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6-15 属于: 骨科疾病诊断标准

骨肉瘤是由肿瘤性成骨细胞、骨样组织所组成,起源于成骨组织的恶性肿瘤。为骨生肉瘤中最恶性者,约占恶性骨肿瘤的34%,该瘤恶性程度甚高,预后极差,可于数月内出现肺部转移,截肢后3~5年存活率仅为5%~20%。当肿瘤发生或蔓延至骨膜下时,骨膜即背肿瘤由骨面剥离而产生反应性新生骨,骨纹呈日光放射样。肿瘤与骨干相连接处,新生骨呈三角形。当骨膜下的肿瘤继续发展时,新生骨小梁逐渐消失,在X线照片上呈一种紊乱无秩序的骨性阴影。

(一)流行病学

患者多为10~25岁的少年或青年,男性多于女性。30岁以下多发生于长管骨,50岁以上则以扁骨为多,老年人尚可继发于畸形性骨炎或放疗后。

(二)病因

发病机理不明,10%~30%患者发病前有创伤史,可能是诱发症状,而不是真正的致病因素。

(三)病理生理

骨肉瘤的主要组织成分为肿瘤性成骨细胞、肿瘤性骨样组织和肿瘤骨。其成分的多少,随肿瘤性成骨细胞分化程度而异。分化比较成熟者,肿瘤骨多,瘤体坚硬,称为硬化性骨肉瘤,分化比较原始者,肿瘤骨少,瘤体脆软,称为溶骨性骨肉瘤。介乎二者之间者,即有不同程度的溶骨性和硬化性骨肉瘤。有的瘤体生长迅速而血运不足,以致部分肿瘤坏死,形成含棕色或血性液体的囊肿,有的瘤体生长迅速而血运丰富,肿瘤组织含有极多的扩张血管,以致肿瘤产生搏动和杂音,形成假性动脉瘤。显微镜检查,肿瘤组织的成分亦复杂无常。在硬化性部分的切片中,可以发现不分层,排列杂乱、染色颇深的肿瘤骨小梁。在溶骨性部分的切片中,则可以发现肿瘤骨稀少或不存在,偶尔或有散在的骨样组织,但肿瘤性成骨细胞极多,分化原始,大小不一,胞浆多少不匀,胞膜不清,胞核大,染色深,分裂多。此外血管丰富,有成窦状者,其管壁系由肿瘤细胞所形成。上述两种显微镜下的不同组织像,可能存在于同一骨肉瘤中。此点说明,骨肉瘤一旦发生,不论其为硬化性或溶骨性,恶性的程度不可能有绝大差别。除上述镜下所见外,尚可发现两种比较少见的细胞:一为肿瘤巨细胞,胞核多至3~10个,染色颇深;一为异物巨细胞,散在于肿瘤坏死部分或出血部分的周围,其形态与骨巨细胞瘤的巨细胞相同。总的说,骨肉瘤的主要成分为肿瘤性成骨细胞,骨样组织和肿瘤骨。但也可能有一些恶性程度不等的软骨组织小岛,数量小,不能左右骨肉瘤的本质。骨肉瘤转移早而迅速,转移瘤几乎完全发现于肺部,通过肺部转移至其他器官者则罕见;局部淋巴结因肿瘤坏死可有增生扩大现象,但很少有转移瘤的存在。

(四)临床表现

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长管状骨的干骺端为骨肉瘤最易发生的部位。68%~80%发生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其次为肱骨近端。肿瘤一般不侵犯骺软骨板,向骨干扩展者亦少。

疼痛为早期症状,可发生在肿瘤出现以前,起初为间断性疼痛,渐转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尤以夜间为甚。恶性大的肿瘤疼痛发生较早且较剧烈,常有局部创伤史。骨端近关节处肿瘤大,硬度不一,有压痛,局部温度高,静脉扩张,有时可摸出搏动,可有病理性骨折。全身健康逐渐下降至衰竭,多数患者在1年内有肺部转移。

(五)检查

1.化验检查 早期可发现轻度贫血、白细胞计数增多和血清碱性磷酸酶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测定对骨肉瘤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意义,当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时,它对骨肉瘤的诊断不起否定作用,但当它经常超过6~7单位(甘油磷酸钠法)时,结合其他征象,对骨肉瘤的诊断却起着一定的支持作用。肿瘤经过彻底手术切除,增高的血清碱性磷酸酶不见降低或降低后又重新升高,则应考虑转移瘤的存在。

2.X线片表现 基本表现为新生骨形成和溶骨性破坏相结合。在长管骨干骺端偏心性骨质疏松,继之溶骨性破坏和骨质硬化,边缘模糊。当骨皮质破坏,可见软组织阴影和不规则的骨膜反应,呈Codman三角或日光放射状阴影。

(六)诊断标准

1.多发于15~25岁青少年,易发于四肢长管骨干骺端。膝关节上下部位最常见。

2.主要症状是局部疼痛,初为间歇性隐痛,迅速转为持续性剧痛,夜间尤甚。

3.局部皮温高,静脉怒张,肿块生长迅速,压痛,可出现震颤和血管杂音,可有病理性骨折,关节功能障碍。

4.全身毒性反应,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最后衰竭,出现恶病质。

5.贫血,白细胞增高,血沉块,碱性磷酸酶增高。

6.X线摄片的特征表现。

7.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七)鉴别诊断

1.骨肉瘤和骨关节结核的鉴别,比较容易。后者为慢性疾病,疼痛不剧烈。骨关节结核局部肿胀较大,大多数病例有关节面破坏现象。骨肉瘤很少侵入关节内部。

2.骨肉瘤与其他恶性骨肿瘤的区别,有时比较困难,需依靠组织病理检查,方可作出最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