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断腕太后述律平
辽太祖曾对他说起,次子德光必定会振兴契丹。天赞元年(922年),太祖命德光为天下兵马大元 帅,有意在军旅上让其历练。而皇太子对汉文化十分钦慕,曾劝太祖说:"孔子,万世所尊,应先礼祀",太祖遂建孔子庙,命他春秋祭奠。辽灭渤海,述律后力赞 太祖册封皇太子为东丹王,也有意让皇太子避开德光。在讨灭渤海残余势力中,德光显现出军事才略。
926年辽太祖死后,由其次子耶律德光继位,是为辽太宗,尊号"嗣圣皇帝"。述律平被尊为"应天皇太后",操控朝政。
述律平并没有像中原皇朝一样立即立一个新皇帝,而是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由她一个人面南临朝。为了把大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和把自己喜爱的儿子耶律德光扶上台,她挥舞着白森森的屠刀向一切妨碍自己的人大开杀戒。
阿保机死去不久,述律平就露出了凶残横暴的一面。她借口捎信给先帝,把各族酋长一个个砍了脑袋。此后,只要哪一个人被她看不顺眼,她说一句"去给我捎信 给先帝",就会把那人送到阿保机墓前杀掉,就连她弟弟敌鲁的妻子,也稀里糊涂地成了她的刀下鬼,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犯的到底是什么罪。
《卓歇图》,反映契丹人生活,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最后,述律平的屠刀挥到汉人赵思温头上。赵思温原是幽州军阀刘仁恭手下的将领,膂力超群,作战勇猛。投降辽朝后,屡建战功,极受阿保机赏识,授为汉军都 团练使。这次不知怎的,得罪了述律平。述律平在上朝时突然命他捎信给阿保机,要杀掉他。赵思温到底在中原官场上混过多年,还有点智谋,不甘平白受死,就站 在堂上不肯上路。
述律平问:"你侍奉先帝极为亲近,为什么不去!"赵思温回答道:"若说与先帝亲近,有谁能比得上太后您呢?太后若能 先行,臣一定随后跟上。"这话一下子把述律平问住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她愣了半晌,只好说:"我不是不想从先帝于地下,只因儿子们还幼弱,国家无主,一 时不能前去而已,但我也一定会有所表示的!"说罢,抽出腰刀,把好端端的右手砍了下来,派人送到了阿保机墓中。
赵思温竟奇迹般地幸免 于难。述律平万万没有想到,她举起的屠刀竟落到了自己的手上。为了纪念那只右手,表彰自己义殉丈夫的节烈壮举,她专门在上京建了座义节寺,寺中建了座断腕 楼,并且树碑纪颂。从此她便得了个"断腕太后"的绰号。不论她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真的丧心病狂,在她临朝的一年多时间里,她杀掉了权臣大将百余人,从而巩 固了辽国政权。之后,她又知过必改,识才善用,团结任用了不少贤能之士,又从另一角度大大加强了辽国政权建设。
述律后不太喜欢深受汉 族儒家文化影响的长子耶律倍,而希望次子德光继位,但长子早立为皇太子,令她棘手难办。在一次朝会上,她暗示己意,南院夷离堇耶律迭里坚持"长子即位"。 述律后找了个"依附东丹王"的罪名将其下狱,加以炮烙之刑,最后处死抄家。杀鸡儆猴,群臣遂不敢再与争议。
次年十一月,述律后临朝称 制已一年四个月了,见群臣不可能再违拗自己的意志,始行立帝大计。她命二子各自骑马立在帐前,对诸将说:"两个儿子我都喜欢,不知立谁好。你们选择可立 的,执其马辔吧!"大家心知其意,争执德光的辔头。她振振有词地说:"众心所欲,我怎敢违背?"耶律倍不得不向众人表示愿意让位。于是,当天就立德光为 帝,此即辽太宗,尊她为皇太后,称耶律倍为让国皇帝。
耶律倍被迫让位不久,愠怒之下即率数百骑准备南投后唐,被巡逻发现而阻遏。述律 太后倒不怪罪,仍让他回东丹国。但他明显"见疑"于太宗,其中或许也有述律皇太后的因素。天显三年,太宗升原渤海国辽阳为南京(今辽宁辽阳),命自己的长 兄从东丹国的都城天福(即原渤海国都城,在今黑龙江宁安西南)徙居于此,又派卫士暗中窥伺其动向,将他监管起来。
后唐明宗闻知,一再派人秘密携信希望他南下归唐。他慷慨地说:"我把天下让给了主上,反被疑忌。还不如前往他国,以成全吴泰伯让国的美名。"看来他受中原文化影响真的很深。
天显五年十一月,他携带亲从,乘船载书数千卷,浮海至登州(今山东蓬莱)。后唐以欢迎天子的仪仗来接待他,明宗还赐他改姓李,改名慕华。其后,耶律倍虽 身在中原,却不断遣使问候契丹亲属,述律太后也多次派人探望。耶律倍南奔,后唐不把他看作异族,契丹也不视为叛国而大张挞伐,双方宽容的心态难能可贵。可 见民族融合是大势所趋,契丹的汉化早就悄然开始了。
天显九年,后唐李从珂杀唐闵帝自立,耶律倍密函辽太宗:"从珂弑君,可来征讨。"两年后,李从珂灭亡在即,欲找耶律倍一起自焚,他因拒绝而被害。契丹大军到达,辽太宗诛杀了凶手,算是为兄长报了仇。太宗对耶律倍的长子耶律阮(小字兀欲)视同己出,封其为永康王。
耶律德光即位后,对述律平尊奉备至。在述律平的诞生地坤仪州建起"应天皇太后诞圣碑",纪颂其功德。将述律平的生日十月一日定为永宁节,年年庆祝。有时 述律平身体不好,食量减少,德光也不肯吃饭。应对答话稍不如意,述律平就扬眉怒视,吓得德光慌忙退避,述律平不召,他不敢再见。军国大权也仍旧控制在述律 平手中,在她的直接干预下,耶律德光本着"因俗而治"的原则对辽朝的官制、军制等进行了全面建设,形成了南面官和北面官两个官僚系统。北面官管辖契丹和其 他游牧民族,官吏一律只用契丹贵族担任,是辽朝最高权力机关;南面官仿照唐朝封建制度,管辖汉族等农耕百姓,官吏主要由汉人担任。这些制度的建立,使辽朝 奴隶制统治制度逐渐完备起来了,为契丹社会的封建化铺平了道路,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制度的完善,也使辽朝内部统治秩序暂时安定下来,为进一步向外扩张 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