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澶渊之盟
当时,按宋辽的边境形势来说,大宋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野心。如果收复了燕云十六州,那么宋的北边就有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也用不着靠人力来修筑长城。当 时,杨延昭也有同感。他给真宗上书,向真宗建议,现在辽军是悬军深入,辽军离宋辽边境有千里地,抢的东西都在马上驮着,行动非常不便,如果这时关住门打 狗,那么就可以借机歼灭辽军,可以借机袭取燕云十六州了。对这个建议,真宗置之不理。真宗的意思是,"数十岁后,当有能扦御之者,吾不忍生灵重困,故听其 和也。"真宗这话说得很是冠冕堂皇,他的意思是,数十年后,肯定有能对付辽国的精兵强将,现在我不忍心让百姓吃苦受累,受到战争的困扰,因此还是和了吧。
真宗求和谈的底线是,第一条,领土不能动,因为他要保住关南地,是燕云十六州中最小的一块,后周周世宗曾打下来。第二条,可以给契丹人一部分岁币,究竟 给多少呢?曹利用当面请示。真宗想了想说,实在不得已,一百万也是可以考虑的。这个意思是,最多可以给五十万匹绢与五十万两白银。这是他心理上能够承受的 一个数字。曹利用明白了真宗的意思,他刚走出帐幕,就被寇准截住了。寇准对曹利用说,你到契丹那边去和谈,如果给契丹的岁币超过三十万,你就不要活着回来 了。三十万白银,这是寇准的底线。这个数目,比真宗的底线打了三折。
曹利用二进辽军大营,跟对方谈判。起初,双方各种意见不能统一, 辽方派左飞龙使韩杞和曹利用一起回到宋行廷,继续谈判。韩杞非常恭敬地跪献国书,但再次申明谈判的前提,乃是归还契丹帝国的关南瀛、莫二州国土。宋廷商议 后,一致认定关南已经久属大宋,决无归还之可能,只能以货币补偿了事。由于宋朝和契丹帝国打了几十年的仗,其他国家又都是小国,宋朝廷上下,已经对和平外 交诸种事宜忘乎所以,没有什么概念了。所幸翰林学士赵安仁依稀记得国书的体制,便修书一封,就和议一事以比较正式的方式答复了辽方。
曹利用和韩杞拿着国书,回到辽营。辽方认为宋朝不讲道义,说必须要归还关南之地。曹利用假装哭丧着脸说:"北朝(辽)兴师动众,如果是希望南朝(宋)给点 钱,那么还可以谈谈。"契丹人一看,原来宋朝的态度并不是很强硬,就泄露了自己的底线。政事舍人高正遽道:"我国此番大举前来,本就是为了收复关南之失 地,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这次出兵就太吃亏了。"曹利用确实是个外交高手,一张一弛,很善于把握谈判节奏。这时候,他突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 弯,态度忽然间又强硬起来,说道:"我奉命而来,并不怕死,我们只愿意出钱了事,这是议和的前提条件。如果北朝不怕后悔,恣意索取的话,关南之地取不回, 兵也罢不了。"曹利用态度的突然强硬,使萧太后孤儿寡母如坠迷雾,也给予他们心理当上沉重的一击。无奈之下,辽国只好答应收钱了结旧怨。曹利用假装大方, 商定每年输辽国绢二十万匹,钱十万贯。商议之后,契丹遣右监门卫大将军姚柬之与曹利用返回宋廷,献上国书。
曹利用完成使命,并且没有丢脑袋的危险。辽国身处险境,还获得了这么多的钱财。双方皆大欢喜。
曹利用兴冲冲地回去复命,高兴得忘了看太阳,等到行宫时正赶上吃饭的时间,赵恒才举起筷子,听说曹利用回来了,他一面赶紧吃饭,一面让小太监出去问问曹利用,到底给契丹多少钱。
在这个地方,史书上写的是"使内侍问所赂",这个"赂"字,很是传神。
小太监见了曹利用,问花费多少钱,曹利用就是不说,问急了,就说:"这是国家机密,得面奏皇上,不能告诉你。"这算个狗屁国家机密,等大车小车给辽国送银绢的时候,天下谁会不知道?
赵恒也着急,他又派小太监来问:"就算是机密吧,你先说个大概数。"可这位曹先生始终不开口,只是得意地伸出三个手指头,轻轻地敲打着自己的脸蛋。他要当面去和皇帝讲,你开价一百万,我三十万就搞定了,我可是能臣,大忠臣啊!
小太监得不到回答,只好对赵恒说:"曹利用就是伸出三个手指,莫非是三百万吗?"
赵恒一哆嗦,筷子几乎掉了下来,脱口而出:"三百万?这也太多了吧!"接下来又一想,三百万虽然多了点,好歹还是把契丹这尊煞神打发了,就又说:"嗯,总算没啥事了,将就了。"
曹利用在外面听得真真的,心里偷着乐。
赵恒匆忙吃完饭,立即召见曹利用,见面就问:"契丹人到底要多少钱?"
曹利用为了设置悬念,故意卖了个关子,不正面回答,只是一个劲地说:"臣有罪,臣有罪,臣答应给的银子和绢帛太多了。"
"到底是多少?"赵恒真急了。
"三十万!"曹利用见火候差不多了,得意地亮出了底牌。
"什么,三十万?"赵恒高兴得脸都抖了起来,怕耳朵听错了,追问道。
曹利用从怀里掏出草签的和议文本送过头顶说:"草拟文书在这里,请皇上过目!"
内侍接过文书,送到赵恒的御案前,赵恒迫不及待拿起,展开一看,只见协议书写道:
一、辽与契丹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赵恒看过协议书,惊问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对!"曹利用紧张地说,"银十万,绢二十万,合计三十万。"
上一篇:第一节 辽国女主萧太后
下一篇:第二节 真宗御驾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