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宪章运动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7-26 属于: 世界通史

英国国会大厦实景图

英国国会大厦与大本钟相联,建于公元750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的哥特式建筑。

宪章请愿书送往国会

这幅画表现的是1842年人们列队把有300多万人签名的宪章请愿书送往国会的情景。

保守党

英国资产阶级政党,其前身是托利党,全称保守统一党。起初是大地主、银行家的政党。19世纪晚期,许多大工业家加入,保守党变为垄断资产阶级的代理人。1848年,迪斯累里当选保守党领袖,极力整顿和改组保守党,建立全国保守主义与统一主义协会联盟。19世纪后半期,保守党与自由党交替执政。1874年大选,保守党获胜。迪斯累里组阁后,对内取消主仆法,禁止10岁以下儿童做工,成立地方管理部,扩大政府行政机构,并采取收买办法,培植工人贵族阶层,给英国工人运动造成极大的危害;对外则积极执行帝国殖民扩张政策,并向英国人民灌输大国沙文主义和帝国主义思想;廉价收买苏伊士运河股票以控制埃及,并宣布维多利亚一世为“印度女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保守党参加战时联合内阁并维持到1922年,之后多次组阁。

“工程师联合会”会员证

这是一个工业“工程师联合会”的会员证,会员证上一只和平鸽高高飞起。

1837年工人们在伦敦通往伯明翰的铁路隧道口工作的场景

2万名劳动力花费了5年时间,才完成了这条伦敦至伯明翰的200千米铁路的建设。

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的斗争采取了破坏机器的斗争方式,这是因为当时工人觉悟很低,他们还没有认识到造成灾难的根源不是机器,而是资本主义制度。破坏机器运动最早发生在英国,当时称作“卢德运动”。

随着工人力量的增强,特别是觉悟的提高,工人开始认识到团结起来进行斗争的重要性。在英国,19世纪初就已出现工人的组织,并且争取到工人的结社权利,到处都出现工会组织。工会领导了1825年开始的罢工斗争。

工人阶级还用武装斗争去反击资本家的剥削。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宪章运动”。

在1832年的议会改革中,工业资产阶级在工人和劳动人民的支持下,迫使金融贵族和地主贵族作出了让步,取得了部分参政权,工业资产阶级在满足了自己的政治愿望之后,在政治上与金融贵族和地主贵族结成了同盟,共同统治英国。这些事实进一步暴露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工人群众决心进行独立的政治斗争,争取本阶级的政治权利。1836~1848年的宪章运动,就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有了明显提高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

1836年6月,成立了以木匠威廉·洛维特为首的“伦敦工人协会”。1837年6月,该协会拟定了一个争取普选权的文件,即《人民宪章》。提出六点要求:年满21岁的男子均有选举权;秘密投票;按居民人数平均分配选区,每区选派一名议员;每年改选一次国会;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议员领取薪俸。1838年5月,《人民宪章》以法案形式公布后,得到了广大工人群众的热烈支持,全国各地纷纷举行群众集会和游行,坚决拥护《人民宪章》。

宪章运动是一开始就具有全国规模的政治性运动,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成为这次运动的主要力量。1839年2月4日,宪章派在伦敦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定名为“全国宪章派公会”,并通过了全国请愿书,要求实现《人民宪章》。请愿书公之于众后,立即在全国掀起了签名运动,到5月份,在请愿书上签名者多达120万人。

宪章运动开始后,出现过三次高潮。

1839年7月12日,国会否决了请愿书。消息传出后,伯明翰工人举行了起义,各地群众举行罢工和示威,宪章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不久,政府派出大批军队镇压了起义,逮捕宪章派领袖,运动转入低潮。

在1841~1842年经济危机的推动下,工人阶级掀起了第二次宪章运动的高潮。1842年4月12日,宪章派在伦敦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了请愿书,向国会提出申请。除了坚持《人民宪章》的六项要求外,还提出了废除“新济贫法”、取消劳动院、要求政教分离、取消什一税等,甚至提出了取消资本家对土地和生产资料独占的要求。这次请愿书所提出的更为激进的要求,说明宪章运动已经摆脱了资产阶级的影响,具有更加纯粹的无产阶级性质。然而,国会又否决了请愿书,宪章派领导机构号召工人举行总罢工,进行抗议活动。8月9日,曼彻斯特工人首先宣布总罢工,各地工人纷纷响应,罢工席卷全国,但由于政府派军队镇压了罢工,运动再次转入低潮。

1847年的经济危机和1848年欧洲各国的革命运动,特别是法国二月革命的胜利,给宪章运动注入了新的动力。1848年初,全国宪章协会恢复活动,筹备第三次请愿。第三次请愿书宣布,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源泉,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享有优先权,权力的唯一来源是人民。工人群众还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要求。在第三次请愿书上签名的有500多万人,宪章运动形成了第三次高潮。1848年4月3日,宪章派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到国会递交请愿书。政府调集了30万军队,准备镇压工人。4月10日清晨,当成千上万的工人向国会进发时,宪章派的右翼领导人屈服于政府的武力威胁,力劝工人解散回家,请愿书只由几个领导人送交国会,这样致使运动夭折了。随后,政府下令解散宪章派组织,并大肆逮捕宪章派积极分子,宪章运动归于失败。

宪章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它已经不是个别工厂、个别地区的工人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而是全英国的工人阶级共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政治斗争。在斗争中,工人们建立了自己的组织,提出了本阶级的政治要求,把矛头指向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宪章运动是英国无产阶级的第一次全国规模的、群众性的政治斗争,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1832年

中国大事记:

中国学者李明彻逝世。

1833年

世界大事记:

10月21日,瑞典化学家、发明家和工业家诺贝尔诞生。

1834年

中国大事记:

英国舰队向门炮台发起挑衅,遭到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