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演变逻辑——最伟大的行军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3 属于: 宋元文明


在蒙古人之前,云南曾受过来自汉地的数次入侵。他们大都采取了两条进攻路线。

战国时期,楚国人庄蹻进入云南,成了一代滇王。之后秦代开发出一条五尺道,从四川的宜宾,经过云南的昭通或者贵州的毕节,再从曲靖进入云南的昆明附近。

秦代和汉初,由于云南的中心在昆明,道路的终点大都在滇池,古滇国的首都也在滇池附近。古滇国的历史直到现代,随着滇王墓葬的发掘,以及当年汉代皇帝赐给滇王金印的出土,才从重重迷雾中重新浮现。

汉武帝时,由于张骞在西域听说有一条从四川经过云南进入印度,再去往中亚的道路(现在被称作丝路南道),汉政府开始加大昆明以西的开发,大理和洱海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时,人们又找到了另一条路(称为新道):从成都,经过西昌、姚安,直接去往大理的道路。

唐代时,五尺道已经逐渐衰落,新道反而成了最常用道路。

南宋时期,大理已经成了云南地区的中心。不管是走老道,还是新道,如果要去往大理,在进入大理盆地(也叫洱海坝子)之前,都必须首先经过一个小盆地,也就是现在的弥渡坝子。

在弥渡坝子和洱海坝子之间,有一条小山岭叫定西岭。越过定西岭,就可以进入洱海盆地。

古代大理地区的统治者都知道定西岭的重要性,于是在定西岭下建立了一座城池叫作白崖城。所以,要想进入洱海坝子,必须首先翻越定西岭,如果要翻越定西岭,又要先拿下白崖城。白崖城遗址也是近年才通过考古发掘,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就算翻越了定西岭,进了洱海坝子,仍然不见得能够打下大理。

从定西岭方向进入坝子之后,首先到达的是洱海南岸的东侧。在宋代时,洱海南岸还是一片荒地,大理真正繁华的所在位于洱海西岸的平地上。

洱海坝子是一个不平均的盆地,在盆地中间是叫洱海的湖泊。洱海周长一百二十八公里,是一个形似耳朵的湖泊,南北长,东西短,东西两岸间距只有几公里。由于形状的原因,南北两岸地方很狭窄,且充满了沼泽地。在洱海的东面,也没有平坦的土地,而是直接与山地相接。只有在洱海的西侧才有大片的平地,这里才是南诏和大理的故乡。

宋元时期的大理都城位于现在的大理古城,位于洱海西侧平地上。出于战略需要,古城的位置选得特别有利于防守的一方。首先,古城的东面是洱海,西面是巨大的苍山山脉,这两面被山水阻断,无法进攻。只有南北两面有两条通道可以到达大理城。要想进攻大理,必须首先绕到洱海南面或者北面,再利用这两条通道进城。

但大理国在通道的两端各设立了一个关口。在北方的叫作首关,也叫上关。在南方的叫龙尾关,也叫下关。

如果从白崖城和定西岭方向进入洱海盆地,那么一般会选择南面的龙尾关。但龙尾关并不好攻打,因为从洱海流出一条河(西洱河),把洱海南岸和西岸隔开了,龙尾关就在西洱河的北侧,要想攻打龙尾关,首先必须渡过西洱河。

西洱河与苍山交界的地方,是巨大的悬崖绝壁。从地形上,龙尾关被夹在了东面的洱海、南面的西洱河,与西面的苍山之间,很难攻克。

唐代天宝年间,大将李宓就是越过定西岭,进入洱海盆地后,在攻打龙尾关时,在西洱河边大败。至今,大理的下关区域还有两座巨大的坟茔,分别称作千人冢和万人冢,就是当年唐朝将士的埋骨之所。天宝战争让人们认识到大理是一个非常难以攻打的地方。

如果蒙古人还是按照唐军的线路来进攻大理,那么必须克服好几个障碍:首先,李宓是走从成都出发的新道进入云南,前往大理的,而成都还掌握在南宋手中;其次,经过白崖城和定西岭时必须与大理军队鏖战;第三,如何突破大理在洱海苍山之间的防御工事(龙首关或者龙尾关)?

这三个困难中的任一个都可能决定蒙古人的成败。

但如果仅仅从前人的路线去揣测蒙古人,那就大错特错了。蒙古人并没有选择传统的线路,而是走了一条令人瞠目结舌的天路。

公元1253年8月,忽必烈大军来到了如今甘肃南部的临洮。之前,为了准备这次远征,忽必烈调动了一切资源。蒙古人把各个征服的地方分给不同的宗王治理,忽必烈治理的土地在如今的陕西山西一带。由于山西解州产优质的盐,忽必烈把盐当作报酬付给商人,让他们把粮食输送到嘉陵江上游的军队。为了更充分保证军需,还在陕西凤翔一带屯田积攒粮食。最后,为了筹措经费,他还模仿宋朝和金国发行了纸币。

蒙古人打仗习惯于奇袭,但绝不是偷袭。在临洮,忽必烈派遣了三位使者前往大理劝降。但由于中间路程山重水复,三位使者都没有到达。

大军从临洮出发后,顺着洮水向南,到达了洮州(现在的临潭)。这里的南部有两条平行的大山,分别是迭山和岷山,两山中间部位是那条叫作白龙江的河流,这两山一河阻断了蒙古人的去路。

但在崇山峻岭中,却有一条肠小道穿过了两山一河。在迭山的西部,有一条叫作车坝沟的山沟穿过迭山,顺着这条山沟就可以进入白龙江河谷。

过了江,忽必烈的大军在岷山的达拉沟中做了最后一次集结。这条山沟就因为这次集结被记入了史册。

如果顺着这条山沟继续南走,越过岷山山脉,就会到达川北地区一个著名关口黄胜关,过了黄胜关,有一条小路通往四川西北部的松潘地区。对于现代人来说,松潘地区意味着风景名胜九寨沟,但对古代人,却意味着这是一条通往四川盆地的道路。

这条路大致上与今天人们去往九寨沟和松潘的公路重合。从成都去往九寨沟旅行的人们如果坐汽车前往,会从成都经过都江堰市,再北行经过汶川、茂县、松潘、川主寺,就到了九寨沟的附近。成都平原最重要的一条河叫作岷江,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建在岷江上。古代从四川通往川北、甘肃的道路就顺着岷江直上。如果蒙古人要想攻打云南,把这条路反过来走,顺着岷江向南,进入四川盆地,应该是人们最容易想到的道路。

但蒙古人却并不满足于这条路。实际上,就在达拉沟,忽必烈突然决定,将大军分为三路,向着数千里外的云南进发。

三路大军中,只有最不重要的抄合、也只烈率领的东路军选择了岷江道,在达拉沟与其他两路分开后,东路军从达拉沟翻越岷山,经过黄胜关到达川主寺,沿着这条路到达成都的西面,在都江堰附近,擦过成都和四川盆地的西边缘前往雅安,再顺着如今的成昆铁路线方向行走,顺着人们常用的新道到达云南边境,渡过金沙江后,从云南姚安县去往大理。这条路虽然是最普通最好走的路线,但由于许多地段经过了宋朝国境,并不容易通过。蒙古的东路军看上去更像是一支牵制部队,为了吸引南宋军队的火力,而不是主攻方向。

东路军之外,忽必烈亲自率领的中路军,以及大将兀良合台的西路军,才真正展现了蒙古人的想象力。他们选择了两条对于当时人来说不可思议的道路。在当时人看来,岷江以西横亘着无数的高大山脉,这些山终年积雪,处处是悬崖峭壁,充满了无法逾越的障碍。蒙古人到底从哪里通过,才能不经过四川盆地,直插云南呢?

在现在的四川省阿坝州西部,以及甘孜州境内,有数条巨大的南北流向的河流,除了已经被开发的岷江之外,在西面还有大渡河(以及上游支流大金川)、雅砻江(及其复杂的支流系统)、金沙江。这几条河流在宋代还属于化外之地,但对于早已居住在那儿的羌族藏族人,却并不是不可跨越的天险。特别是大渡河与雅砻江通道,只要顺着河两岸的高山一直向南,就可以与金沙江最终汇合,越过金沙江,进入云南。

忽必烈的另两路大军就利用了这两条通道,穿越在崇山峻岭之中,在山高谷深的川西大地上纵横驰骋,超越了当时人们能够想象的极限。

其中兀良合台率领的西路军在翻越岷山后向西疾行,经过晏当(今天的四川壤塘县)直插藏区,利用雅砻江河谷向南到达金沙江。虽然无法完全复原当时的线路,但整个路线极有可能经过如今的阿坝县、壤塘县、炉霍县、新龙县、理塘县,再擦过稻城北部,进入乡城,翻越大雪山进入云南的中甸(如今称为香格里拉)。从中甸南下丽江,到达大理北郊的龙首关。

忽必烈亲自率领的中路军是主力军,则可能选择了大金川—大渡河河谷向南,经过如今的若尔盖县、红原县、尔康县,沿着大渡河直下金川、丹巴、康定、泸定一带,到达了南面大渡河边的满陀城(又称盘陀寨,在如今的汉源县附近)。从这里渡过大渡河后,沿着安宁河谷的青溪古道一路前行,经过如今的西昌、盐源,进入云南的宁蒗县境内,此时距离丽江和大理都不远了。

一个很有趣的事实是,在现在云南境内,还有一支保留了走婚传统的族群,叫作摩梭人。这个民族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元史》中称之为“摩娑蛮人”。摩梭人现在主要分布在泸沽湖地区,而在宋元时期分布却更加广泛,他们在金沙江流域也有活动。当蒙古大军经过时,摩梭人没有选择抵抗,而是迅速归顺,成了蒙军的帮手。

蒙古大军利用北方常用的羊皮筏子迅速渡过了金沙江。公元1253年十二月,这两路(中路和西路)大军神不知鬼不觉就绕过了南宋控制区域,进入了云南,完成了对大理的进攻集结。

此时的大理已经处于衰落之中。蒙古人到来前,渡过金沙江后,忽必烈按照蒙古传统,不搞偷袭,再次派人要求大理投降,结果使者被杀。忽必烈来到龙首关,大理国王段兴智和权臣高泰祥仓促出战,被击败了,只好退回龙首关和龙尾关之间的大理城,借助地理优势死守。

此刻,蒙古人东路军也赶到了。忽必烈与兀良合台可能驻扎在龙首关,而东路军可能从龙尾关前来。就算三路大军集结完毕,忽必烈仍然没有直接攻打大理,继续采取震慑策略,他派人从北面绕到了苍山之后,在如今的大理州漾濞县境内的苍山西坡,有一条小道可以直上苍山顶。在如今苍山玉局峰和龙泉峰之间,还有一个叫作洗马潭的小池塘,据说就是当年忽必烈翻越苍山洗马的所在。

蒙古人把旗帜立在了苍山顶上,可以俯瞰大理全城,这也意味着蒙古人只要冲下苍山,就突破了龙首关和龙尾关防线,直达大理城下了。

眼见大理失去了苍山天险,大理国王段兴智与权臣高泰祥只好选择了逃跑,大理城门顿开,蒙古人完成了对大理的进攻。

接下来的两年,蒙古人在大将兀良合台的指挥下,以大理为基地,向东和向南横扫了整个云南地区,完成了对云南的直接控制。

到了公元1257年,兀良合台进攻安南,于第二年逼迫安南国王向蒙古人请降。安南一直没有像云南这样进入蒙古人的直接管辖,只是属国状态。但蒙古人已经获得了经过安南的权力,也就可以借道安南进攻南宋了。到这时为止,蒙古人第一阶段的战争以全部实现目标而结束。

在获得了云南之后,如何利用云南攻打南宋呢?这就进入了战争的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