织业相比,很少受旧传统、旧习惯的束缚。该行业没有行业组织,也不受行规的限制,采用新技术比较容易。当时棉纺织业比较集中,比如兰开夏的棉纺织业,由于气候、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适合棉纺织工业,这里的棉织业发展尤为显著。

1733年,兰开夏的机械工凯伊发明了飞梭,将原来的掷梭子改为拉绳子,使梭子在滑槽上滑动,既解决了过去不能织较宽织品的问题,又节省了力气,加快了速度,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织布的速度提高了一倍。但是,“纱荒”也随之出现,改进纺纱技术便成为棉纺织业发展的关键。1779年,纺纱工人塞缪尔·克隆普顿改造了水力纺织机,因该机兼有珍妮机和水力纺纱机的优点,像骡子一样兼有和驴的优点,于是人们将其命名为“骡机”。用这种机器纺出来的纱质量有显著提高。

纺织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又使动力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前的水力动力机在很大程度上受地理条件和季节的限制。于是,发明一种打破这些限制、适应性更强的动力机成为工业发展最为紧迫的要求。早在1698年托马斯·萨里夫就发明了蒸汽机筒,用于矿山抽水。1705年,纽科门对该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制成第一台大气压力蒸汽机,利用蒸汽冷却时产生部分真空形成的大气压力作为动能。但该机器不适于作为动力机器普遍安装使用。哥拉斯堡大学的仪器修理工瓦特善于钻研,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他改进的纽科门蒸汽机,比原纽科门蒸汽机耗煤少,且功效提高了三倍。此后他又发明了能普遍使用的高效动力机——复式蒸汽机,因其适用广,被称为“万能蒸汽机”。1785年,万能蒸汽机开始用于棉纺织业。瓦特蒸汽机不再受地理、季节条件的限制,只要有煤作燃料就可以开动,而英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建厂十分方便。因此,该机很快在全国广泛应用于纺织业、冶金业、面粉加工业,大工厂在英国各地纷纷建立起来。蒸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象征,标志着人类社会生产进入了一个机械化时代。为了突出蒸汽机的重要作用,有人将这个时代形象地称为“蒸汽时代”。

机器的大量制造,也使对金属原料的需求量增加。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冶铁和采煤工业的发展。冶铁业是英国古老的工业部门之一。过去一直用木炭作燃料,因而森林资源日趋枯竭。从17世纪中期起,冶铁业衰落,铁产量下降,英国不得不从外国大量进口生铁。1735年,德尔贝父子发明用焦煤炼铁。1760年加装鼓风设备以后,这项技术被广泛采用,有力地促进了冶铁业的发展。1784年,工程师科尔特发明“搅炼法”和冶钢的辗轧精炼法,采用这种方法,既降低了成本,又大大提高了冶炼的效率和质量,使生铁产量在同一时间内增加14倍。采煤和冶铁技术的迅速提高,为其他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蒸汽机的推广和各生产部门实现机械化,对机器制造业本身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迫切要求。18世纪末,英国开始使用汽锤和简单的车床制造金属部件。后来,先后发明了各种锻压设备和钻床、刨床、镗床等工作母机,实现了用机器生产机器。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场手工业被大机器生产所取代,用机器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也建立、发展起来,至此,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9世纪,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延伸到欧洲大陆及世界其他地区。继英国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法国、美国、德国、俄国以及日本,也先后在19世纪中后期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自由资本主义兴起。

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对整个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一,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惊人发展,商品经济最终取代了自然经济,手工工场逐渐被以大机器生产为特点的工厂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制度取得了统治地位。

第二,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保证了资本主义完全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以确立。

第三,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普遍确立起来。社会阶级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最终形成,而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逐渐明显和尖锐。

第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海外殖民掠夺和销售市场,大规模从事交通运输建设,致力于远洋运输网的开拓。全球性的交通网络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第五,工业革命使更多的亚、非、拉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造成了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欧美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亚、非、拉国家进行殖民掠夺的同时,也把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工业技术带到这些地区,使其卷入了工业文明的潮流之中,这些国家也缓慢地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1802年

中国大事记:

浙江云和梅崇桥开始修建。

1806年

世界大事记:

奥地利维也纳皇家爱乐乐团成立。

1807年

中国大事记: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编写完成。

1810年

世界大事记:

哥伦比亚获得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