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闲人不闲,为成功时刻做准备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1 属于:张居正

  •    身在职场,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残酷的淘汰,我们总有着或多或少的无可奈何。也许自己满腹才华,却毫无用武之地,在一个有名无实的职位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面对这种"郁郁不得志"的情况,很多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或事事抱怨,牢骚满腹;或接受现实,安于现状;或愤然离开,另谋出路。难道对于竞争,我们只能默 默接受吗?难道对于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吗?

      不!成功的人,永远不会这样甘于平庸!他们在未成功前,都有着一种追求忘我的工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他们总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挑战自己。

      所以,最正确的选择就是潜心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使我们抓住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成为"幸运的宠儿"。

      要知道,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如果自己确有才华,就要学会等待机会。明代的"国器"——张居正,就为我们做了最好的示范:张居正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不仅机巧善谋、处世有方,而且善于积累、善于总结、善于等待。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登上了科举的最高台阶,跃登门,进士及第。从此,开始其漫长的仕途生涯。

       按照常规,新科进士必须有一个见习的过程,张居正也不例外,被分配到翰林院担任庶吉士。论品级,翰林院只是个五品衙门,但因为涉及参与国家大事、盛大庆 典以及各式文件的起草,成为国家大员的参谋部和储备军,是所有士大夫们进入内阁的必经之路。张居正成为人人羡慕的庶吉士,虽然没有官品,但前途可谓一片光 明。

      因为庶吉士是个闲职,闲暇时那些新科进士或沉醉在歌台舞榭,或痴迷于吟风弄月,倒也轻松自在。可是,身处权力的中心,也免不了奔 竞趋迎,争名逐利,向高处攀升。这时候的张居正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选择了独善其身,倒不是因为他有多么清高,而是因为舞文弄墨的生活并不是他的志向所 在。张居正入选庶吉士后,在重视经邦济世的徐阶的引导下,努力钻研朝章国故。在清闲的时间里,他更多的是闭门谢客,攻读历朝典章制度,思考救国兴邦之道。 这为他日后走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期满后赐编修的惯例,张居正后来被分派担任翰林院的编修。在他担任翰林院编修、忙于撰 写史书之时,仍然不忘关注现实,剖析政务。为了做到"足不出京城而能知天下事",他总是找机会向别人打听各地的山川形势、风俗民情以及民众好恶。如果听说 有官员从边塞或地方巡视归来,他常常提着饭菜前去探望,在与这些官员边饮酒边聊天的时候,详细询问当地的情况。回家后,他便一一追记在案,进行归纳整理, 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为此,他常常挑灯写作,彻夜不眠。

      初登政坛的张居正虽然并无大作为,但雄心勃勃的他却是"位闲人不闲",自他步入政坛后的第一天起,他就在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昏君如,权臣似鹰,他张居正怎会甘心就做一只任人宰割的子呢!

      就算是在他三年的休假中,张居正也是始终保持着学习的姿态,不断积累。

       作为休假的官员,张居正回乡本可不必下田劳作的。但为了体恤民情,他毅然身体力行,在家乡亲自下田,种竹植树,与老农切磋农艺,同悲共欢。看着在田间辛 勤劳作的老百姓,看着本是富庶之地的荆州如今这样凋敝,张居正为朝政的安危感到忧虑。在和家乡父老的聊天中得知在成化、弘治年间,"民各安其乡里,亲爱长 吏",尚能称得上安居乐业,法度严明。可是,在这以后情况大变,那些豪强权贵以权扰法,霸占农民的土地,并且把赋税转移到老百姓身上,那些农民不仅没有农 田种地,而且还要为那些有钱人出力出钱,沉重的压力让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这段经历对他后来的改革有着重要影响,并奠定了新政的民本思想。

      此时的张居正身在山林,但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官员的职责和治国安民之道。经过休整、反思和对农民疾苦的考察,张居正对消除社会弊端已有深思熟虑,心中重新燃起了一股报效朝廷的热情。

      张居正的耐心和智慧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这种"位闲人不闲"的精神和态度更为他将来成功执政和进行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想要成为像张居正那样成功的人,我们必须理智积极地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万万不可怨天尤人。

       身在成功的始端或者途中面对困难,很多人总是以非我力可达而放弃。一般而言,这种人只能平平凡凡而不能有所作为。就如一张白纸上点一个黑点,如果问这类 人在白纸上看到了什么,答案肯定是只看到了一个黑点。可是,白纸的空白部分那么大,黑点那么小,为什么只能看到黑点,而看不到空白的部分呢?所以说,怨天 尤人会让人变得盲目,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有大作为呢?

      我们身在职场,很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被"雪藏"在一个有名无实的职位上,满腹才华得 不到发挥,晋升似乎总与自己擦肩而过,在煎熬苦闷中度日如年。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我们必须冷静下来,把心态调整好。虽然我们暂时无法身居要职,无法实现 自己的目标,但我们的才华依然还在,我们的梦想依然还在。只要我们坚定自己的理想,只要我们耐心等待,我们总会得到盼望已久的机会。

      所以说,无论我们在职场中遇到什么困难,身处什么位置,我们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能因为暂时的不得志就搁浅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要知道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想要成功,就要学会用耐心和智慧去应对逆境。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一步登天,那些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功的人都会像张居正一样——位闲人不闲,不断学习和积累,时刻为成功做准备。

      历史证明,生活绝不会辜负一个辛勤的耕耘者。一个人想要发光发热,就要不断高速运转。只有坚持自己奋斗的方向,我们才有成功的可能。如果怀才不遇,我们不仅不能泯灭自己的志气和追求,更要激发自己的韧性。

       我们认识游本昌是从电视连续剧《济公》的播出开始的,可早在三十多年前,游本昌就已投身演艺事业了。少年的时候,他就精于模仿,热爱表演。凭着良好的表 演天资,他被保送到上海戏剧学院深造,并在大学毕业后极其幸运地进入中央实验话剧院。本以为迎接他的将是似锦的前程,不料却是三十多年的默默无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