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简史——靖康之耻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3 属于: 宋元文明

关键词:花石纲/方腊起义

1126年~1127年

宋徽宗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画皇帝,他作为书画家是极其成功的,可作为皇帝却是极其失职的。他排斥正直之士,肆意打击“元祐党人”,任用以蔡京为首的“六贼”等大批奸佞小人,奢华好物,怠弃朝政,最终导致了靖康元年(1127)闰十一月二十五日,北宋的首都开封被金军攻破,立国168年的北宋王朝在风雨飘摇中轰然倒塌。宋徽宗赵佶和他的儿子钦宗赵桓,相继成为金军的俘虏。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污天垢地的大变动被称为“靖康之耻”。

徽宗之昏

元符三年(1100)正月,宋哲宗赵煦去世。由于哲宗无子,兄终弟及,端王赵佶(1082—1135)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元建中靖国,这就是北宋历史上有名的宋徽宗。即位之初,宋徽宗曾经有一番作为,他平反冤狱,选贤任能,反对党争,大有中兴之主的气象。然而随着蔡京出任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成为朝廷首相,徽宗统治下的朝政开始向一个黑暗的深渊滑去。

蔡京出任首相后,在宋徽宗的授意下,打着“绍述”宋神宗改革事业的旗号,开始全面打压元祐党人。崇宁元年(1102)九月,经过徽宗的同意,蔡京将文彦博、光等120位元及元符年间恢复旧法的官员登记为元祐奸党,由徽宗御笔亲书刻石于端礼门,已经死了的削去官衔,活着的一律降职流放。通过详定元祐党籍,正直的官员几乎全部被排挤出朝,而蔡京的同党却步步高升,一举把持朝政。以蔡京为首的这个奸邪小人集团,被时人称为“六贼”,共有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6人。他们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逢迎徽宗的心意,肆意妄为:一方面,引导徽宗尽情享乐,营造艮岳,大兴“花石纲”;一方面,在朝中公然卖官鬻爵,在地方巧立名目,增税加赋,搜刮民财。

崇宁元年(1102),醉心享受的宋徽宗下令在杭州设立“造作局”,这个拥有数千名工匠的皇家手工业工场专门为皇室制造各种奢侈用品,所需的原料、工钱,悉数从民间无偿征取。3年后,醉心于园林艺术的宋徽宗降下旨意,在苏州设立“应奉局”,这个机构的任务是在江浙一带为皇帝搜罗珍奇物品与奇花异石,由此在中国的史书上留下一个特殊的名词——花石纲。为了找到品相奇特的花石向皇帝邀宠,各地官吏如狼似地到处搜寻,不论是在高山峻岭还是在深宅大院,只要有一石一木稍稍值得玩味,便有官府差役在上面做出皇家记号,于是这件物事就成了呈献皇帝的供品。如果它在百姓家中,那么在起运前主人就必须妥善保护,稍有不慎就会被官僚以大不敬的罪名处治。运输时又往往拆墙毁屋,更有贪官污吏借此上下其手、盘剥百姓,为此倾家荡产者不计其数。北宋的花石纲前后持续了二十多年,形成了一场波及全国的大灾难。

中国简史——靖康之耻

《帝鉴图说》之应奉花石·明

宣和二年(1120)十月,在应奉局官吏频繁光顾的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县),世代传习明教的平民方腊不堪忍受官吏勒索,借宗教的名义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方腊自称“圣公”,担任起义军统帅,定年号为永乐,起义将士包着黄色头巾作为标志,旬日之间聚众十余万。几个月之内,方腊起义军就席卷东南地区,得到近百万民众的群起响应。为了欺骗民众,徽宗下了一道罪己诏检讨自己,并下令撤销了造作局和应奉局。于此同时,他将原本准备讨伐辽国、由童贯率领的十几万大军先行派遣到江浙,务求一举荡平方腊“逆贼”。就在方腊起义前后,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也活跃于河北山东、淮南一带。他们打出“劫富济贫”的旗号,在所过之处,诛杀贪官恶霸,将他们的财产分给贫苦百姓,因而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宋江起义军人数不多,却作战勇敢,屡次以少胜多击败宋军,他们转战各地,产生了很大影响。南宋时,说唱艺人以此编出《宋江三十六人赞》的评书,他们的事迹在民间辗转流传,慢慢演变成“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的故事。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虽然最后都被镇压了下去,但他们却给了北宋王朝一次沉重的打击。

宋徽宗得知各地皆被扑灭后,不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地在东京汴梁设置了应奉司,命令各地官员加紧搜刮“四方珍异之物”,为自己修筑美轮美奂、空前绝后的皇家艺术园林“艮岳”。同时,昏聩的徽宗还采纳了辽人马植的献策,准备从辽国手中收复幽、云十六州。

北伐惨败

幽、云十六州,是指五代时期被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华北北部幽州(今北京)与云州(今山西大同)一带的州县。这一地区的丧失,使整个中原门户洞开,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完全暴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之下。从后周世宗开始,中原王朝多次试图收复十六州的故土,然而除了莫州(今河北任丘)和瀛州(今河北河间)两地之外,其他十四州始终没有再次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宋太宗曾对辽国发动过两次大规模的进攻,两次都遭到惨败。其中一次宋太宗御驾亲征,结果宋军大败,在激战中中箭受伤,坐在一辆驴车上狂奔才得以逃生。

进入12世纪之后,北宋一雪前耻的机会似乎来到了。徽宗政和元年(1111),大宦官童贯奉命出使辽国。在其回国的途中,一个名叫马植的辽国汉人向童贯献上收复故土的计策。童贯听到后喜出望外,于是嘱咐马植继续留在辽国,见机行事。三年之后,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因为不满辽国统治者的压榨,于白山黑水之间起兵反辽,几年之内所向披靡,日暮西山的辽国在女真人凌厉的攻势下不堪一击。马植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政和五年(1115)叛逃北宋,得到宋徽宗的亲自接见,欣喜不已的宋徽宗任命马植为秘书丞,赐国姓,从此马植改名为赵良嗣。随后,被虚幻的胜利景象冲昏了头脑的北宋君臣,冒失地做出了与辽国背盟的决定。重和元年(1118),北宋派遣使者马政渡海来到金国,与金人谋求结盟。两年后,北宋再派特使赵良嗣前往金国,商议南北夹击灭辽。经过讨价还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口头答应在破辽以后,宋收回燕京(今北京)一带原属唐朝的汉地,但要将原来付给辽国的“岁币”原额转交金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之盟”。

中国简史——靖康之耻

听琴图·宋·赵佶

《听琴图》是一幅优秀的中国人物画。画中主人公,居中危坐石墩上,黄冠缁服作道士打扮,双手置琴上,轻轻地拨弄着琴弦。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国简史——靖康之耻

汝窑青釉莲花式温碗·北宋

器作十瓣莲花形。以莲花或莲瓣作为器物之纹饰及造型,随佛教之传入而盛行,尔后更取其出泥不染之习性,寓意廉洁,广为各类器所采用。本器状似未盛开莲花,线条温柔婉约,高雅清丽。作为艺术家来说,宋徽宗是艺术史上难得的天才,一辈子最喜汝瓷,是汝瓷发展的最大的开拓者、推动者。他喜欢“雨过天晴云破处”那份内敛优雅的青,从此让汝瓷有了超越任何其他瓷器的独特艺术魅力。汝窑因宋徽宗的爱赏而兴起,随着“靖康之役”而陨落,短短20年时间造就了中国瓷器史上的传奇,是徽宗朝兴衰成败最好的见证物。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宣和四年(1122)三月,15万宋军终于浩浩荡荡地踏上征程,然而穷途末路的辽军在将领耶律大石的率领下仍屡次击败宋军,甚至反击到北宋境内。这时,担任辽国常胜军统帅的郭药师带着8000部属于涿州(今河北涿州)投降北宋,引导宋军再次进攻燕京,结果宋军在燕京城下又被打败。为逃避兵败的罪责,童贯秘密派遣使者前往金营,请求金军出兵燕京。十二月,金军一举攻下燕京,这时完颜阿骨打提出,燕京可以交还,但是北宋需要另外支付100万贯钱财。宋徽宗无奈只好应允,从此北宋每年除了要向金国交纳岁币50万以外,又增加了100万贯的“代税钱”。金军撤走前在燕京城大肆抢掠财物,又把大批居民掳去做奴隶,北宋接收到的只是一座残破的城池和少量衣衫褴褛的百姓,然而就算是这样的“胜利”也让汴京的君臣们得意非常。背叛辽国的郭药师则官拜太尉,获封燕山郡王,镇守燕京。

屡战屡败的宋军终于接收了这些满目疮痍的城市。汴京派遣来的文武官员以解救者自诩,有意无意地将幸存的居民视为异己。幽、云十六州的汉族居民认为自己不但得不到信任,甚至受到北宋驻军的歧视,“北人(契丹人)指曰汉儿,南人却骂作番人”。金军在撤离当地前,大肆掳掠青壮劳力,已在故土生活了上百年的汉族居民被迫随军北迁。这些人固然怨恨入侵的异族女真,但也同样仇视与女真结盟的北宋。几年之后,决定南侵的金军利用北方汉人的这一心态,将他们编入南下的军队。面对滚滚而来的铁骑,拥兵自重的郭药师又一次背叛了自己的君主,成为金军进攻北宋的先导。

靖康之耻

在联金灭辽的过程中,宋军的腐败无能让金朝统治者看在眼中,后者在俘获了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扫清了除西迁的耶律大石外的辽残余势力后,终于决定南下伐宋。宣和七年(1125),金军主力分东西两路南下,东路以宗望为主帅,从南京直扑燕山,西路以宗翰为主将,从大同府攻取太原,一场大战就此爆发。经过象征性的抵抗后,北宋在幽、云地区的守将郭药师率所部投降,摇身一变成为金军南下的先锋。除了太原一城之外,整个北方地区如同摧枯拉朽一般让金人横扫而过,数以万计的宋军哗变、投敌。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到宋徽宗面前,这位艺术家皇帝不但没有着手准备防御外敌,居然宣布退位,让心不甘、情不愿的皇太子赵桓即位,是为宋钦宗。面对敌人咄咄逼人的攻势,开封的满朝文武吓得不知所措,胆怯的宰相白时中、李邦彦两人劝说钦宗南逃,这时主战的太常少卿李纲站了出来,全面负责东京的防务。靖康元年(1126)正月初八,金军抵达东京城下,李纲亲自到城墙上督战,几次打退了攻城的敌人。此时,各地勤王的军队陆续赶到东京,河北、山东义军也奋起抗金,形势对孤军深入的金军极其不利,金军主帅宗望转而实行诱降。宋金和谈刚刚结束,不甘受辱的一支宋军“违约”袭击了金军大营。为了平息金人的愤怒,昏庸无能的钦宗罢免了主战派中的李纲等人,结果金军并没有因而退走。开封上下群情激愤,在太学生们的带领下,上万人来到宣德门外为李纲鸣冤,钦宗只得将李纲官复原职。李纲复职后,金军的嚣张气焰得到遏制。然而直到此时钦宗依旧没有坚决抗战的意志,他不顾群臣反对,最终还是同意了金人的议和条件,割让太原(今山西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州)、河间(今河北河间)三镇,并大量赔款。

中国简史——靖康之耻

三弓床弩(模型)

宋代攻守常用此器,杀伤力极大,标志着古代冷兵器发展的较高水平。

在第一次东京保卫战结束后的六个月,金军再一次大举南侵。靖康元年(1126)八月,金军西路统帅宗翰从云中(今山西大同)出发,东路统帅宗望从保州(今河北保定)发兵。两路大军长驱直入,连续攻克太原、洛阳、真定、中山等北方大城,分别于当年闰十一月抵达东京城下。此时的东京乱作一团,不久前击退金军的李纲已被贬出京师,文武百官意见不一又相互推诿,居然听信了神棍郭京的谎言,找来几千名地痞无赖组成了所谓的“六甲神兵”出城迎敌。结果不但没有打退金兵,连开封的城墙都被金军占领。靖康元年(1126)十二月初二,宋钦宗亲自前往金营呈上降表。这一次和谈,金人的要求比从前苛刻了许多,除割地之外,他们还索要黄金、白银各一千万锭,布帛一千万匹。身陷敌手的钦宗一一答应。两天后钦宗被释放回城,北宋朝廷开始着手筹备金银,更派钦差到河东、河北去交割土地。然而金银筹集工作却不顺利,从靖康元年(1126)十二月拖延到第二年正月,依旧没有凑足金人要求的数量。等待不及的金军将钦宗再次招到金营,然后对随行官员说,他们要将皇帝扣为人质,直到金银如数交出后才能放回。被囚禁的宋钦宗只得下诏,要求宗室、豪族、内侍、僧道、娼优等,务必将家中蓄存的金银全部交出。到靖康二年(1127)正月十九日,东京城内的官吏们总共搜刮到黄金十三万八千两、白银六百万两、绸缎一百万匹。靖康二年(1127)二月六日,金下令将钦宗和徽宗贬为庶民。四月初,满载而归的金军挟持徽、钦二帝和其他四百多名皇室成员,以及拒绝降金的官员、工匠数千人北去,留下了一座残破的东京城,这便是后来岳飞立志要洗雪的“靖康耻”。

中国简史——靖康之耻

夏日帖·北宋·赵佶

宋徽宗赵佶不仅是画家,在书法上也有较高的造诣,他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瘦挺爽利,与他所绘的工笔重彩相映成趣,为后人竞相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