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匡:绿林农民起义的元勋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17-06-20 属于:王匡(绿林军)

王匡,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西汉末年,以他为首点燃了埋葬新莽统治的绿林农民起义烈火,因此,他是绿林军农民起义的元勋。后世把劫富济贫的英雄好汉,都称作“绿林好汉”,可见当年绿林起义英雄的斗争业绩,彪炳千秋。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日趋剧烈,赋税剥削也越来越繁重。加之连年灾荒,农民被逼得无法生存,死的死,逃的逃,惟一的出路就是拿起武器来反抗。从汉元帝时开始,各地农民的反抗斗争常有爆发。到成帝、哀帝、平帝的时候,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社会动荡进一步加剧。这时,外戚王莽登台导演了一出“代汉”的活剧。

王匡

王莽的姑母,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平帝时,她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王莽作为她的娘家侄子,任大司的要职,掌握了全国军、政大权。他于元始五年(公元5年)毒死汉平帝,另立年仅2岁的刘婴做傀儡皇帝,自称“假皇帝”。此后不久,认为羽翼已成,就废掉傀儡,篡夺皇权,

当上了真皇帝,建立国号“新”。因此,史书上称之为“新莽”。王莽是在西汉统治的风雨飘摇中登上皇位的,为了缓和社会危机,他宣布实行全面改制。对当时的官制、币制、租税专卖,以及土地、奴婢等制度,都进行了改革。但他的改制大部分是从《周礼》抄袭来的,不切实际,根本行不通。而改革项目繁多,官吏乘机大肆掠夺,大发横财,使经济受到更大的破坏,社会更加混乱不堪。这种改制,对贫苦农民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天凤四年(公元17年),荆州(今湖北江陵)地区发生了严重饥荒,饥民纷纷逃往山野川泽之地,靠挖掘野菜充饥。由于饥饿的缘故,人们常常发生纷争。王匡与王凤为他们调解纠纷,深得饥民的信任和拥戴。他们被饥民推为领袖,聚集几百人,发动了起义。很快,起义队伍就像滚雪球一样扩展开来,马武、王常、成丹等都率众加入。起义之初,他们专门劫富济贫,以绿林山(在今湖北京山、随县、钟祥三县之间)为根据地,所以称作绿林军。这支义军在当时南方农民起义军中,最为强大。

王莽见绿林军发展壮大起来,就派荆州牧率2万人去围剿。王匡等率众英勇出击,在云社(今湖北京山)县境,大破敌军,歼敌数千,缴获敌军全部作战物资。接着,乘胜攻下云社南边的竟陵(今湖北潜江西北),转攻云社、安陆(今湖北安陆县北)。王匡是这支骁勇善战的义军主将,他率义军越战越勇,越战越强,队伍很快扩大到5万多人。

王匡率军凯旋绿林山后,那里发生了瘟疫,义军死了很多人。经与其他将领商议,决定撤离绿林山,分兵转移。形成了“新市兵”和“下江兵”。绿林军走出深山,发展更迅速,影响也更大了。在进军途中,又形成了“平林兵”和“舂陵兵”。

当时全国的起义军队伍,主要有两支,一支是王匡等领导的南方的绿林军,另一支是樊崇等领导的东方的赤眉军,他们分别在南方和东方作战,客观上起到相互配合的作用。

地皇三年(公元22年)年底,王匡率绿林军主力与下江兵会合,和舂陵兵联合攻打王莽军。把队伍分为六部,采用夜袭方式,先截获敌军作战物资,堵住退路。天亮以后,发动总攻,两面夹击敌军主力。绿林好汉大败敌军,王莽军丧师2万多人,吓破了胆,闻风逃窜。义军于是进围宛城

(今河南南阳)。这支反莽军,此时已拥有十多万人,声势浩大。

随着起义军的发展壮大,建立政权的问题便提了出来。公元23年,绿林军在宛城南清水旁设立坛场,正式推举刘玄当了皇帝,国号汉,年号更始。更始政权建立后,王匡仍然是政权中重要领袖,掌握着军事实权。

根据当时有利的形势,王匡等决定,一面以主力加紧围攻宛城,另一面派出多支队伍,向正北和东北方向攻城略地。王莽闻报,大为惊恐,忙派大司空刘邑、大司徒王寻领兵四十余万,号称百万,前往镇压。守卫昆阳的绿林将士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在敌众我寡,又处于重重包围

的情况下,变被动为主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败敌军,消灭了王莽大量有生力量,获得了昆阳大捷。这一仗,决定了新莽灭亡的命运。与此同时,农民军攻克了宛城。灭莽形势已经成熟。

王匡亲率主力北攻洛阳,又派申屠建和李松率轻骑进击武关。

这时的洛阳,兵力薄弱。王匡等绿林豪杰如猛下山,进军神速,九月就攻克了洛阳,活捉并处死了王莽的太师等。他本想攻下洛阳后,再去支援西进的部队。谁知申屠建、李松一路没有遭遇什么敌军,到武关又有人起事迎接,竟一路顺风,很快到达了长安附近。义军还没进城,长安群众发动起义,打入王莽宫中。王莽逃到渐台,被商人杜吴所杀。申屠建等进入长安后,传献王莽头颅于更始帝。至此,王匡等领导绿林农民起义军,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终于埋葬了新莽王朝。

新莽王朝灭亡后,刘玄先迁都洛阳,后又移都长安。虽然封了王,王匡等绿林首领中不少人仍保有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本色,保持了朴素的作风。进入长安后,王匡坚决打击地主贵族势力,被他们指责为“横暴三辅”。这说明他斗争意志始终没有衰退。

由于赤眉军将领遭到刘玄的冷落。种下了绿林和赤眉不和的种子。后来,为防止部队思乡和散失,樊崇做出了取长安的决定。

正当赤眉大军开始向长安进发时,另一支力量也在觊觎关中。那就是活动在河北刘秀。这时,他已与绿林农民军分道扬镳,派遣所部邓禹军,从东北面向长安步步逼近。

以王匡为首的绿林将帅合军10多万,迎击邓禹,打得邓禹大败,又一次显示了农民军的威力。但是,因为王匡迷信“六甲穷月”不出兵,所以给了敌军喘息整顿的机会。再战时,绿林军战败,王匡等奔回长安。

王匡识透刘玄的为人。

在高陵(今陕西高陵东南)迎接赤眉大军,与之联兵攻入长安。刘玄投降,后被杀。

赤眉军进入长安,豪强地主千方百计藏匿粮食,对抗义军。因粮草断绝,赤眉军最后不得不放弃长安,全军东归。然而,这时已在部(今河北柏乡)称帝的刘秀,却在义军东归路上设下了层层陷阱,致使轰轰烈烈的绿林、赤眉农民起义完全失败了。王匡投降了刘秀的尚书宗广,东行到

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他打算逃走,被宗广杀害。

王匡率领绿林农民军英勇顽强,坚持斗争达十年之久,

推翻了王莽政权,沉重打击了地主豪强。最后他被迫投降,但仍做逃走继续战斗的努力,可惜没有成功,留下了莫大的遗憾。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