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的政治改革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2-08-31 属于: 中华国粹辞典

子产(?-前522),春秋时期政治家。郑国贵族子国之子,名侨,字子产,一字子美。又称公孙侨,公孙成子。郑都新郑(今属河南)人。郑简公十二年为卿,由于平定内乱有功,简公二十三年(前543)执政。鉴于郑国“国小而逼,族大宠多”的局势,进行一系列改革。主要内容有:一、“作封洫”。整顿田间沟、洫,划清田间疆界,并开亩种桑,有利农业生产。二、“作丘赋”。创立按丘征赋的制度。增加国家军费收入,扩大兵源,增强了国力。三、“铸刑鼎”。前536年,把“刑书”(法律条文)铸于铁鼎,公之于众。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向民众公开法律条文,一定程度上限制和打击了贵族的特权势力,加强了法治。四、开放乡校。当时郑国出现在“乡校”议论政事的风气,守旧贵族然明要求毁掉乡校。子产则开放乡校,允许议论执政的得失,以听取“国人”意见。在对外关系上,注意利用时机,积极开展小国外交,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与尊严。子产执政二十多年,他的政治改革,给郑国带来了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