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赤壁:曹操稀里糊涂败了首仗
183
曹操奇袭樊口的命令没有得到真正执行,是曹操自己取消的这个军令,原因很简单:虎豹骑没骑了。
北方的战马到了南方,别说虎豹了,简直连条黔驴都不如,尤其是长江南岸的部队,就是专给这些娇惯的家伙喂那从遥远的北方运来的饲料也不起作用,一匹匹战马先后爬不起来了。
据随军的医官说,牲口不服南方的水土,是饮这长江里的江水饮的——简直是屁话,还能从许都运过清水来饮马?
再后来连随军带来的饲料也没有了,荆州地区的干草,这些战马连理都不理,那就只喂精料吧,反正按原马匹数量配给的精饲料也用不了——战马三成已经送命了一成——谁知这家伙天生就是吃草倒料的玩意,全喂精料倒下的更快!
荆州部队很快成了曹军的主力,人家的战马偏没这么娇贵,生龙活虎的照样“咴咴”的,问题是上面的人没有马精神,荆州军人还是忘不了自己的“解放战士”身份,这样子上了战场?悬!
很快,别说虎豹骑了,就是虎豹战士也开始接二连三地开始病倒,看样子人也开始走起了战马的老路,也开始水土不服起来了,这下荆州部队趾高气扬起来了,大概他们也知道了:下面的战事要指望他们了。
不光如此,就是普通行军也与江北大不一样:江南河网密布,水岔众多,江北的旱鸭子哪见过这般水乡风貌?十几万人行军,那专为游玩赏景用的江南小桥怎能敷用?在曹操这位北方人的作战计划里,估计考虑不到这些客观因素的严重性。
不要紧,曹军的病号可以随时上船,稳步推进还是没问题的,毕竟还有当地的荆州士兵,至于原计划的奇袭樊口?不急着去也就是了,这样慢慢来也不错,这叫:扳倒树摸老鸹!既没风险又手到擒来。
就在曹操一帆风顺、水顺、人畜稍不顺之时,樊口的刘备正是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日。
夏口即将成为前线,关羽仅凭一万水军西上抗击赵俨、程昱的北路曹兵,尤其是另外还有大将文聘的荆州军,那可是在人家自己的地盘上打仗,地理透熟,欲占什么便宜极难。
幸亏前出鲁山的张飞、赵云部不断出击骚扰,那赵俨、程昱不时要分兵照顾长江北岸的曹军,赵俨自己的右翼也不时受到威胁,所以没有全力进军夏口,驻守夏口的刘琦才得以保证各军的后勤必需。
但西南沿长江而来的曹军主力却是在一天天逼近,刘备手上现在掌握的实际上一半是刘琦的荆州部队,战力如何刘备心中无数,而且总数量仅有六千余,一旦在陆上临敌,那曹操的水军焉会坐视不理?只要在刘军的背后一登陆,那这仗就不用打了,刘军想跑掉都难。
惶恐中的刘备现在是盼星星,盼月亮,只盼着东方出太阳!每日翘首东望,关注那太阳升起的地方,希望的是那里出现心中的白帆,那不光是救命的江东水军,还有自己的心理靠山:诸葛亮!
孔明乍到时,关、张极为不服,怎么拜一个后生小子当起了老师?莫非他比我们这些在战场厮杀数十年的人都会打仗不成?刘备向二位解释:“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三国志·诸葛亮传》)
终于,探舟来报:江东水军已经离此不远,舟船一望无际,旌旗蔽日翩跹,大军不知多少,声势动地惊天!
刘备心花怒放,急急下船,一是迎接盟友,二是关心孔明,最主要的是关心江东军的主帅乃何人,与之联手,能与曹操抗衡否?
这是两军主帅的第一次会面,以刘备的身份,论理应当像江东的孙权一样,坐镇暂时的后方,调度全军,与江东军的联络有诸葛亮即可,双方商讨战事由关、张之辈出面才算与江东对等。
可是,非常时期,刘备又哪里顾得上这些繁文俗礼?再说刘备也深知:以自己目前两万余兵力与相对强大的江东军平坐结盟,实力稍嫌不足,弄不好便会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但是,如果加上了一个左将军的身份呢?那便会大大不同了,最起码还没人可以有资格随意指挥汉左将军刘备。
慢!自古有句:好事多磨;俗话说: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在未亲见周瑜之前还是先派员慰问江东军才是,刘备这样做了。
论理周瑜应当回拜刘备才是,谁知道刘备热脸贴了个凉屁股:周瑜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位被曹军追得东奔西窜的左将军,借口军务繁忙,不能擅离职守,你刘备若能屈尊来见么——咱不妨就挤时间满足一下你的愿望!
周瑜素称风流倜傥,大度襟怀,其实风流不过是因为精通音律,又娶了靓女小乔而已;倜傥却是出于同僚政敌程普之口,程普乃随孙坚起家的元老将领,初居小自己一辈的周瑜之下首,内心难免不服,曾数次羞辱周瑜,而周瑜始终不与程普较真,使得程普后来自觉诚服周瑜,并且感叹:“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由此看来,有史书说此公性情孤傲未必是真,但全面分析周瑜的待人接物,却又不同,似乎这大度襟怀用在周瑜身上有些过了,在周瑜的内心深处,普天之下能让他心服口服的唯有一人:孙策!——后来又主动加上了一人,姓名暂时保密,先透露一点:不是诸葛亮。
现在孙策已故去,周瑜便想当然地认为天下第一人非自己莫属了,至于对鲁肃的褒扬,那只是居高临下的夸赞;对曹操他也的确没太放在眼里,只因你还没遇到真英雄,才使曹操竖子成名!什么诸葛亮、刘备,能与我周郎比吗?
甚至就连孙权他也是只当小孩子对待的,公开场合自然毕恭毕敬,为部属同僚做了个优秀典范,但是在只有家人在旁时,估计语气便难得恭敬了。这是从他自己儿子的表现中看出来的:儿子周胤后来甚藐视孙权,持父亲老本,酗淫自恣,屡教不改。孙权无奈将其治罪,若不是尚念与周瑜之旧情,早就砍掉了这小子的脑袋。
现在的刘备的确没有摆左将军架子的资格,立即屈身登舟拜访,双方客套之后当然接触来访的实质问题:你带来了多少兵力?
周瑜如实相告:“三万人!”刘备不由脱口而出:“恨少。”周瑜傲然相对:“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资治通鉴》)
话说到这份上,便是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了,刘备欲见那印象颇佳的鲁肃也被拒绝,理由还是那句:“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这周瑜如此之气量,怎称旷世之才?倒有些小人得志的味道了。
周瑜态度虽然傲慢,但具体军情还是要平等商议的,毕竟他指挥不了刘备的陆军,而曹操布置在江南的部队,是周瑜的心中大忌,这点上还是不得不依靠平原作战经验丰富的刘备。
那刘备何等心胸?当然不会把周瑜的语言、态度放在心上,内心其实早已认定这表面光鲜的周郎决非自己对手,日后一旦两家生事,尽可以玩其指掌之上,一顶高帽、几口米汤便能使之就范。
于是刘备便表示自己愿为前部,首先于江南出击西上,迎击曹操的江南部队,只是要请江东军掩护自己的侧背,若能再增援些生力军,那当然更好。
具体到了作战,周瑜之心胸的确能称得上襟怀大度,大事上周瑜毕竟不糊涂,当即表示不但可以配合掩护,并且可以抽出五千精锐步兵,直接支援刘备行动。
刘备告辞下船,诸葛亮当然也随同回去协助布置军务,这次诸葛亮圆满甚至可以说是精彩地完成了出使江东的任务。
这是孙、刘两家联军对曹的第一战。
时间:次日。
地点:赤壁。
战役目的:击溃曹操的江南陆军部队。
184
战局大势:曹操指挥着水陆三军顺江东下(严格说是东北);刘备率领着孙刘联军溯江西上;周瑜于水路掩护江南之陆军侧背。双方马上就要迎头相撞于赤壁了!
曹操最近很郁闷:大军东下,陆军不顺利,水军也不那么平静。别看顺风顺水,可是部队并不能扯帆顺水疾行,水军单独前出去干吗?当作“海军陆战队”攻打夏口城去吗?
长江中的舟船主要是用来承载大军辎重,那么水军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这些辎重,一旦有失,全军必败无疑,反过来,对敌人江东水军来讲,也是如此。
所以,水军虽然不能代替陆军去攻城拔寨,但实际上关乎着全军的命脉,与其说对江东最后的决战免不了在水上,还不如说双方的生命线是在水上更准确些。
从荆州军手里成功接收了千余艨艟斗舰,当然也包括那上面操舟驶船的士兵,可是对这些降卒却难以无限制的信任,曹操一开始采取了部队混编的做法。
一经试验性训练,发觉不行:北方的士兵在战船上几乎是个累赘,大江风浪一起,便只能坐在船板上,而且一只手还要抓紧身边的固定物,否则连坐也坐不住。
一天过后,麻烦更大了,曹军竟成了荆州水军言谈的笑料:大部分士兵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晕船现象,战船上被呕吐得到处狼藉,这样子还怎么作战?这些陆地上的勇士到了水上,几乎全变成了需要护理照顾的病号,曹操无奈只好将这些陆上猛虎撤了下来,战舟上又成了清一色的荆州水军。
江南部队的曹军病号被撤到了战船上当了乘客,可是这些乘客很快就享受不了这种优厚待遇了,还是这讨厌的风浪使这些病号增添了晕船之苦,曹操只好将他们送到后方营寨休息将养。
虽然这样一来进军的速度减慢了许多,但大军毕竟还是在顽强地向前推进着,只不过前锋换成了荆州降军,原来强悍的曹军反而沦为了被保护的对象,只能跟在荆州部队后面行军了。
沿长江南岸西上的孙刘联军提前到达了赤壁,负责前敌指挥的刘备下令停止前进,据探马来报,曹军前锋已经离此不远,再往前走两军就要迎头相撞了。
诸葛亮在一个江湾之处上了周瑜的帅舟,江南的头一次陆战,刘备军的右翼依赖于周瑜水军的保护,对于双方首次配合作战,诸葛亮实在放心不下,只得亲自出面负责双方的联络工作。
统帅水军与曹军初战的周瑜对这时的诸葛亮还没有兴趣关注,双方年龄相差了七岁,实战经验上,几乎可称身经百战的周瑜更有资格看不起这几乎还没见过真刀实枪作战的诸葛亮,更不用说大江之上的水战了。
周瑜在赤壁稍前的一个大江急转向北的地方抛锚驻舟,周瑜的水上作战经验老到:江水有此急弯,那顺流而下的曹军战船便会将自己的船侧暴露给江东水军,江东战船横向侧击,曹军便几乎无法防守。另外,这个位置已足以封锁此时的长江南岸,必要时战船上的士兵还可以对南岸的刘军实行登陆支援。
刘备停军于赤壁不前主要是为了休息士兵的体力与骑兵马力。曹军已临近,刘备把千余骑兵布置在了部队左翼,此地左高右低,地形狭窄,大军无法展开,这样曹军数量上的优势便无从发挥了。
对于行军中的曹军,刘备实施的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战术:弓弩坚守住正面,骑兵迅速突破敌之右侧,正面步兵趁势掩杀,曹军受地形所限,无法迂回,自己的右翼有江东水军掩护,所以全军尽可以集中左翼,将曹军之前锋赶向长江。
为什么不采用伏击的战术?这便是受江南的地形所限了,江河网密集之地,大军不易隐蔽设伏,小部队设伏,弄不好就会被敌方反咬吃掉。刘备有限的兵力只能集中使用,无力也不敢分散使用。
此战刘备的目的不在于歼敌多少,而是欲趁曹军行军疲乏,一举打掉曹军的士气,止住曹军推进的势头,联军便算成功,然后再临江立寨据守,其余的就要看周瑜的水军表现了。
曹操本人现在江南的军中,他自己也有点受不了战船的颠簸,探骑一来禀报前方赤壁有敌军结阵据守,而且打的是江东军的旗号,曹操便决定还是使用荆州军打头阵,他们与江东军缠斗多年,可算知己知彼,等磨掉江东军锐气之后,再由曹军出动突破,初次与江东军交手,曹操也不得不谨慎一些。
赤壁的江面上,前锋也是荆州水军,那率领荆州水军的蔡瑁、张允两位水军都督都是水战的行家,从一发觉江东水军驻锚于赤壁附近江水转弯之处,便急令大军落帆回撤:此等江流水势,不利于战舟结阵,一旦被江东水军横流侧击,最前方的战船连回救都不可能,水面作战决不能在这种江面上开打。
这下周瑜欲以水军首战胜敌的想法便自然落了空,见曹操的水军回守,周瑜当然也不会傻到舍此地利前出挑战,便吩咐就此结水寨相持,首战也只有看那刘备的了。
遗憾之余,周瑜却也不愿意就这样观战,便传令集中三千步兵,做好下船作战的准备,一旦赤壁刘备战事顺利,即刻登陆参战;如联军不利,则负责掩护联军撤上战船。
诸葛亮见周瑜布置得如此井井有条,也不由暗暗点头:看来这周瑜绝对非浪得虚名之辈,曹操这次碰上了对头!
185
被赋予大军前锋重任的荆州部队现在有些趾高气扬。俗语说得好:“好钢用在刀刃上!”眼下曹军的刀刃是荆州部队,还能不是好钢么?
虽然以往对江东军作战败多胜少,但荆州人历来不秫江东军,由于江东军的鼻祖孙坚是被荆州轻松干掉的,所以荆州在对江东作战时反而有一股莫名的荣耀感,至于己方的黄祖刚丧命于江东人,大家一般总是尽量不去想它的。
没有谁愿意承认自己曾做过大量灭绝人性的事情;谁的回忆录里也难得出现作者坑、窃、拐、骗的现象;就连马路边、公园里摆龙门阵的那些老者,一般也是对年轻时“过五关、斩六将”的事情津津乐道,少有提自己“败走麦城”的时刻。
荆州军——不,现在应该称曹军——威风凛凛地扑向了赤壁的江东军,直到临近至一箭之地,大家突然恐慌了,无不暗骂主帅曹操忽悠部下:前方的结阵哪里是什么江东军?大旗上分明看见的是一个“刘”字——是左将军刘备!
那刘备是什么人?在荆州几乎家喻户晓啊,曾反徐州、杀车胄、斩蔡阳,威退曹操,智歼夏侯惇,活捉夏侯兰,长坂坡赵子龙单骑救幼主,张翼德一声暴喝震晕五千虎豹骑,更不用提关羽百万军中独骑单刀刺颜良,连曹操的命都是人家救得的!你曹操不敢惹,让俺们来当冤大头来了?哥们儿也不是天生傻哥,腿长在自己身上!
前方负责突击的轻骑一犹豫,后面跟进的大部队便一下挤成了堆,战场信息传播最为迅速,人嘴如同互联网,口口相传胜似扩音器,曹军的荆州前锋几乎同时听到了一个消息:前面是左将军刘备的十万大军布成的口袋,正等着我们去钻呢!
后面的曹军主力涌了上来,可是道路狭窄,前面的空间被前锋密密麻麻地挤满了,连看见敌人都不可能,这仗还没开始打,怎么自己的部队先乱了?准备先以弓弩部队阻击一下曹军势头的刘备也纳闷了:对面的曹兵是在玩啥新战术?怎么只听见战鼓响,不见人过来呀?好像在等待什么——也不大像,对面旌旗混乱,队不成列,这哪里是曹操指挥作战的风格?
不管怎样,先出动左翼骑兵试探虚实,本来是留作关键时刻突击用的。后发制人的方略用不上了,现在只能自己先下手。
刘备令旗挥动,千余骑兵出击了,随着刘备的手势,孙刘联军的步兵大阵也开始缓慢前移,弓弩兵开始引弓搭箭,刀牌兵开始用单刀有节奏地敲击自己的盾牌,没有人呐喊,还没到时候。
看见对面刘备的骑兵扑来,曹军本来已经混乱的前锋立时爆炸了,没有人起抵抗的念头,可是狭窄的地势使逃跑也变得极难,身后是曹军的大队主力,刘备的骑兵是从右前袭来,大家只能本能地向左边的江边跑去,那里有自己的水军,是条活路。
前锋瞬间溃散,使曹军步兵一下面临轻骑的袭击,地势不容结阵,当刘备军骑弩袭来时,曹军开始慌乱了。
不过将士们毕竟历经无数战阵,以弓弩阻击、刀牌防护、长枪前出,这些对付骑兵的基本战术动作还是娴熟的,刘备的骑兵对曹军右翼的威胁并不大。
正面刘军的步兵战阵步步逼近是最大的压力,数万混乱的荆州部队几乎成了敌人的前锋,开始涌动曹军自己的主力,使得曹军开始无奈地步步后退。
其实大部分荆州士兵还是都退向了江边,这使得战船上的周瑜大为震撼:这刘备军的战力如此强悍:对名震天下的曹军竟然如同摧枯拉朽一般,以前倒是小瞧这位大耳朵了!
尤其是看见刘备将自己配备给他的五千精兵布置于战阵后方,周瑜不由感叹:这刘备的仁义的确名不虚传,战场指挥也令人刮目,简直有点艺术化了,不明白他那长坂坡之战是怎么战败的?
看见江边涌来了曹军大量的溃兵,周瑜及时的下令:出动所有轻舸,搭载准备好的步兵登陆南岸,围歼曹军!
长江中的巨浪卷上了江岸,溃败的荆州前锋突然发现不是自己的战友,而是索命的江东军!大惊之下,回头向自己的主力部队卷去,登陆后的江东军尾追掩杀,竟如同驱赶着一群野马扑向了曹军主力!
正在被刘备逼得节节后退的曹军这下遭遇了大劫!有组织地退守一下被自己的部队给冲破了防线,后方曹操的军令开始传不到前方,就是传到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了,曹军全面的溃败开始!
刘备做梦也没预料到战势会如此发展,今天遇到的曹军竟如同纸糊的一般,厮杀多年的刘备对战势变化甚为敏感,当然不会放过如此歼敌良机,立即传令:鼓角齐鸣,全军出击,击杀曹贼者赏万户侯!——不知刘备自己食邑几户?
长江的水流向东去,南岸的人流向西卷;
江中浪打浪,岸上人杀人;
江流似在呜咽,人流像是疯狂;
大江东去,浪淘不尽人类之千载羞辱,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生命之万般凄凉;
杀人的威风,被杀的可怜;他日角色再互换,其实大家都可怜!所以说:青史从来血涂红!
数万大军一旦溃败,恰如一江止不住的水流,偶尔出现几座抵抗的礁石,也立即被淹没得无影无踪,曹军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后面的刘备、周瑜联手追杀,如狮虎赶群羊——曹军也尝了一回做猎物的滋味。
江北的曹军势力再强,也只能望江兴叹,但大江中庞大的曹操水军却不能冷眼旁观,凡是能靠岸的小舟紧急出动,接应曹操及溃兵上船。孙刘联军毕竟数量有限,曹军主力终于撤到了江中舰船之上,几经周折,江南的曹军全部撤到了江北乌林,从此双方开始了赤壁之战的一个新的阶段:隔江相持阶段。
但此时的周瑜心情反而更加沉重了,因为他又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可怕对手!一个他不得不佩服的将来之敌人——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