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年辅政史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7 属于:史弥远
  •   史弥远是在嘉定元年十月拜右丞相的。本来,史弥远是个礼部侍郎、王宫大小学的教授,一个"教书匠",对官场中的宰执来说,他对谁都不构成"威胁"。但 到了右丞相这个位子就大不相同了。你这个小小的"侍郎"与"小教",一下子到了天字一号的丞相,身居"尚书"以上的高官谁也接受不了,因此就出现了历史上 著名的"昆命元龟"事件。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嘉定元年(1208),史弥远拜右丞相的"制书"是翰林权直陈晦 起草的,其中有"昆命元龟,使宅百揆"之语。原兵部尚书、知福州倪思得知后就向宁宗告状,说"昆命元龟"一词是禅位给禹的用语,对人臣是不应当用的。今 日任命弥远为宰相的制书里用了"昆命元龟"一词,是不是说陛下有意要禅位给史弥远呢?

      这下子事情闹大了。史弥远赶忙给宁宗解释他没有 仔细审读陈晦的制书。宁宗下诏要大家分析。结果陈晦和真德秀商量后,就给倪思的"诉状"来一个全面反击,列举许多任相制书中都有"昆命元龟"的事例,如国 初赵普拜相,制有"询于元龟,历选群后",唐元和中裴度拜相,制有"人具尔瞻,天方赍予,昆命元龟,爰立作相"等等。

      这事最后的结果是,宁宗下旨:"陈晦援证明白,无罪可待,倪思轻侮朝廷,肆言诬罔,可特降两官。"

       弥远任相后碰到第二件事就是罗日愿谋变。他十月上任,母亲十一月逝世。他急忙离职赶回四明治丧。皇太子请宁宗在京城赐史弥远一个宅院,叫史弥远在京城宅 院持服,以便咨询。宁宗同意。就在该月,左丞相钱象祖被罢相,去福州当官,中央执政班子中一个丞相也没有了。嘉定二年二月,宁宗遣内侍到四明叫史弥远回京 城皇上赐给他的宅院居住。这时,京城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这就是史书上说的"罗日愿谋变"。

      罗日愿是韩侂胄的人,投靠韩侂胄得 官,开禧北伐时充忠义军统制。在清查韩侂胄党人的政治运动中,浙西提刑司检法官刘铎交代问题时,涉及罗日愿投靠韩侂胄的问题,当时朝廷接受了临安知府史弥 坚提出的"矫枉不宜过直"的建议,尽量缩小打击面,只把刘铎流放到湖南,对罗日愿则不予追究。但罗日愿自己寝食不安,他住在临安沙皮巷,交结了一批地痞流 氓;又与殿前司中军御前伴射训练官杨明、徐济等合谋,约定在史丞相从四明回临安过江那天,令前步军司军校张兴等藏亡命之徒一千多人于舟中,待百官迎接于浙 江亭时举火为号,三路齐上,杀尽宰执、侍从和台谏,然后以兵拥三衙管军,直接自水门突入大内,杀内侍王俞、张延庆等四人,并劫持皇上,要宁宗上殿降诏赏 军,以罗日愿为枢密使、徐济为参知政事。

      这是一个里应外合、有计划、有组织的政变阴谋。从二月开始策划,三月,徐济后悔,遣同谋学生黄君畴向朝廷报告,不能达。景德常知情告变,罗日愿等被一网打尽。五月戊戌夜,诏罗日愿凌迟处死。

      史弥远回到临安,宁宗诏起复右丞相。史弥远推辞,奏言说,出现罗日愿这件事,他这丞相是有责任的,要求宁宗予以处分,并说明之所以会出现罗日愿这次事变,是因为"陛下昨sy18.eps,JZP]元恶(指韩侂胄),臣获密赞英断,故其余党切齿"。

       史弥远复相之后,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面对连年的水、旱、蝗、风、雹等自然灾害,政府有关部门能及时组织抗灾赈灾,修订自庆元六年以来的"宽恤诏令", 要各级官吏严格执行,减轻人民负担,重罪那些不执行朝廷赈恤之令的官吏。嘉定二年五月,他把户口的多少作为评价官吏好坏的标准,"以户口为殿最"。他十分 重视国防建设,要三衙、江上、四川诸军主帅核实军籍,填补军队缺额,挑选将帅,严肃军纪,坚决取缔私役禁军与地方厢军,"申严诸军升差制",加强边备。嘉 定二年,扬州、楚州、衡州、郴州、吉州、南安军盗起,如李元砺,人数达十多万。朝廷用只惩巨魁、胁从不问、立功受奖、御民以宽的方针,很快予以平息。两淮 与京湖开禧北伐时有忠义军几十万,养一兵每年达一百六十缗,军费开支浩大。因此发安家费放散忠义人归家,结果散而为盗。命每郡择一豪首,授以兵官,使之弹 压,其盗悉平。在吏治方面,褒奖绩效彰著之臣,"配籍赃吏"。经过六年多的整治,社会安定,开禧北伐留下的创伤基本得到恢复。

      嘉定六 年,蒙古进攻金国,金主求和,迁都南京(今开封),把朔北三十万战兵调驻河南。这时,南宋朝中发生了一场如何处理宋金关系的争论。真德秀提出上、中、下三 策:上策是乘机出兵攻金,恢复中原;中策是断绝对金岁币;下策是依旧履行嘉定和议,向金岁币。乔行简则认为从长远看蒙古势力足以灭金,灭金后就会成为最危 险的敌人,所以现应该支持金国抗蒙,继续履行和议。当初史弥远倾向于乔行简的观点。但朝中持真德秀上策的观点居多,太学生更是上书请斩乔行简。最后宁宗和 史弥远采取了真德秀讲的中策,断绝对金岁币。而金国这时则采取"北和南战"的战略,赵永春的《金宋关系史》谓之"北边损失南边补"。认为北方的蒙古难以对 付,但对南宋这块豆腐是很容易吃的。嘉定十年四月,金国以南宋不贡岁币为由,对南宋发动了全面进攻,宋廷则立即授予四川、京湖、两淮制置使以便宜指挥之权 进行抗金,并号召忠义军参战。五月,宋宁宗发布"伐金"诏书,宋金战争全面爆发。这一战就是八年。

      南宋自孝宗开始,三次伐金。第一次 是张浚隆兴伐金。宋出兵八万渡淮,不到两个月,于符离大溃。后金兵八万渡淮南下,败宋军于盱眙,射杀宋主将魏胜,占楚州,又占庐州,逼宋签订隆兴和议。第 二次是韩侂胄开禧北伐,宋军七万渡淮作战,鄂州军攻唐州,前线溃败。后金兵十万五千大军沿淮南下,四万攻四川,占领两淮与蜀口广大地区。双方争战时间不到 一年,逼宋签订嘉定和议。第三次是史弥远嘉定抗金,时间从嘉定十年至十七年,金兵四次大规模南下,每次都超过十万,嘉定十二年那次达二十万。南宋动员了几 十万正规军、地方军和忠义军抗金。这期间金宣宗曾派吕子羽前来讲和,遭南宋拒绝。最后宋军把金宣宗几十万兵打得"十不一存",金国不得不单方面宣布"再 不南伐",宋方取得完全胜利。这是南宋抗金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终取得全胜的战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