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拼图——畏兀儿不是维吾尔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3 属于: 宋元文明


蒙古拼图——畏兀儿不是维吾尔

唐代的回鹘

蒙古拼图——畏兀儿不是维吾尔

畏兀儿高昌城外景教教堂壁画

畏兀儿的主体是古代回鹘人的后裔,他们原先居住在漠北。840年以后,由于黠戛斯人的攻击,回鹘人被迫四散迁移。其中主要的一支迁到今天山东段南北地区,在那里定居下来。因为其部众一直是回鹘人,所以史称“高昌回鹘”。1130年辽亡后,耶律大石率部西征,高昌回鹘仍忠于辽室,成为西辽的属部。

畏兀儿人是部分现代维吾尔族的祖先,但与现代维吾尔族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元明时代的畏兀儿人是一个固定的概念,只指高昌—北庭地区以五城为中心的西迁回鹘的后裔。所谓五城,一说指北庭,即别失八里,另一说指别失八里、火州、彰八里、仰吉八里和唆里迷五个城市,总之,其地望是“北连沙碛,南抚诸羌”。清代统一回疆是现代维吾尔人形成的主要条件,维吾尔族已经是一个包括畏兀儿人在内的民族了。所以现代维吾尔人还需溯及漠北回鹘。

1208年,成吉思汗击败占据也儿石河(今额尔齐斯河)流域的乃蛮残部,畏兀儿为之震动。畏兀儿突厥人称他们的首领为亦都护,义为“幸福之主”。当时的亦都护巴尔术决心背叛西辽,降附蒙古,本来他们对西辽所置之少监早已不满。1209年,他们将西辽少监斩首,遣使蒙古表示臣服,并发兵击败溃入其境的乃蛮残部。成吉思汗对畏兀儿的使臣优礼相待,但要求亦都护亲自入朝。亦都护服从此令。1211年,巴尔术亲自前往怯绿连河朝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为褒奖他,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他,并允诺畏兀儿首领享有“第五子”的待遇。畏兀儿之地也就进入蒙古版图,成为蒙古可汗的直辖地。

“第五子”的称呼源于巴尔术亦都护,现在看来这是一个极其卑屈的请求:“若得成吉思合罕之恩赐,愿得金带之星装,衮裳之余缕,为第五子而效力乎!”可以说是为了自身之保全,也是为了他的人民免遭涂炭。在畏兀儿后王的铭文上有这样的记述:“由于长生天的保护,伟大的蒙古帝国君主已经注定要统一各民族。”“畏兀儿亦都护率领本国人民向幸运的成吉思汗输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