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荚螟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6-20 属于: 豆类蔬菜病虫原色图谱
【学名】:Etiella zinckenella Treitschke

【别名】:大豆荚螟、豆蛀虫、豆荚蛀虫、豆荚斑螟等

【介绍】:

豆荚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尤以春播、夏播大豆受害最重。除大豆外,还危害豌豆、绿豆、扁豆、豇豆等豆科植物。在国内自东北南部至.....省都有分布,以华东、华中、华南发生量大。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20~24毫米,体色灰褐。触角丝形,雄虫鞭节基部有1丛灰白色鳞毛。前翅狭长,从肩角至翅尖近前缘处有1条明显白色纵带,近翅基1/3处有1条金黄色宽横带,带内长有较厚且色深的方鳞片。后翅黄白色,沿外缘有褐纹1条。雄蛾腹部末端圆钝,具长鳞毛丛;雌蛾腹部锥形,鳞毛较少。

卵:椭圆形,长约0.5毫米,卵壳表面密布不规则的网状突起。初产时乳白色,1天后变黄色,后又转成肉红色,近孵化时为浅土黄色,尖端出现黑点。

幼虫:共分5龄,老熟幼虫体长14~18毫米。幼虫初孵化时为橘黄色,渐转成白色至绿色,老熟时背面紫红色、腹面绿色,结茧后又变为黄绿色。1~3龄幼虫前胸盾上有黑色“山”形纹,4~5龄前胸盾中央有“人”字形黑纹,近后缘中央还有两个黑斑。

蛹:外围为白色丝质的长椭圆形虫茧,长约14毫米,宽约7毫米,表面常黏附土粒。蛹腹部末端圆钝,有6根钩刺,长约10毫米,宽约3毫米,黄褐色,羽化前两天颜色加深。

发生特点

该虫在浙江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年发生4~5代,辽宁陕西等地为2代,山东河北等地为3~4代,广东、广西等地为7代。多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植物附近或晒场周围的土表下1~5厘米处结茧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4月上中旬陆续羽化。在杭州,4~5月即可见幼虫危害豌豆,以后危害夏播、秋播大豆。以幼虫在豆荚内蛀食籽粒为主,一般造成10%~30%的虫荚率,危害轻者不能食用,重者籽粒全被食空。8~9月为危害高峰。

成虫飞翔力弱,具趋光性。白天栖息于豆株叶背、茎上或杂草上,傍晚开始寻偶、交尾、产卵活动。羽化后当日就可交尾,隔日开始产卵,喜欢产在豆荚多毛的品种上。在大豆上卵多散产于豆荚,以上中部膨粒前期的豆荚上最多;未结荚时,也可产在幼嫩的叶柄、花柄、嫩芽及嫩叶背面等处。在豌豆上卵多产于荚的萼片内。产卵时分泌黏液,将卵斜插在荚毛之间。一般每荚产卵1~3粒,最多可达10多粒,每只雌蛾平均可产卵50~ 90粒,多的可达200余粒。卵多在白天孵化,初孵幼虫在荚面爬行1~3小时后吐丝作约1毫米长的白色小囊,藏身囊内,仅伸出头部钻蛀,依豆荚老嫩的不同,经40~100分钟即可蛀入荚内,少数幼虫能蛀入嫩茎危害。虫体蛀入后,随即分泌胶液封闭孔口。一般1条幼虫钻蛀1荚,荚内籽粒吃完后,也可咬一大孔外出辗转危害新荚。转荚危害的幼虫一般都在3龄以上,其蛀出孔较大,不封口,且孔外常有虫粪;蛀入孔则从里面吐丝封闭,外观呈白色,与蛀出孔极易辨别。1条幼虫一生可转荚危害1~3次,食害籽粒3~5粒,一般先危害上部豆荚,后转到下部豆荚。幼虫老熟后在荚上咬一个孔洞爬出,落至地面,潜入植株附近地下3厘米左右深处吐丝作茧化蛹,也有少数老熟幼虫从荚内爬出后,吐丝缀合两荚,结茧化蛹。

豆荚螟发育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35℃,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26~30℃,相对湿度70%~80%,土壤含水量10%~15%。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分别为13.9℃、15.1℃、14.6℃,所需有效积温分别为67.9度·日、166.5度·日、147.1度·日。在29~30℃的温度下,卵期为3~5天,幼虫期为10~12天,蛹期为9~11天,成虫寿命为7~12天。

影响豆荚螟发生量的因素很多。豆科作物品种多和各季都有豆科作物存在的地区,由于食料丰富,危害比单纯种植大豆的地区要严重。大豆膨粒前期和豆荚螟产卵盛期相吻合的田块受害重。不同的大豆品种受害轻重也不一样,一般豆荚上多毛的品种比少毛的品种受害重。此外,豆荚螟化蛹期如土壤湿度很大或遇雨水多时,土中蛹死亡率增高,发生量就减轻。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选用结荚期短、荚上无毛或少毛的抗性品种。调整播期,错开豆荚螟产卵盛期。避免豆科作物多茬口混种及连作。②药剂防治。防治适期为大豆初荚期,当田间蛀荚率达6%~7%时,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两次。药剂可选用1%杀虫素乳油1000倍液,或25%广治乳油1000倍液,或3.5%锐丹乳油1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55%农蛙乳油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等,注意交替使用。

豆荚螟的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