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6-04 属于: 血液内科疾病诊断标准

一、诊断标准

(一)国内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相似,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史多阳性。

2.实验室检查

(1)可有轻重不等的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特点。

(2)具有诊断意义的典型表现,为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中央苍白区呈一狭长条状的口型细胞(stomatocyte)。正常人此种细胞<4%,如>5%则视为病理口形红细胞增多。根据口细胞内Na、K阳离子浓度总量的多少可将此症分为以下3型。

1)水肿细胞型:即细胞内Na(正常10~12mmo1/L)和阳离子总量明显增加,水分进入细胞,使细胞水肿表现为口形。此型细胞渗透脆性增加,MCHC下降,主要在脾内破坏。扫描电镜检查又可将口形细胞分为4型。Ⅰ型,凹陷较浅;Ⅱ型,碗形;Ⅲ型,球形尚留浅凹者;Ⅳ型,球形口型细胞。

2)干细胞型:即细胞内K(正常110~125mmol/L)和阳离子总量显著减少,使细胞脱水,红细胞边缘皱缩或不规则,有时可呈靶形,细胞变形性减低,红细胞渗透脆性(OF)减低,MCHC增高。主要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破坏。将这种细胞置入低渗溶液可变成典型的口形。

3)其他:不属于上述两型,OF增高,发病机理不明。

3.除外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肝脏病、肌强直症以及氯丙嗪、奎尼丁、长春新碱治疗后,或铅中毒、酒精中毒等引起的口形细胞增多。

凡符合上述条件者即可诊断。

(二)国外诊断标准

1.慢性溶血性贫血特点,溶血及轻重不等的贫血。

2.红细胞内Na和K浓度正常。

3.绝大多数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极少数有隐性遗传特点。

4.外周血涂片可见较多口形红细胞(超过5%),有的患者可见靶形细胞。

5.临床分型

(1)水肿细胞型。

(2)干细胞型。

(3)2,3—DPG浓度减低型:少数口型红细胞增多除有细胞内阳离子减少外(细胞内水化正常),尚有2,3—DPG浓度减低。患者表现为代偿性溶血性贫血。

(4)GSH减低型:少数口形红细胞增多患者,伴有红细胞内谷胱甘肽减低,表现中至重度溶血性贫血。

(5)伴冷溶血型口形红细胞增多:患者血标本在5℃出现迅速的自发性溶血,且在5℃OF和自溶试验均较37℃时显著增高。

(6)Rh抗原缺乏型:少数Rh缺乏患者,出现口形红细胞增多,临床呈轻至重度溶血。红细胞内阳离子转运障碍,Na、K—ATP酶活性增高,较Rh(D)阳性者高出35%~45%。

凡符合前4项及第5项中6项之一者即可做出诊断。

二、评论

1.有人认为口形红细胞≥10%可视为口形红细胞增多。究竟定为≥5%还是≥10%合适,尚需根据大数量正常人的调查,求得正常值,才能定正常与异常的界限。

2.根据Davidson(1977年)的观察,在多种心、肺、肝、胆疾病、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可出现较多口形红细胞,有的可达20%~50%,因此诊断口形红细胞增多,阳性家族史有利于诊断。

3.有些患者的近亲外周血口形红细胞>4%,可无溶血、无贫血。

4.有谷胱甘肽缺乏者,究竟是本病伴有谷胱甘肽缺乏,还是谷胱甘肽缺乏可以引起口形变,尚待研究。

5.本病水肿细胞型,因红细胞主要破坏场所在脾脏,脾切除疗效较佳。干细胞型,因红细胞主要在脾脏外单核巨噬系统破坏,故脾切除一般无效。

6.本病红细胞膜病变的分子机理尚不明确。最近发现膜内stomatin(区带7蛋白中的一种)含量减少以及膜收缩蛋白的磷酸化存在异常,也发现了干细胞型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和家族性假性高钾血症,二者有共同的相关基因,定位于16q—qter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