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6-04 属于: 血液内科疾病诊断标准

(一)概述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浸润骨骼和软组织,产生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或免疫球蛋白片段,引起骨骼破坏、贫血、肾功能损害,而正常浆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减少致免疫功能异常。

多发性骨髓瘤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恶性克隆性浆细胞病,发病率在恶性血液系疾病中仅次于淋巴瘤、白血病而居第3位。MM是中老年人疾病,几乎不发生于青少年。临床表现以贫血、骨痛、易发生感染为主要特征。MM属难治性疾病,预后不良。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以往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有关。淋巴巨噬细胞系统不断受到理化及生物原等慢性刺激(包括细菌、病毒),可能是浆细胞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此外,与IL—6生成失调引起浆细胞异常增生有关。MM患者的正常多克隆性免疫球蛋白合成与分泌受到抑制,表现为异常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大量增加,而正常免疫球蛋白显著减少。患者的免疫力明显下降,导致感染发生,肺炎最常见,其次是泌尿系感染。

(三)临床表现

MM的临床表现多样,在不同类型、不同病期及不同患者中,症状不同。典型表现是中老年发病,有贫血、骨痛(胸腹背痛最为多见)及反复感染(肺部感染最为常见)。此外,可有肾脏损害(多尿或少尿、蛋白尿、水肿)、高黏滞综合征(头晕、视力障碍、肢体麻木、肾功能不全、昏迷等)、高钙血症(头痛、呕吐、多尿、心律失常、昏迷等)以及淀粉样变性。胸椎或腰椎病理性骨折可造成截瘫。体征有皮肤黏膜苍白、舌体肥大、受累骨骼压痛及活动障碍、肝脾肿大、水肿等。

(四)诊断

1.病史 中老年人有不明原因的贫血、骨骼疼痛或反复感染。部分患者的首发症状为肾功能损害。

2.体格检查 骨骼压痛和活动受限是重要体征。贫血(皮肤黏膜苍白)、舌体肥大(淀粉样变性)也是常见的体征。约半数患者肝脏肿大,约20%患者脾脏肿大。

3.实验室检查 对MM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骨髓穿刺发现有骨髓瘤细胞。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电泳证实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X线检查显示受累骨骼普遍性骨质疏松和(或)溶骨性病变。此外,红细胞沉降率显著增快、血钙升高、血尿酸增多、血液黏滞性增高、β微球蛋白增多、肾功能不全以及淀粉样变性都可见于本病。

(五)诊断标准

1.国内诊断标准

(1)骨髓中浆细胞>15%并有原浆或幼浆细胞,或组织活检证实为浆细胞瘤。

(2)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IgG>35g/L,IgA>20g/L,IgM>15g/L,IgD>2g/L,lgE>2g/L;尿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本周蛋白)>lg/24h。

(3)广泛骨质疏松和(或)溶骨病变。

符合第(1)和第(2)项即可诊断MM,符合上述所有3项者为进展性MM。诊断IgM型MM时,要求符合上述所有三项并有其他MM相关临床表现。符合第(1)和第(3)项而缺少第(2)项者,属不分泌型MM,应注意除外骨髓转移癌,若有可能应进一步鉴别属不合成亚型抑或合成而不分泌亚型。

2.国外诊断标准

(1)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公布了MM诊断标准。

1)MM的诊断需具备下列1项主要指标和1项次要指标,或者具备下列3项次要指标,但其中必须包含第①项和第②项次要指标,而且患者应有MM相关临床表现。

2)主要诊断指标

①骨髓中浆细胞增多>30%。

②活检证实为浆细胞瘤。

③M成分:血清IgG>35g/L;IgA>20g/L;尿本周蛋白>1g/24h。

3)次要诊断指标

①骨髓中浆细胞增多10%~30%。

②M成分存在但水平低于主要诊断指标。

③有溶骨性病变。

④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正常<50%):IgG<6g/L;IgA

(2)WHO同时还制订了冒烟型骨髓瘤(smoldering myeloma,SMlM)和惰性骨髓瘤(indolent myeloma,IMM)的诊断标准。

1)WHO诊断SMM标准

①血清M蛋白水平达到诊断MM水平。

②骨髓中浆细胞10%~30%。

③无溶骨性病变。

④无骨髓瘤相关症状。

2)WHO诊断IMM标准

①骨髓中浆细胞>30%或活检证实为浆细胞瘤。

②血清M蛋白IgG<70g/L或IgA<50g/L。

③溶骨性病变≤3处且无压缩性骨折。

④血红蛋白、血钙、肌酐水平正常。

⑤无感染。

(3)MM临床分期标准:临床分期反映MM病程早晚和肿瘤负荷,与治疗及预后有关,故当MM的诊断确定之后,应进一步明确患者的临床分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临床上广泛采用的Durie和Salmon分期标准目前仍在沿用(表5—10)。

表5—10 Durie—Salmon分期标准

近年来,影像学有了长足进步,MRI、PET、PET—CT在检测骨质病变上远较普通X线片敏感。因此,Durie在原来Durie—Salmon分期标准上加入了上述影像学检查,制订了Dutie—Salmon Plus分期标准并发表于2006年(表5—11)。

表5—11 Durie—Salmon Plus分期标准

(4)近年来众多研究证明β微球蛋白(β—m)和白蛋白水平对MM的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关键意义。

国际骨髓瘤基金会(international myeloma Foundation)25位专家根据对10750例患者资料的荟萃分析,于2005年提出了最新MM国际分期标准(ISS)。

Ⅰ期:β微球蛋白<3.5mg/L,白蛋白>3.5g/L。

Ⅱ期:介于Ⅰ期和Ⅲ期之间。

Ⅲ期:β微球蛋白>5.5mg/L。

(六)鉴别诊断

1.MM是最易被误诊的疾病之一,据国内研究发现误诊率高达60%以上。其原因有3种:①缺乏有关MM的专业知识或缺乏对MM的謦惕性;②MM的临床表现多样而不具特异性;③缺乏实验室检查设备(如蛋白电泳、免疫电泳、轻链定量等)。其中第一条原因最关键。遇到可疑病例,做蛋白电泳、骨髓穿刺,则可避免误诊或漏诊。

2.老年患者发生原因不明的反复肺部感染,或有不明原因的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或正常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减少,应进行有关MM的检查,肯定或排除MM,避免漏诊。

3.损害是MM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不少患者因水肿、蛋白尿就医。若临诊医师对MM缺乏警惕,则在检查肾功能及尿常规后,极易误诊为“肾炎”。若临诊医师对MM有所认识,考虑到MM常有肾脏损害(即“骨髓瘤肾”),进行必要检查,当可避免误诊。

4.需和MM骨质破坏鉴别的疾病是骨转移癌、骨结核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X线检查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骨质改变常有纤维性囊性骨炎特点,胸椎、腰椎骨结核常有椎旁脓肿形成的特点,骨转移癌常不具有MM穿孔样骨质破坏特点,可资鉴别。但要肯定诊断,仍需作骨髓穿刺或活检、蛋白电泳、免疫电泳等检查。

5.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虽是MM的主要特征之一,但也可出现于其他疾病。目前已知淋巴细胞增殖性疾患(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某些肿瘤(如垂体瘤、子宫肌瘤、肾癌等)也可伴发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此外,在老年人中,发生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因此,除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外,还需发现骨髓中有骨髓瘤细胞,方可排除其他疾病而诊断MM。

(七)评价

1.关于诊断标准 国内诊断标准与WHO诊断标准基本一致,只是根据国内专家的经验,不仅要求骨髓中浆细胞数量,而且强调浆细胞质量,即出现原、幼浆细胞对诊断的重要意义。

2.关于分期标准 Durie—Salmon分期标准已应用了30余年,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确有帮助。DurieSalmon Plus分期标准要求有高级医疗设备(MRI、PET、PET—CT),且花费较大,若无条件,仍可沿用原Durie—Salmon分期标准。国际分期标准(ISS)采用了与Durie—Salmon分期标准完全不同的分期指标。两种分期标准中哪种更符合临床实际情况,有待今后更多临床实践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