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炭疽病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6-20 属于: 豆类蔬菜病虫原色图谱
【介绍】:

大豆炭疽病是大豆重要的病害之一,在多雨潮湿的季节发生严重,对大豆品质和产量影响较大。

危害症状

大豆炭疽病主要侵染大豆的叶、茎、豆荚和籽粒,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叶片染病,始于叶背的叶脉,初呈红褐色小斑或小条斑,扩大后变为黑色至黑褐色的凹陷条斑,成株叶片发病,条斑会逐渐延伸和扩展,形成三角形至多角形网状斑,病部叶脉稍凹陷。叶柄和茎染病,产生锈褐色细条状斑,扩展后凹陷和龟裂,严重时病斑相互愈合成长条斑,染病幼茎易从病部折断。豆荚染病,初生褐色小点,扩大后为椭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呈褐色至黑褐色,边缘明显,稍隆起,中央凹陷,病菌可穿过豆荚扩展至籽粒上。湿度大时,豆茎和豆荚的病部出现粉红色黏稠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大豆炭疽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glycines Hori和毁灭性刺盘孢菌C.destructivum O’Gara侵染引起。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子上越冬,也能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翌春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雨水反溅到寄主植物上,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经潜育后出现病斑,病斑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该病流行。播种带菌种子,幼苗即可发病,形成系统侵染,而后菌丝体产生的分生孢子借助雨水反溅和昆虫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病菌喜温暖、高湿的环境,最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为温度21~23℃,相对湿度100%。大豆最适感病生育期为苗期及结荚至采收期。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病盛期在春季4~5月和秋季8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春季一般发生偏轻,秋季闷热多雨年份发病重。

防治要点

①选用无病种子。②种子处理。播种时用种子重量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③合理轮作。实行与非豆科蔬菜轮作两年以上,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④加强管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浇水,开好排水沟系,防止土壤过湿和雨后积水引发病害。⑤药剂防治。掌握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每隔5~7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定。药剂可选用25%施保克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品润干悬浮剂600~800倍液,或50%翠贝干悬浮剂3000~4000倍液,或25%阿米西达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25%保鲜克乳油1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

病斑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红褐色,稍凹陷,多具黄色晕纹

放大的大豆炭疽病病斑

豆荚染病,病斑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红褐色,稍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