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在消化科的表现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6-10 属于: 消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

(一)急性脑血管病

脑梗死、脑出血可因脑血循环障碍,导致脑水肿与颅内压升高,出现恶心呕吐,但多伴头疼、头晕、肢体活动障碍。而且亦可发生应急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便秘或便失禁。一般脑出血约19%,重症脑出血50%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其所致的应急性溃疡、出血在发病后2~11日出现,重症病例可在24小时后出现。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溃疡出血,发生前无任何前驱症状,出血时或出血后可伴呃逆、恶心,可有黑便。内镜下可见多发、散在、表浅溃疡。

(二)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常见颅内压增高症状为逐渐加剧的间歇性头痛,头痛剧烈时可伴有呕吐,常见喷射性,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客观体征。喷射性呕吐是其区别于其他呕吐性疾病的关键。呕吐还可见于消化道疾病,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急性胃炎、各种原因的幽门梗阻、食物中毒等。在恶心呕吐的同时伴上腹不适、上腹疼痛。胃炎及食物中毒患者较明显,进食即吐,量少,吐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幽门梗阻患者进食后较长时间出现呕吐,量大,含隔夜宿食,恶心程度轻,吐后可缓解。

(三)腹型癫痫

腹型癫痫是以阵发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发作类型的癫痫,在临床上容易被忽略或误诊为各种腹部疾病。表现为突然发作性腹痛,部位多在脐周围及上腹部,少数可放射至下腹部及腹侧面,疼痛多较剧烈,如绞痛或刀割样,持续时间几分钟,也可持续几小时以上。发作时常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定向障碍,知觉障碍或精神模糊等,但无完全的意识丧失。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还可有其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面色苍白,皮肤潮红、出汗、血压不稳,体温低或发热、眩晕、晕厥等。多数患者发作以后疲倦、嗜睡或深睡。醒来时感觉良好。发作常可在数日内多次发作。在腹痛发作间歇期,其他的阵发性症状,如阵发性头痛,以及各种行为障碍也较常见。一些患者早期有阵发性腹痛发作,以后发展为癫痫抽搐发作。脑电图有异常改变者占67%~80%。可在腹痛发作时出现,也可在间歇期出现。

(四)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常出现胃肠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便秘、食欲减退、吞咽困难。主要与病理、生理及用药有关。

1.病理因素 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①震颤;②强直运动障碍;③运动障碍。运动障碍可以影响患者诸多方面,具体表现为小步态、坐下不能起立、卧床时不能翻身。表现在消化系统方面,可导致胃肠功能障碍,引起吞咽困难、食管痉挛以及胃-食管反流、唾液增多、纳差、便秘等。

2.生理因素 主要为老年性改变。由于年龄关系,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退化,器官组织萎缩变化,消化系统的变化也十分显著。胃肠黏膜变薄,胃肠道的各种腺体和绒毛也逐渐萎缩,进一步影响了胃肠道功能。表现为消化道异味、嗅觉功能减退。唾液淀粉酶分泌下降,胃酸分泌减少,胃蛋白酶的分泌也降低,肝脏的合成、分解和解毒功能有所降低等,这些致使老年消化吸收功能变差,进而影响老年人的食欲,出现腹胀、便秘等。

3.用药 帕金森病现主要以补充外源性左旋多巴或刺激多巴胺突触后受体作为其治疗原则。而多巴胺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便秘、精神症状等。老年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功能障碍,但帕金森病患者由于其病理、生理及用药等方面的原因,其胃肠道功能障碍表现较为明显。

(五)多发性硬化

其消化道表现可出现胃蠕动减慢、胃扩张、胃下垂,表现为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烧心、泛酸、腹痛、腹胀、便秘。有时上腹胀痛、恶心、食欲减退可作为首发症状,可能与病变累及中枢或周围自主神经有关。

(六)格林-巴利综合征

临床上常以四肢进行性、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末梢感觉减退及自主神经受损。自主神经受损最常见的是心血管受累,消化系统可表现为吞咽困难、咽反射减弱、腹胀、肠蠕动减弱、便秘,少数发生胃潴留、应急性溃疡。有报道腹胀、麻痹性肠梗阻可作为格林-巴利的首发症状,极易误诊。

(七)神经官能症

胃肠神经官能症,又称胃肠道功能紊乱,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系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主要为胃肠的运动与分泌功能失调,无组织学器质性病理改变,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肠道的症状,可伴有其他官能性症状。以下分述几种胃肠道功能紊乱。

1.胃神经官能症

(1)神经性呕吐:多见于女性。患者往往在进食后不久突然发生呕吐,一般无明显恶心,呕吐不费力,呕吐量不多,且不影响食欲和食量,常边呕边进食,因此多数无明显营养障碍。神经性呕吐可伴有癔症的色彩,如夸张、做作、易受暗示、突然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因此也称为癔症呕吐。此外,呕吐有条件反射性因素,印象不良的刺激物如某些食物、药物,甚至某些特定的情景,也能引起呕吐。

(2)神经性嗳气:患者有反复发作的连续性嗳气,致使不自觉地吞入大量空气而使症状更为明显,导致频频嗳气,常有癔症色彩,当众发作。

(3)神经性厌食:多为女性,主要为厌食或拒食,严重者有体重减轻。患者多数自觉良好,行动活泼敏捷,有时又自相矛盾地对食物甚感兴趣,甚至贪食饱餐,而后又偷偷呕掉。患者因长期少食,体重减轻可达原有体重的40%~60%以致恶病质的程度。患者常有神经内分泌失调,表现为闭经、低血压、心动过缓、体温过低、饥饿感丧失等。

2.肠神经官能症 又称激惹综合征。为胃肠道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以肠道症状为主,患者常有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和便秘等症状。过去称此为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痉挛、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黏液性结肠炎、情绪性腹泻等,现渐倾向于统称为肠激惹综合征。实际上,本征肠道功能紊乱,并没有炎性病变,而且功能紊乱也不限于结肠。

(1)以结肠运动障碍为主:较多见。患者有阵发性肠绞痛,主要位于左下腹,痛时可扪及痉挛的肠曲,此由于降结肠或乙状结肠痉挛所致;疼痛如位于左肋缘下腋前线附近,并放射至剑突下及左上臂,此为高位或过长的结肠脾曲痉挛所致。腹痛的发作和持续时间虽不很规则,但多数在早餐后发作,表示胃结肠反射亢进,熟睡时极少见。腹痛常因进食或冷饮而加重,在排便、排气、灌肠后减轻。腹痛常伴有腹胀、排便不畅感或排便次数增加,粪便可稀可干。结肠持续痉挛时,推进性蠕动减弱,则引起痛性便秘,这一情况可称为痉挛性结肠。

(2)以结肠分泌功能障碍为主:少见。患者腹痛不明显,但有经常或间歇性腹泻,粪便呈糊状,含大量黏液,有时粪质很少,粪便镜检大致正常,这种类型也称黏液性腹泻。也可有上述两型的混合型,即便秘与腹泻间歇交替出现。

(3)以小肠功能障碍为主,主要表现为水样腹泻,伴有脐周不适或阵发性疼痛和肠鸣亢进,常可因情绪波动而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