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黑痘病

葡萄黑痘病又称疮痂病,俗称“鸟眼病”,是我国葡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广,沿海地区、长江流域等地发生普遍而严重。

症状

主要为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幼果、叶片、叶柄、果梗、嫩梢等。黑痘病从萌芽到生长后期均可发生,春夏季为害严重。幼果染病初现深褐色圆形小斑点,后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呈灰白色,上生黑色小点,边缘具紫褐色晕圈,似“鸟眼状”,病斑多时可连成大斑,后期病斑硬化或龟裂,病斑局限于果皮而不深入果肉。叶片染病,出现疏密不等的褐色圆斑,初病斑中央灰白色,后穿孔呈星状开裂,外围具紫褐色晕圈。幼叶染病,叶脉皱缩畸形,停止生长或枯死。新梢、枝蔓、叶柄或卷须染病,初呈褐色不规则小短条斑,后变为灰黑色,边缘深褐色或紫色,中部凹陷龟裂,严重时嫩梢停止生长,卷曲或萎缩死亡。

病原和发病规律

病原属半知菌类真菌[Sphaceloma ampelinum de Bary],称葡萄痂圆孢菌。有性态为Elsinoe ampelina(de Bary.)Shear,属子囊菌门真菌,称痂囊腔菌,我国尚未发现。

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及萌发适温24~26℃,菌丝生长适温30℃,最低10℃,最高40℃。潜育期6~12天,24~30℃时最短,超过此温限,病害发生受到抑制。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新梢和卷须的病斑上越冬,翌春气温高于2℃,高湿持续24小时以上,从菌核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助雨水传播到葡萄绿色幼嫩部位,在水中分生孢子产生芽管,迅速固定到基物上,萌芽后引起初侵染。侵染速度与气温有关∶12℃潜育期7天,16.5℃潜育期5天,21℃潜育期3天,该病发生适温24~26℃。在葡萄园地面的染病僵果也可形成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远距离传播靠带菌苗木或插条。该病在雨水多、湿度大地区为害重,果园低洼、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或偏施氮肥易发病;葡萄幼嫩组织,如嫩叶、穗粒或新梢,在生长初期幼嫩阶段易感病。葡萄穗粒长大,枝叶长成后则较抗病。华南地区3月下旬至4月上旬,葡萄开始萌动展叶时,病害开始出现。6月中、下旬,温度上升到28~30℃,经常有降雨、湿度大,植株长出大量嫩绿组织,发病达到高峰。7~8月份温度超过30℃,雨量减少,湿度降低,组织逐渐老化,病情受到抑制,秋季如遇多雨天气,病害可再次严重发生。华北地区一般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6~8月高温多雨季节为发病盛期,10月以后,气温降低,天气干旱,病害停止发展。华东地区于4月上、中旬开始发病,梅雨季节为发病盛期,7~8月份高温干旱,病情受到抑制,9~10月份如秋雨多,病情再度发展。

防治方法

①清洁田园。秋冬彻底清理园内残枝病穗,刮去老皮,集中烧毁。②加强管理。结合夏季修剪,细心剪除病枝、病叶、病果,减少再侵染;合理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以增强树势,防止徒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等是防治该病重要措施。③药剂防治。早喷药,巧用药。葡萄开花前或落花后及果实至黄豆粒大时各喷1次药剂,可选用50%使百克或施保功乳油1000倍液,或1∶0.7∶250倍式波尔多液,或20%克菌胶悬剂400~500倍液等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防治3~4次,注意交替或混合使用。④果穗疏粒以后,及时套袋,采前20天摘袋,促果实增糖上色。

葡萄黑痘病为害幼叶,初发小斑点

葡萄黑痘病病斑沿叶脉串生(叶片正面)

葡萄黑痘病为害叶片形成的大型病斑,引起叶片萎缩枯死

葡萄黑痘病病斑沿叶脉串生(叶片背面)

葡萄黑痘病为害叶片,后期病斑穿孔

新梢、枝蔓、叶柄、卷须发病症状

果穗严重受害状

葡萄黑痘病为害果实,后期果粒上病斑中央呈灰白色

上一篇:葡萄白腐病 下一篇:葡萄褐斑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