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演替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2-09-01 属于: 中国资源科学

在次生裸地上发生的植物演替系列。次生裸地是指由于砍伐、火烧、放牧、农业开垦等原生植被受到破坏的地段。这时,原生植被只是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并未彻底消灭。次生裸地的土壤具有比较良好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适合植物(也包括乔木树种)的定居和生长。由次生裸地发展到稳定的群落,按照F.E.克里门茨学说,要经历次生裸地→先锋群落→亚顶极群落→顶极群落的阶段。

次生演替与林业和自然资源管理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经营方式,就会造成不同的演替结果,而这一切又会影响到森林的各种效益的充分发挥。

引起森林次生演替最主要的因素有火灾、采伐等。

火烧引起的影响首先是对现存林木的破坏,有时也会引起对下层植物以及土壤的破坏。在火烧迹地上最容易发展的是具有无性繁殖能力的树种。有些树种由于树皮厚,抗火性强,可在火烧迹地上残存下来。种子粒小,容易散播的树种,也容易迅速占领火烧迹地。上述各类先锋树种在火烧迹地的定居,为后期演替树种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当后期树种出现以后,由于寿命长和耐阴性强,最后将代替先出现的先锋树种。

采伐这种干扰方式虽与火烧有很大区别,但它们的基本趋势也有类似之处。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对森林演替规律的认识,采取不同的采伐方式。皆伐造成的次生裸地类似于火烧迹地,有利于先锋树种的更新。择伐对林木和环境的改变较小,一般有利于对原生树种的维持。