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纺织工人起义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7-26 属于: 世界通史

哄抢面包店

饥饿的西里西亚工人闯入面包店将其中的食品哄抢一空

正义者同盟

1836年,在巴黎成立的德意志工人秘密革命团体。成立于19世纪30年代,后来有荷兰、匈牙利、捷克、俄国、瑞典、挪威等国工人参加,成为国际性工人组织。其口号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其纲领是通过密谋手段发动少数人起义,建立财产公有的共产主义社会;组织结构是由5~10人组成基层支部,若干基层支部组成区部,各区部归同盟人民议事会领导。同盟章程规定了严格的纪律,凡泄露秘密者处以死刑。同盟与布朗基领导的“四季社”建立了联系,并参加其1839年发动的起义,但遭到失败,致使同盟在法国的活动陷于瘫痪。1848年起活动中心由巴黎转到伦敦。在克思和恩格斯的帮助下,同盟内部逐渐与冒牌的社会主义划清界限,愿意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见改组同盟。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改组大会,正式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19世纪中期的德国工厂

工人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生活条件极差,加之工厂主的极度剥削和压迫,最终导致了工人起义的爆发。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其精神鼓舞了广大工人群众,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形成独立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

19世纪40年代,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作为德国纺织工业中心之一的西里西亚,随着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那里的工人所受的剥削日益严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剥削。40年代初,企业主们为了增强同英国商品竞争的能力,拼命延长工时,大幅降低工资。工人们常年不能维持温饱,劳动条件十分恶劣,大批工人挣扎在死亡线上。在起义以前,西里西亚36000名工人中,有6000人死于饥饿。当时,工人们编了一首名为《血腥的屠杀》的歌谣,愤怒地控诉了工厂主和包买商的吃人罪行。

1844年6月4日,一些工人唱着这支歌经过最残忍的企业主茨支兹格尔的住宅,竟遭到毒打和逮捕。工人们长期压抑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当天就捣毁了茨支兹格尔的住宅。次日,烈火蔓延至另一纺织重地--住有13000居民的朗根比劳。起义织工高唱自己编写的战歌,集中打击工人最痛恨的厂主,他们捣毁厂主住宅、厂房、机器,焚毁票据、账册。普鲁士当局调集军队镇压,起义群众与前来镇压的军警展开了肉搏战。6月6日,普鲁士政府调来大批军队镇压起义。起义失败后,83名起义者被判重刑,数百名工人受到鞭答和强迫劳役及其他惩罚。

这次西里西亚自发的纺织工人暴动,从一开始就一致把矛头指向了私有制,指向了资本剥削。它证明,德国工人阶级已经开始觉醒,带着本阶级独立的要求挺身而出,开始了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英勇斗争。

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中,工人阶级已经提出了独立的政治要求,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要求进行不屈不挠的政治斗争。它标志着在资产阶级和封建主阶级争夺政权的斗争尚未结束之时,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但是,三大工人运动都失败了。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正确的革命理论作指导。当时,工人群众在思想上深受空想社会主义和各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影响,他们对自己受剥削的根源、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求得解放的途径等都缺乏科学的理解。空想社会主义除了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和罪恶之外,对社会发展规律并没有清醒的认识,找不到实现理想社会的阶级力量,因而,不能给工人阶级指出一条真正的解放道路;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则竭力鼓吹社会改良,诱使工人放弃政治斗争,力图把工人运动引向歧途。因此,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并把它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就成了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迫切需要。

1835年

世界大事记:

11月30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诞生。其代表作有《竞选州长》、《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1835年

中国大事记:

慈禧太后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