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疆域同商业的关系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3 属于: 商业百科知识

我国位于北半球,在亚洲的东南部、太平洋西岸,背负大陆,面向海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可通过陆地交通和海上运输,发展与各国的贸易交往。我国领土的数理地理位置,从东端的乌苏里江与黑江主航道的合流处(东经135°),到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东经73°),横跨经度约62°,宽达5,200公里以上,东西之间时差约四个多小时;南从北纬4°附近的曾母暗沙起,北到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北纬54°)为止,南北跨纬度近50°,长约5,500公里,自南而北跨越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六个自然带。其中,亚热带和暖温带的面积最大,计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0%以上;热带范围也较大,占全国总面积的8%左右。在这样的纬度位置条件下,我国南北气温差异显著,加上地势的影响,使我国拥有从寒温带到热带多样复杂的气候,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商品生产提供了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

经济地理位置不同于数理地理位置和海陆位置,后两者均具有相对的不变性,而经济地理位置则是可变的。它可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它对商业的影响,是通过对社会经济影响而起作用的。如天津是全国性商业中心之一,尽管天津市所属港口易淤,冬天结冰,不如秦皇岛优良,但其经济地理位置远比秦皇岛优越。天津地处华北平原的海河水系出海口,又距离首都北京最近,解放后对原有工业进行了改建、扩建,并新建了一批工业企业,它已经成为我国商品生产最重要的基地之一。这里每年有大量的商品调往全国各地,尤其是改建与扩建了原来港口设施,新建了塘沽新港,使商品运输更加方便。

我国领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十五分之一,亚洲面积的四分之一,和拥有30多个国家的欧洲面积几乎相等,仅次于苏联和加拿大,而居世界第三位。在这个辽阔的领土上,除了约占全国领土面积19%的沙质荒漠、戈壁、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石骨裸露山地等,不能或基本不能作为农业商品生产用地和另有约7%的土地为城市、工矿、交通用地以外,其余74%的广大土地可以分别利用于发展农、林、牧商品生产,其中约有4亿亩内陆水域和3,000万亩沿海滩涂可供养殖业生产。在地下还蕴藏有为工业建设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矿产。这些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商品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这也为发展商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它要求商业部门投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大,品种多,调运量大,距离远。国土辽阔也直接影响商业网点布局范围、密度和方式,使商业经济活动具有更明显的地域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