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6-10 属于: 消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系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酮代谢缺陷病。由于肝脏对酮代谢的缺陷,致使过量酮在肝、脑、角膜和肾脏的病理性沉积,临床主要特征为肝硬化、锥体外系表现、角膜色素环和血浆酮蓝蛋白缺少。本病于1911年首先由Wilson报道,故又名Wilson病。本病有家族性发病之特点,半数有家族史。近亲结婚者患病率高。本病的原发性基本缺陷在肝脏,酮代谢障碍为胆汁排酮明显减少,肝脏合成血浆酮蓝蛋白有缺陷,使血清酮低下及尿酮排泄增多。

(一)病理

肝脏显示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无症状的患者肝组织活检即可有病理改变。病理显示从汇管区周围纤维化至大块性坏死,直至结节性肝硬化。某些患者酷似急性酒精性肝炎出现乙醇性透明小体或酷似慢性活动性肝炎,有单核细胞浸润、碎屑样坏死和桥接样坏死。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以双侧的豆状核、视丘、尾核、脑岛和带状核为著。表现有大脑萎缩、豆状核缩小、软化和小空洞形成。

组织学变化示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星形胶质细胞肥大、增生和变性等。本病多于青少年时发病。儿童患者以肝脏受累为主,随着年龄增长,肝病与神经精神改变多见。

(二)临床表现

1.肝脏表现 可缓慢演变为肝硬化或类似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症征。少数儿童患者可出现大块性肝坏死,有进行性黄疸、腹水和肝衰竭,酷似急性或暴发性肝炎,可伴有溶血危象,血、尿酮显著升高,可无Kayser-Fieider环。

2.震颤与肌强直 是本病的两大类神经系统变化。震颤可出现于一侧或双侧上肢,并可扩展至下肢、躯干及头部,以后呈显著的扑翼震颤(flapping tremor)。震颤最先发生于运动时,特别是粗细运动不协调,常因随意运动而加剧。肌肉强直表现为肢体随意运动减少,面部缺乏表情呈“面具样”面容,发音困难及吞咽因难。可有智力及记忆力减退或类似精神分裂症、癔病等精神症状,但无感觉丧失及锥体束征。

3.在角膜与巩膜交界处膜后弹性层,常出现金黄色或绿褐色色素环为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环),最宽可达2mm,有时较轻微,需用裂隙灯检查才能发现。此环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慢性型者阳性率多在90%以上。

4.其他脏器受累的表现 有肾脏近曲肾小管功能受损、骨质疏松(常有大关节疼痛)、糖尿病等。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浆酮蓝蛋白 常明显降低,多<1.3mmol/L(20mg/dl),正常值为1.3~2.6mmol/L[20~40mg/(dl·h)]。

2.尿酮 增加,多>100mg/24h(正常人<30mg/24h),而总血清酮含量降低,<9.4mmol/L(正常12.6~15.7mmol/L。

3.游离血清酮 升高>3.9mmol/L(正常0.8~1.6mmol/L)。

(四)诊断

根据起病年龄、家族史及临床表现应考虑此病,确诊靠Kayser-Fleischer环及血清酮、血浆酮蓝蛋白和酮氧化酶活性的检测。基因检测可以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