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史——邮递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3 属于: 宋元文明


宋人称“前代邮置,皆役民为之”,宋太祖开始“以军卒代百姓为递夫”。宋邮递制度依快慢分类。金字牌递规定日行五百里,专门传递皇帝御前发下的急件。金字牌用红漆,上有金字“御前文字,不得入铺”。其次是急脚递,再次是递和步递,其速度分别规定为四百里、三百里和二百里。急脚递又简称急递。演义小说、戏曲等给人们的错误印象,是将金字牌误作令牌。其实,金字牌只是最快速传递的标志,但用金字牌传递的御前文字有紧急之意。此外,南宋时又有雌黄青字牌和黑漆红字牌,规定日行三百五十里,也用于传递“军期急速文字”

辽朝为传递紧急文件,铸“银牌二百面,长尺”,其上有契丹字,意为“宜速”和“敕走马牌”,规定“昼夜驰七百里,其次五百里”。宋人王巩《甲申杂记》说:“大辽谓天使为赦例郎君,依赦例,日行五百里也。”

据宋使楼钥《北行日录》上说:“金法,金牌走八骑,银牌三,木牌二,皆铺马也。木牌最急,日行七百里,军期则用之。”此处的“木牌最急”疑为“金牌最急”。大约在金章宗即位之初,仿宋制造红字牌和金字牌,“绿油红字者,尚书省文字省递用之,朱漆金字者,敕递用之”,“日行二百五十里”

在古代的原始交通条件下,各种邮递往往达不到规定的速度。宋孝宗时发布大赦,用金字牌,自临安“至襄阳府三千一百里,合行六日二时,稽十日方至,荆南二千六百四十里,合行五日三时,稽九日方至”

宋仁宗时“诏中外臣僚许以家书附递”,于是“小官下位”也可使用官府的邮递。司马光在书信中说:“光初离并州一驿,曾于递中领所赐书。”朱熹也在信中说:“熹此月二日递中领赐教,即以尺书附递拜答。”都反映了士大夫利用邮递寄信的情况。但当时的邮递速度颇慢,陆游《渔家傲》词描述本人在四川的思乡之情说:“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当时也有以鸽子传递信件和公文。宋将曲端“纵五鸽,则五军顷刻而集”。西夏军在著名的好水川战役中使用了“家鸽百余”,作为信号。

辽宋金代的书信通常有两种体例。一是书简,用散文,即古文书写;二是启,用骈文书写。启往往用于致贺。

宋时朝廷编“邸报”,又称“朝报”,“凡朝廷已行之命令,已定之差除”,都通过邸报“报行天下”。由此又派生了所谓“小报”,又称“新闻”,大致都是胥吏抢先“誊播”“命令未行,差除未定”的事,其流弊则是“以虚为实,以无为有”。宋廷虽屡下禁令,并无多大成效。邸报的传播面较广,如陆游致仕家居,也“观邸报”而了解前方战事,写下了“上蔡临淮奏捷频”的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