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东吴时期江苏历史大事记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17-08-17 属于: 江苏历史

东  吴

221年(魏黄初二年)

5月,孙权自公安徙都鄂,更名为武昌。9月,孙权向魏称臣,并放魏将于禁还魏。11月22日,魏文帝嘉之,拜孙权为吴王,加九锡。222年12月,孙权在武昌就吴王位,定年号为黄武。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从此形成。

222年(吴王黄武元年)

孙权称吴王后,以阳羡侯孙劭为丞相,立子孙登为王太子,在建业设东观,收藏典籍。改吴陵为西陵,任命丹阳太守吕范扬州牧,任命征东将军高瑞为丹阳太守。

江苏境内先民开始与日本等国进行丝绸贸易。

222~280年,吴王在苏州(今地名)境内设司盐校尉,在常熟设司盐都尉,垄断盐利。这一时期,苏州(今地名)商人“浮船长江,贾作上下”,海外贸易到达高丽(今朝鲜)、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等地区。

223年(吴王黄武二年)

支谦在吴开始翻译《明度无极经》等佛经。至孙亮建兴二年(253),共译出佛经88部、118卷。

224年(吴王黄武三年)

9月,魏文帝曹丕亲率水军伐吴。10月至广陵(今扬州城东北),被吴安东将军徐盛的疑阵之计吓倒,罢兵回许昌。225年11月,魏文帝又率10万将士攻吴,因天寒水冰,舟不得入江而引兵退走。

魏文帝以曹休为扬州牧。魏明帝即位后,迁休为大司,仍都督扬州。

224~235年,魏文帝以王凌为扬州刺史。

225年(吴王黄武四年)

孙权令开采武昌山铜铁,做千口剑、万口刀,各长3尺9寸,刀头为方形。

扶南诸国来吴献琉璃。

226年(吴王黄武五年)

吴丹阳、会稽山民起事,攻陷郡县。吴遂分丹阳、会稽、吴郡三郡立东安郡,以经营山越(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境内的土著居民)。

吴朱应、康泰出使扶南等地,经历和途闻的国家达100多个。归国后,朱应著《扶南异物志》,康泰著《吴时外国传》。朱、康为我国最早的海外旅行家。

大秦(今东罗马)商人秦论来到建业,孙权向他了解大秦的风土谣俗,后将“黝歙短人”男女各十人相赠,并派官吏护送他回国。

228年(吴王黄武七年)

9月,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以朱桓全琮为左、右都督,各领3万人,与魏将曹休战于石亭(今安徽潜山),斩获万余人,得军资器械无数。

229年(吴大帝黄元年)

5月,吴王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城)即皇帝位,改年号为黄龙。立子登为皇太子,以诸葛恪为太子左辅,张休为右弼,顾谭为辅正,陈表为翼正都尉。

10月,吴大帝孙权又将都城从武昌迁回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吴都城,位于石头城东、覆舟山南、淮水北。都城系 用竹篱围成,周长20里19步(约合今8.83公里)。孙吴时期,实行的是多宫制,其宫城早期以太初宫为中心,晚期以昭明宫为中心。太初宫在都城的中部偏 西南,建于公元248年,周长300丈(约723.6米)。昭明宫位于太初宫之东,建于公元267年,周长500丈(约1206米)。太初宫为南京最早的 帝王宫殿建筑,也是江南历史上第一座宫殿建筑。

229~280年,冶城(今南京朝天宫一带)为东吴冶炼和制造铜铁器的中心。

230年(吴大帝黄龙二年)

春,吴大帝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等率领1万多人的船队渡海东征。船队到达“夷洲”(今.....省),有数千名夷洲人随船来到大陆,这是大陆军民大规模到达夷洲的第一次明确记载。

吴大帝孙权诏立都讲祭酒,以教学诸子。

232年(吴大帝嘉禾元年)

4月,吴遣周贺等从海道入辽东(今辽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向公孙渊购马。

233年(吴大帝嘉禾二年)

3月,公孙渊遣使向吴奉表称臣。4月,吴大帝孙权命太常张弥、中使秦旦等领兵万人,送金宝珍货、九锡等物,由海道入辽东,封公孙渊为燕王。次年1月,公孙渊因吴地远,力不及魏,遂斩吴使张弥等,送首级于魏。

234年(吴大帝嘉禾三年)

6月,吴应蜀约攻魏。吴主亲自率10万兵马从巢湖口向合肥新城挺进,陆逊率兵万余人从江夏沔口向襄阳挺进,孙韶等率兵向广陵、淮阴挺进,兵分三路向魏军进攻。8月,魏明帝亲率水师迎击孙权。魏将满宠烧吴兵器,射杀孙泰,吴遂退兵。

236年(吴大帝嘉禾五年)

春,吴大帝孙权在南京设钱监,铸成“大泉五百”铜币,开南京铸钱史之先河。238年4月,又铸当千大钱;后又铸大泉二千、大泉五百钱。246年10月,吴大帝因民使用不便下诏收回这些大钱。

237年(吴大帝嘉禾六年)

日本应神天皇派使者至吴求缝工女,吴大帝令工女兄媛、弟媛、吴织、穴织随行。其后,日本天皇又分别于331年、470年二次遣使来吴地求缝织女工。

239年(吴大帝赤乌二年)

5月,吴遣将孙怡由海道击魏于辽东。

筑赤山塘,即今句容县境内的赤山湖,周长120里,上承茅山等诸山来水,下注秦淮河入长江,并立磐石水则,规定贮水水位。

吕广(吴人)任吴太医令,他编著的《黄帝八十一难经注》是中国第一部注释《难经》的书。

241年(吴大帝赤乌四年)

吴大帝孙权下诏凿东渠(青溪),阔5丈、深8尺,以泄玄武湖水于秦淮河,俗称“潮沟”。

242年(吴大帝赤乌五年)

8月,吴大帝孙权派将军聂友、校尉陆凯领兵3万由海上进发,攻珠崖、儋耳(今海南岛)。

根据《晋书·地理志》记载,今江苏境内当时有9.09万户、60万人口。

243年(吴大帝赤乌六年)

扶南王范旃派使者抵吴,向吴主敬献乐人及方物。这是史书记载中江苏最早的对外音乐交流。

245年(吴大帝赤乌八年)

8月,吴将马茂等欲谋杀吴大帝孙权及吴大臣后投魏,事泄后遭诛,并夷三族。

吴大帝孙权派校尉陈勋带领屯田兵3万人修治淮水(今秦淮河),并在句容开凿破岗渎运河,由句容直通云阳西城(今江苏丹阳县境),从而把三吴(吴郡、会稽、丹阳)和都城建业联结起来;并沿渎修筑水坝、船闸14处,每处岸边设立旅店、货栈。

孙权派使臣朱应、康泰往扶南。

247年(吴大帝赤乌十年)

吴大帝孙权在南京为西域僧人康僧会建造江南第一座佛寺——建初寺,自此江南佛教渐兴。

248年(吴大帝赤乌十一年)

吴大帝孙权在南京建太初宫,宫周回500丈,东有苍龙门,北有玄武门,西有白门,南面开五门:明阳门、右掖门、公车门、左掖门、昇贤门。正殿曰神龙。

250年(吴大帝赤乌十三年)

9月,因丹阳、句容及故鄣山洪泛滥,诏蠲逋债,给贷种食。

12月,吴遣军10万在堂邑(今南京六合北)筑涂塘,以淹北道,防魏兵南下。

251年(吴大帝赤乌十四年、太元元年)

有“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铭文的青瓷虎子,建国初期在南京赵士岗东吴墓中出土。南京地区东吴墓中出土的 青瓷器,精品有1958年清凉山出土的“甘露元年五月造”铭文的青釉形瓷灯、1983年长岗村出土的青釉羽人纹瓷盘口壶。盘口壶的装饰工艺在中国陶瓷史 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首开瓷器釉下彩绘工艺的先河,把釉下彩工艺出现的时间从唐代提早到三国时期。

9月朔,大风,江海涌溢,平地裂深8尺,高陵松柏倾拔。

252年(吴大帝神凤元年)

5月21日,孙权死于内殿,孙弘素与诸葛恪不和,惧为恪所治,秘不发丧,欲矫诏杀恪。孙峻以告恪,恪请弘计事,于坐中杀之,乃发丧,谥曰大皇帝。太子亮即位,改元建兴。

258年(吴景帝永安元年)

抄写本《譬喻经》(现存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馆)所用之纸为六合麻纸,这种麻纸是现存于世最古老的江苏手工纸。

259年(吴景帝永安二年)

4月,吴以租税过重,吏民营兵多从事商贾,遂令诸卿、尚书议兴农桑。

吴景帝孙休诏立国学,按旧制置学官,立五经博士。

260年(吴景帝永安三年)

7月,吴建浦里塘(今高淳石臼湖)。

262年(吴景帝永安五年)

今江苏境域分属吴、魏二国,以今东台、高邮、安徽省天长一线为界,线南属吴,线北属魏。吴国都建业,领有扬州。 扬州设丹阳郡(治建业)、吴郡(治吴县)和毗陵典农校尉(治毗陵),并辖长江北岸堂邑、广陵、海陵诸县。丹阳郡辖有建业、句容、丹阳、永平诸县及江乘典农 都尉、湖熟典农都尉。吴郡辖吴县、娄县、阳羡及司盐都尉。毗陵典农校尉辖毗陵、武进、云阳诸县。

263年(吴景帝永安六年)

吴兵营中设有“军市”,以供应军队所缺物品,永安年间尤盛。

264年(吴末帝元兴元年)

8月,吴郡(今苏、嘉、杭一带)盐民暴动。

265年(吴末帝甘露元年)

10月,吴末帝孙皓接受西陵督步阐建议,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

今江苏境域以长江为界,分置扬州和徐州。江南属扬州,江北属徐州。至282年,扬州领有丹阳郡、毗陵郡、吴郡和吴兴郡;徐州领有广陵郡、东海郡、临淮郡及彭城、下邳二国。

266年(吴末帝宝鼎元年)

9月,扬州(今安徽淮水以南、江苏南部、浙江及江西各一部)之民苦于溯流供给,故有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左丞相陆凯因而提出还都的建议,吴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次年1月迁都。

11月,吴人施但等在永安(今浙江安吉东南)聚众数千人起义,劫吴帝庶弟孙谦出乌程至建业,起义军增至万余人。未几,起义军被诸葛靓击败。

267年(吴末帝宝鼎二年)

7月,在太初宫东面建新宫,开城北渠、引后湖水入宫。次年元月,新宫建成,周500丈,署曰昭明宫,后主孙皓移居之。

269年(吴末帝建衡元年)

牵弘为扬州刺史。

271年(吴末帝建衡三年)

2月,吴末帝孙皓举兵图晋,晋遣将屯寿春拒之,吴遂罢师。

274年(吴末帝凤凰三年)

丰县一带有陨石雨降落。

276年(吴末帝天玺元年)

会稽太守车浚以民饥奏表出仓赈贷,后主怒,以浚树私恩遣人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