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假性囊肿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6-10 属于: 消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

胰腺囊肿可分为假性囊肿、真性囊肿和囊性肿瘤。假性囊肿壁由纤维组织构成,无上皮覆盖。真性囊肿有先天性单纯囊肿、多囊病、皮样囊肿及潴留囊肿等,囊壁内覆上皮组织。囊性肿瘤有囊性腺瘤及囊性腺癌。临床上以假性囊肿多见,占全部胰腺囊肿的75%~85%。

(一)病因

急、慢性胰腺炎,创伤性胰腺炎。

(二)病理生理

胰腺假性囊肿多由胰腺内或胰腺周围的异常液体存留而成。囊壁为炎性纤维组织,无上皮层衬托,此有别于真性囊肿。胰腺假性囊肿多发于胰腺前面的小网膜囊内,亦可发生于胰周围的腹膜后间隙或胰实质内。囊肿大多为单发,大小变化很大,小者直径4~5cm,大者可内含数千毫升液体。约75%的病例发生在胰腺炎后,20%的病例发生在胰腺创伤后,少数病例病因不明。胰腺假性囊肿常与胰管相通。囊腔与胰管相通、胰管内分泌压增高、囊液中含有高浓度的蛋白等原因使水分不断渗入囊内,囊肿逐渐增大。这也是胰腺假性囊肿多不能自愈的原因。

(三)临床表现

腹痛最为常见,常位于上腹部,程度不等,表现为钝痛或胀痛,偶向背或左肋部放射。其次为纳差、恶心、呕吐及体重减轻。有时仅以上腹部肿块为主诉。体检时约3/4患者可触及肿物,多位于左上腹部,表面光滑,一般无囊性感和压痛。约l0%患者可因囊压迫胆管而出现黄疸。此外,胰腺体尾部的假性囊肿可因合并脾静脉血栓形成或受压,引起脾胃区的门脉高压症,表现为脾肿大、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及上消化道出血,但肝脏形态与功能却正常。慢性胰腺假性囊肿常伴有胰外分泌功能不全的表现,合并糖尿病者也不少见。若出现并发症如囊肿继发感染、脓肿形成、囊肿破入腹腔、囊肿内出血等,则可有相应的表现。

(四)检查

B超检查诊断胰腺囊肿的准确性可达95%~99%,CT及MRI的准确性与B超大致相似。X线钡剂造影常可见胃、十二指肠或横结肠受压与移位,位于胰头的囊肿可使十二指肠纡曲明显扩大。静脉肾盂造影可见左肾向下移位,如囊肿巨大则可使左侧膈肌上移。50%~75%病例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ERCP可使10%~65%病例的囊腔显影,但有诱发感染的可能。

(五)诊断

1.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型患者发病3~4周以上或有腹部创伤史者。

2.反复发作上腹痛、恶心、呕吐、体重下降、体温升高。

3.白细胞升高伴血尿淀粉酶持续升高。

4.于上腹部或左上腹可触及囊性肿块。

5.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起源于胰腺的囊性病变。

6.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液淀粉酶显著增高。

(六)鉴别诊断

诊断时应注意与胰腺囊性肿瘤、腹膜后肿瘤、肝囊肿、脾囊肿、肾上腺肿瘤、肾盂积水、多囊肾及肠系膜囊肿等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