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7-26 属于: 世界通史

社会的四个等级

这四幅画反映了明治维新之前社会的四个等级最高的是武士,其次是农民,然后是工匠,而所有等级中地位最低的则是商人。明治维新实行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大大提高了商人的地位。

德川幕府

 成员   执政时间

德川家康 1603~1605年

德川秀忠 1605~1623年

德川家光 1623~1651年

德川家纲 1651~1680年

德川纳吉 1680~1709年

德川家宣 1709~1712年

德川家继 1713~1716年

德川吉宗 1716~1745年

德川家重 1745~1760年

德川家治 1760~1786年

德川家齐 1787~1837年

德川家庆 1837~1853年

德川家定 1853~1858年

德川家茂 1858~1866年

德川庆喜 1866~1867年

安政条约

日本被迫先后同美、荷、俄、英、法五国签订的不平等的《友好通商条约》的总称。因签订于安政五年(1858年),故名。1858年7月29日,美国迫使日本签订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主要内容为:日本开放箱馆、神奈川、长崎、新瀉、兵库5个港口和江户、大阪为商埠;美国在江户驻外交代表,在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美国可在江户、大阪两地及各通商口岸等设相当于租界的“居留地”;美国享有贸易自由和领事裁判权;美国的进出口货物实行协议关税。同年8~10月间,荷、俄、英、法相继迫使日本签订了内容类似的条约。这些条约进一步损害了日本的主权,彻底打破了日本的锁国政策。从此日本陷入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条约由于未经天皇批准而签订,加剧了尊王攘夷的活动,导致了安政大狱,至1911年才完全恢复主权。

明治天皇像

生于1852年,是孝明天皇第二皇子,名睦仁。1866年12月继承皇位,第二年实行王政复古。1868年举行即位典礼,并改年号为明治。在他即位初期,日本发生维新运动,建立了天皇专制政权。在他的主持下,日本先后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推出版籍奉还、废藩制县、制定征兵令等改革措施,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摆脱了被殖民的危机。

西洋音乐会

明治维新大搞“文明开化”,学习西方。图为东京音乐学院的学生穿戴上欧洲服饰在举行一场西洋音乐会。

19世纪后半期,继欧洲和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之后,亚洲的日本也出现了一次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全面革新运动。这场以推行资本主义新政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新运动,开始于明治年间,所以史称“明治维新”。

此前,日本是落后的封建国家。在1603年,德川家康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在江户设置幕府,建立了德川家族的一统天下。名义上,首脑是天皇,但实权已落在德川家族的手中。德川幕府实际上对外代表国家,对内主持政府,根本不把天皇放在眼里。

德川幕府掠夺土地,并把土地分封给270家叫做“大名”的封建领主。大名又把领地分割成更小的单位,分赐给自己的家臣--武士。武士一般是职业军人,是幕府将军统治人民的主要工具。“士、农、工、商”被划在武士之下,受到等级身份制度的严格限制。还有30多万被称做“非人”和“秽多”的贱民,被排斥在士、农、工、商之外,过着悲惨的生活。

幕府推行闭关自守政策,不同其他国家建立任何关系。德川幕府以为这样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18世纪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商业资本家为了争得政治上的地位,对幕府制度产生了强烈的不满,而广大的人民群众反抗的情绪也日趋高涨。接连爆发的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严重地动摇了幕府的统治。

正当此时,西方列强大举入侵日本。幕府屈服于列强的炮火,连续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和关税协定。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因为外来廉价商品的涌入而破产。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推翻幕府统治的形势下,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为主体的改革力量组成倒幕派,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倒幕派与幕府之间于1864年开始了武装冲突。

1866年6月,幕府发动讨伐长州的战争。7月,德川家茂突然死亡,德川庆喜继任将军,以举行家茂的葬礼为借口退兵。1867年10月,萨摩、长州、安艺三藩武士在京都召开秘密会议,决定组织联军正式讨伐幕府,并把讨幕计划秘密上奏天皇。10月14日,明治天皇给萨、长两藩颁发密诏,命令他们讨伐幕府。德川庆喜见势不妙,被迫提出了“奉还大政”的请求,表示要辞去将军职位,还政天皇。至此,统治日本260多年的德川幕府在名义上宣告结束。

1868年1月3日,明治天皇出面召开了有倒幕派皇族公卿、大名及下级武士参加的御前会议,颁布“王政复古”诏书,宣布废除幕府制,组织成立新的中央政府。德川庆喜不甘心失败,于1868年1月集合军队向京都进军,结果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伏见被以萨、长两藩军队为主力的政府军击败,4月,德川庆喜走投无路,被迫投降,政府军进占江户,改名为东京,次年3月迁都东京。明治天皇宣布了新政府的施政纲领--《五条誓文》,纲领表达了地主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愿望和决心。接着,明治政府展开了全面的改革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实行“富国强兵”政策,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机构。

第二,变革土地制度,进行地税改革。

第三,贯彻“殖产兴业”,大力扶植资本主义。

第四,大搞“文明开化”,实行教育改革。

明治维新是一次以农民为主力、以资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化下级武士为联盟、以资产阶级化下级武士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了地主资产阶级联盟的中央集权国家,开拓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道路,成为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而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其尚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明治维新的领导权掌握在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武士集团手中,因而使这次革命进行得很不彻底。

明治维新后,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封建因素。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地主阶级始终在政治中占主导地位。这使地主资产阶级专政从一开始就具有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对外大肆侵略扩张的性质,为后来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埋下了伏笔。

1857年

世界大事记:

法国研制出第一台录音的机器。

1857年

中国大事记:

英法联军占领广州。

1858年

世界大事记:

美国的史密斯发明了机械式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