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辽国女主萧太后
萧太后是辽国历史上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在辽国九帝二百零八年的历史中,她在其政治、经济舞台上,整整活跃了四十个春秋。在这四十年里,为辽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她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堪称契丹女皇。
萧太后,名绰,又名萧燕燕,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
萧燕燕出生于辽穆宗应历三年(953)五月,其父萧思温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驸马都尉,其母是长公主吕不古。萧燕燕自幼聪明过人,天慧早开,喜爱读书,且 性格坚强。由于萧思温没有儿子,将这个女儿视其为掌上明珠,加上她出众的容貌与过人的智慧,因此萧思温对萧燕燕寄予厚望。
据说,父亲 萧思温一心一意要给她找一个好婆家,嫁一个如意郎君。在反复斟酌下,他准备把这位宝贝女儿嫁与韩德让为妻。韩德让出生于玉田韩氏家族,父亲韩匡嗣深得耶律 阿保机和他的皇后述律氏的器重,被当成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荣宠可见一斑。韩德让本人自幼喜读汉文典籍,文韬武略名冠一时,志向远大,仪表不凡。对于这门亲 事,萧燕燕也是充满期待的。她曾写藏头诗给韩德让:"愿作冰轮月一盘,结伴乘风环宇间,良辰美景早当现,缘何不见彩云缠。"表达了愿结良缘的期望。
辽穆宗嗜酒如命、性格残暴,常常为一些小事将大臣、近侍随意砍杀。辽应历十九年(公元969年)二月,辽穆宗带着萧思温等亲信大臣前往黑山(今内蒙古巴 林右旗岗根苏木境)打猎。就在当时的一个夜晚,喝醉酒的辽穆宗遭到不堪虐待的侍役们报复,被近侍等六人刺杀。事情发生后,随同前往狩猎的侍中萧思温当机立 断,立即伙同南院枢密使高勋和飞龙使女里等率精锐甲骑千余,拥立辽世宗的次子耶律贤为帝,是为辽景宗。
辽景宗登基后,拜萧思温为北院 枢密使兼北府宰相,委以军政大权;同时,为了报答他的拥立之功,辽景宗特别提出要选他的爱女萧燕燕为贵妃。这时的萧燕燕只有十六岁,但早慧聪明,美丽动 人。就这样,萧燕燕没有成为韩德让的妻室,反倒入宫成了辽景宗的妃子。不久,萧燕燕就被册封为皇后,尊号承天皇后。
南院枢密使高勋和 飞龙使女里,都是景宗称帝前的亲信,他们对萧思温女儿封后,并因为女儿而执掌朝政妒恨交加。保宁二年(970)五月,景宗前往阊山(辽宁阜新)行猎,萧思 温随行。高勋和女里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合谋命人前去行刺。萧思温猝不及防,一命归西。父亲的死,使年仅十七岁的小皇后萧燕燕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如此残酷 的权力斗争,使她的政治阅历迅速成熟。没有了父亲的帮助,却有丈夫的支持,她开始发挥自己的才干,协助景宗治理国家。
当时的辽国,经 过了穆宗十九年的残暴治理后,国势已日渐衰微。朝野上下人人思治,对世宗、穆宗时内乱不断、政务不修的政治局面十分厌倦。面对混乱的局面,景宗也想励精图 治,将国家扶上中兴之路,于是,景宗和萧燕燕一道,兢兢业业治理朝政。他俩选贤任能,使辽朝的政治、经济开始好转。然而景宗的身体使他力不从心。于是他将 希望寄托在了聪慧过人的皇后身上。在景宗的支持下,萧燕燕得到了尽显才能的机会,开始推行全面的改革,也由此得到了群臣由衷的钦佩和效忠。
保宁四年(972)十二月,十九岁的萧燕燕为辽景宗生下了长子耶律隆绪。景宗后继有人,对萧燕燕更是宠爱无比。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的皇后萧燕燕已经被 锻炼成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在景宗的默许下,辽国的一切日常政务,都由她独立裁决;如果有什么重要的军国大事,她便召集各族大臣共商,最后综合各方意见再做 出决定。她所做的决定,景宗也只是听听通报,表示"知道"了就算数,不做任何干预。在萧燕燕的努力下,辽国对外的军事日渐强盛,对内的政局经济也步入正 轨。
保宁八年(976)二月,辽景宗传谕史馆学士:此后凡是记录皇后的话也要称"朕"或"予",并写进法令。这就是说,景宗将妻子的地位提升到与自己同等的程度,他将一个皇帝所能给予的最高嘉许给了自己的皇后,使得萧燕燕实际上成为大辽国的女皇。
乾亨四年(982)九月,三十五岁的辽景宗在出猎途中,病卒于云州(山西大同)焦山行宫。临终之时他留下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这 道遗诏无可争辩地将辽国交到了时年仅二十九岁的皇太后萧燕燕手里。这时的萧太后虽然已经真正治理辽国十三年了,但是饱读史书的她非常了解辽国从前历次改朝 换代的惊险过程,面对自己年仅十二岁的长子隆绪,摄理国政的她,首先想到的是主少国疑,宗室亲王势力雄厚,局势易变。这位新寡的太后在大臣耶律斜轸和韩德 让面前流着眼泪说:"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我们该怎么办呢?"看见萧燕燕孤立无援的小女人模样,几位重臣一时都似乎忘了面前是一位执掌国事十余 年的太后,一个个英雄气壮,都上前安慰并发下重誓:"有臣等在,太后不必忧虑。"于是,萧太后开始筹划景宗去世后的朝政。
萧太后十分 重视任用贤能之人。拜耶律休哥为契丹最尊之职——于越,让他坐镇南京,总理南面军务。耶律休哥在南京施行"更休法",让各地的将士转换戍边,保持锐气。他 又奖励农桑,修治要隘,加紧练兵,只两三年工夫,耶律休哥就使边境的军力、经济得到很大发展。萧太后把侄女嫁给耶律斜轸,并任命他为北院枢密使,管理内政 事务,尤其是严管贵族。与此同时,采纳南院枢密使韩德让的建议,对宗室亲王颁布命令:"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分隔开后再各个击破,使他们失去兵权, 解决了内部夺位的一大隐忧。
统和元年(983)六月,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燕燕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萧燕燕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 国大政,就此开始了辽代历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摄政"时期。萧太后对辽国的制度和风俗,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包括奖励农耕、宣导廉洁、治理 冤狱、释放部分奴隶、重组部族。这些措施,不但将辽国从奴隶制国家进一步向封建制转化,更重要的是,改善了契丹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